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鳳鳴
【摘要】近年來,作文的命題越來越要把握時代精神,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文的命題緊扣時代脈搏,弘揚中國精神,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高中生作文的考查,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思辨性及參與性的考查。但是學生的作文似乎達不到命題者的出題意圖,寫不出自己的見解,沒有思考,更體現不出參與感,大都是用別人的例子講著別人的事,所以學生在寫作文時帶入感要加強。
【關鍵詞】情境式作文;帶入感;參與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要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寫作要“力求表達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提出“學生作文也是一種體驗,一篇好作文應是學生的一種獨特體驗”。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學生在生活中的體驗為題材的,要寫學生自己的獨特點。我所理解的情景式作文,就是對學生這方面的考查。這就要求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就要明確自己是什么人,想要做什么。學生不僅是自己,還是材料中所代表的人物,那么就要更加明確自己所發表的言論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亮出身份,表明態度
同學們在寫作文時,要看清楚題目要求,根據命題者給的任務,明確自己的身份,然后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態度。
有這樣一道作文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征、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會喚起你的某種記憶與情感,或許是一段難忘的故事,又或它對你有著特殊的意義。
電視臺邀請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請以“帶你走近? ? ? ? ? ? ? ? ”為題(補充一個地名,使題目完整),寫一篇主持詞。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展示1: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歡迎收看《中華地名》。山城、煙雨、流水、紅花,說起這些詞啊,大家可能都會想到重慶,今天的節目,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座“山城”—重慶。
例文展示2:“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銀河瀑布飛瀉而下,飛湍急流回轉拍岸。李白簡簡單單的兩句詩,便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雄渾壯闊的畫面,便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地勢兇險的巴蜀。
各位嘉賓、電視機前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銀河,歡迎大家收看《中華地名》中華文化綜合節目。正如我開場白所說,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中華地名—巴蜀,一個悠悠千載,連接歷史、人才輩出的巴蜀。
兩篇例文雖然都回答了“帶你走近哪里”的問題,但是在例二的表述中,作者的身份更明確,一下子夠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感,感覺自己也參與到了情境中,自己就是今天節目的主持人。
二、帶入情景,說服大家
平時的訓練以辯論賽的形式增強大家的參與感。正值高一新生入學,我們也剛好練習了一篇關于學校要不要開展體育課的作文。那么,我們就可以讓大家來辯論賽“高一新生要不要在炎熱的天氣下軍訓”。此辯題一出,立刻激發了大家的熱情,同學們就會把自己帶回到情境中,回憶著自己軍訓時候的場景。有了切身體會,有了獨特的體驗,自然就生成了正方和反方。那么,既然有了自己的觀點,就得有依據。在表達的過程中完全體現了參與感,當然也體現出了大家對問題的思考。
正方的同學根據自己當時的收獲,提出了“軍訓并不是一個完美的產物,但是它仍會不斷進化”。首先,軍訓就是可以鍛煉學生體質、對學生的思想也是有影響、對疾病防護也是有好處的。軍訓是一段特殊的記憶,也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讓你離開假期綜合癥,讓你回憶這一段往事當中的辛苦汗水,會使你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前進,不斷產生向上的精神力量。所以,軍訓在炎熱環境下軍訓是很有必要的。
反方同學根據自己軍訓時中暑的體驗,提出了“可將軍訓改成其他活動”。對于軍訓,學校的目的是為了使高一新生更加團結,更容易融入到高中的學習生活,那為什么不采用一些更加有趣、更安全更有效的團隊游戲代替軍訓呢?像兩人三足、班級對答游戲等,這不是更好的選擇嗎?何必要為軍訓所帶來的安全問題買單。況且,現在很多學校都搞形式主義,高一新生訓練考慮的不是軍訓動作的實際意義,是否對身體有益,而是為了最后的軍訓匯演。雖然軍訓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鍛煉學生身體,但高溫軍訓實在不可取。每年高一新生軍訓中暑的就不在少數,畢竟很多高一新生沒有接受過這樣高強度的訓練。在這種情況下,高溫軍訓是否有意還是一個未知數,現在天氣不比以前,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有空調機排放的力量破壞了臭氧層,導致紫外線增強。同時,還列舉了8月4日,湖南臨澧一新生在軍訓時因患熱射病,搶救無效死亡的例子。
最后,經過大家的熱烈討論認為反方勝出。那為什么大家都感覺對正方有利的辯題會扭轉乾坤呢?就是因為大家經歷過,反方代表講述出了大家的切身感受。他不僅把自己帶回了情境中,同時也把同學們一起帶到了回憶中,這就是帶入情境的效果。
三、給出方法,展望未來
經過前面“表明態度、說明道理”的寫作,自然在“怎么做”這個環節,還是要設身處地去考慮,結合自身的同時還要考慮自己在情境中的身份、聽者看者,要有對象感。當然也要考慮所寫的是文學作品還有閱卷老師的存在,不能只是空談理論,要接地氣。可以引用名言、加入自己的呼吁,達成大家的共識。
“以文佳的名義寫一篇發言稿,表達你對文化交流發展的認識與思考?!痹诹辽矸莸臅r候,已經告訴了大家文佳是參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國”游學活動的同學。在寫作時,你不僅是文佳還是你自己。你建議大家如何去促進文化的發展時,要結合此次活動參與者的看法,還要有你自己的想法。
段落展示1:中國文化魅力四射,我們應積極融入到其中,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中國與各國文化的交流中去。非洲有句諺語:“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的很遠,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敝袊笆澜缥幕陌l展需要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中國文化魅力族文化發展靠大家,讓我們一起用實際行動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
段落展示2:文化需要交流,21世紀已不是從前要馬車、要徒步的時期,隨科技發展,世界聯系日益密切。各國間文化的交流也應開始活動起來,我們感受一下他國的文化的多姿多彩,他國文化的魅力,用以包容的心態去感受,用開放的態度去領悟,求同存異,讓文化在交流中得以發展,讓世界人民共同領略文化的魅力。各國間應加強文化活動的開展,像世界知名博物館聯合推出的特展,我們就從中收獲了很多,交到了不同國家的朋友,了解異國文化。這場文化之旅即將迎來尾聲,或希望各位友人是享受這種旅程的,我也希望有機會能領略一下你們文化的風采。
從這兩個文段中,可以看得出作者自己的參與及對解決問題的思考,學生真地想解決問題,誠心希望文化交融。
綜上所述,學生如果能夠長時間經過這樣的訓練,那么在寫作文時自然就會將自己帶到情境中去,明白自己是誰,此次作文要表達什么。寫出來的作文自然就體現出他們的思辨性及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