毛正 陳貴恒
(湖南省人民醫院星沙院區 長沙 410142)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因運動、大笑、打噴嚏、或咳嗽等原因導致腹壓增高引起尿液不自主外漏的現象[1~2],與陰道分娩、雌激素水平降低、慢性咳嗽、盆腔手術、盆腔臟器脫垂等有關,會引起行動不便、社交活動障礙、心理障礙。尿失禁歸屬于中醫學“遺溺、小便不禁”范疇,多因脾腎虧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導致膀胱不約、固攝無力導致,治療原則為健脾補腎、補氣升陽。《脾胃論》中記載補中益氣湯具有升陽舉陷、甘溫除熱、補中益氣的功效;二仙湯是由張伯訥教授提出的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經驗方劑。臨床關于二者聯合應用治療SUI的報道較少[3]。本研究選取醫院女性SUI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補中益氣湯聯用二仙湯加減對患者尿失禁頻率與尿流動力學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16例女性SUI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8例。對照組年齡34~66歲,平均(51.9±3.9)歲;病程2個月至10年,平均(3.9±1.1)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8例,專科26例,本科及以上14例;Gullen分度標準,Ⅰ度13例,Ⅱ度28例,Ⅲ度17例。研究組年齡33~66歲,平均(51.6±3.8)歲;病程3個月至10年,平均(3.8±1.0)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9例,專科27例,本科及以上12例;Gullen分度標準,Ⅰ度14例,Ⅱ度26例,Ⅲ度18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均為女性,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關于尿失禁診斷標準[4];(2)壓力誘發試驗結果為陽性;(3)病程≥2個月;(4)溝通交流能力正常,臨床資料完整;(5)對本研究內容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疾病者;(2)惡性腫瘤者;(3)嚴重肝、心、腎功能障礙者;(4)神經性尿失禁、心理性尿失禁需手術治療者;(5)近1月接受其他影響觀察結果方案治療者;(6)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藥物組成:黃芪30 g,黨參、當歸各20 g,白術、陳皮各15 g,柴胡、山藥、芡實、金櫻子各12 g,升麻、炙甘草各6 g。每日1劑,將所有藥物在冷水中浸泡30 min,加1 L水先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為文火緩慢煎煮,取汁300 ml。早晚飯前各服用150 ml,治療8周。研究組采用補中益氣湯聯用二仙湯加減治療:黃芪、熟地黃、菟絲子各30 g,黨參、黃柏、當歸各20 g,白術、知母、巴戟天、陳皮、仙茅各15 g,柴胡、山藥、芡實、金櫻子各12 g,紅花、肉蓯蓉、桃仁各10 g,升麻、炙甘草各6 g。脾虛明顯者加炒扁豆30 g,夜尿多者加補骨脂15 g,血虛者加熟地黃、何首烏各20 g。每日1劑,將所有藥物在冷水中浸泡30 min,加1 L水先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為文火緩慢煎煮,取汁300 ml。早晚飯前各服用150 ml,治療8周。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尿失禁生活質量問卷(I-QOL)評分、盆底肌力分級、尿失禁頻率、尿流動力學指標[Valsalva漏尿點壓力(PVLP)、尿道最大閉合壓力(PMUC)、膀胱順應性(BC)]。I-QOL評分通過行為限制、心理影響、社會障礙三個維度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總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盆底肌力分級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通過手測肌力方法測試盆底肌力,級別越低,提示肌力越低。采用北京萊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尿動力檢測儀Urodynamic System測定尿動力學指標。
1.5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尿失禁現象完全消失,I-QOL評分提高≥90%;顯效,尿失禁發作頻率降低≥70%,I-QOL評分提高70%~89%;有效,尿失禁發作頻率降低30%~69%,I-QOL評分提高30%~69%;無效,尿失禁癥狀無改善,I-QOL評分提高<30%。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數據對比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55%,高于對照組的81.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I-QOL評分、尿失禁頻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I-QOL評分、尿失禁頻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QOL評分明顯提高,尿失禁頻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I-QOL評分高于對照組,尿失禁頻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I-QOL評分、尿失禁頻率比較(x±s)
2.3 兩組盆底肌力分級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盆底肌力分級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盆底肌力分級比較(例)
2.4 兩組尿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各項尿流動力學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尿流動力學指標比較(x±s)
SUI好發于產后盆底功能障礙、肥胖、年老體弱的女性,發病率高達30%,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持續上升。SUI患者常伴有盆底肌力減弱、尿流動力學異常現象,腹壓增高會拉伸盆底組織,對盆底肌肉產生機械性損傷,同時阻礙盆腔血液回流,引起盆底肌纖維、結締組織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肌纖維電生理異常、盆底肌力減弱,不能控制尿意,尿液就會不自主外溢[5]。相關研究結果顯示,SUI的醫療費用遠超過骨質疏松癥、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容易引發心理疾病,也加重了國家與家庭的經濟負擔。重度尿失禁患者主要采用手術治療,輕中度尿失禁患者則主要采用保守治療。中醫將SUI稱為“淋證、遺溺、遺尿、小便不禁”,認為脾腎氣虛導致固攝無力是其主要病機,尤其是產后女性氣血虧損嚴重,脾腎虧虛,損傷胞絡、帶脈失約、沖任不調,不能約束尿道。治療原則為補脾益氣、溫腎助陽。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中藥湯劑、艾灸、推拿等,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缺乏標準的治療方案。
SUI患者多伴有膀胱功能紊亂,膀胱逼尿肌收縮力不穩定、尿道括約肌功能減弱、膀胱頸下移、尿道黏膜封閉功能減退、支配控尿組織的神經功能障礙都會導致尿流動力學異常。頻繁尿失禁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均有嚴重不良影響。公元1249年,李東垣的脾胃學說中提出“人以水谷為本,以土為萬物之母,故獨重脾胃”,認為疾病多與脾胃有關。其著作《脾胃論》中記載補中益氣湯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固攝、升陽舉陷的功效,能祛除潛藏熱邪,使元氣充足,恢復膀胱的正常約束功能。梁艷[6]學者研究發現,補中益氣湯能有效改善SUI患者的生活質量、盆底功能和尿動力學指標,相較于單純盆底康復功能鍛煉效果更為顯著。本研究發現,研究組總有效率、I-QO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與其他學者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補中益氣湯中黃芪為君藥,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升陽固表、補氣養血、利尿托毒的功效,補全身之氣,可改善脾胃氣虛癥狀,使元氣充足,膀胱開闔有度,恢復正常尿流動力學,降低尿失禁頻率[7]。黨參性平、味甘,歸脾、肺經,具有健脾益肺、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氣虛、脾肺氣虛、氣血雙虧等癥[8~9]。人體的“氣”具有固攝作用,通過補氣能增強開合之力,膀胱動力充足,開閉正常,尿失禁頻率則會顯著降低[10]。柴胡、白術、金櫻子具有和解表里、固精縮尿、疏肝升陽的功效,與黨參配伍共為臣藥,能升華脾肺之氣,增強膀胱氣化功能,改善小便頻數現象。當歸、陳皮、山藥、芡實、升麻為佐藥,具有養血和營、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理氣和胃的功效,協助黃芪提升下陷中氣[11]。炙甘草調和藥性,為使藥。補中益氣湯成分中的槲皮素、7-甲氧基-2-甲基異黃酮、利可考酮、美迪紫檀素等活性成分均為作用靶點,通過纖維細胞膠原代謝通路促進膠原蛋白信使核糖核酸(mRNA)、Ⅰ型膠原蛋白α1鏈(COL1A1)、轉化生長因子-β3(TGF-β3)、Ⅲ型膠原蛋白α1鏈(COL3A1)表達,提升尿道支撐組織中的膠原水平,有效改善尿失禁現象。二仙湯在《婦產科學》有記載[12],由巴戟天、仙茅、黃柏、仙靈脾、知母、當歸組成,具有調理沖任、補腎溫陽的功效,主治腎陰陽二虛證、腎虛火旺證、絕經期前后諸證。本研究用補中益氣湯連用二仙湯加減治療,巴戟天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的功效,有利于促進脾胃氣血運化,解除身體虛空[13~14],與知母、黃柏配伍增強扶虛補正功效。仙茅、仙靈脾具有強筋健骨、補腎助陽、益精血、除風濕、強筋骨的功效,主治尿頻失禁、陽痿遺精等癥。根據患者癥狀辨證加減切準病機,增強補中益氣、溫腎固澀的功效,提高膀胱順應性,使膀胱開闔有度,改善PVLP、PMUC、BC水平[15]。治療后研究組Ⅲ~Ⅳ級患者達到52例(89.66%),高于對照組的38例(65.52%),且尿流動力學指標改善效果更顯著,說明聯合二仙湯治療優化了整體治療效果。但本研究所選病例較少,研究時間較短,需臨床進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結論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補中益氣湯聯用二仙湯治療女性SUI,組方科學、嚴謹,切準病機,靶點明確,辨證加減針對性強,增強補氣健脾、縮尿止禁、溫腎固澀的功效,使清陽得升,膀胱氣化如常、開闔有度,可有效降低患者尿失禁頻率,改善尿流動力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