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三門縣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監督和檢察法律監督的協同優勢,謀劃構建“智聯督辦”應用場景,通過數字賦能,推動人大議案建議和檢察建議對接流轉、有效落實,幫助人大有效解決了行使監督權面臨的行政執法專業性強、信息量大等問題,為人大精準監督、跟進監督、聯動監督提供了客觀依據和有效途徑。該場景已列入全省數字法治系統重大應用子場景。
“智聯督辦”應用場景以“1+4”的場景架構(1個數據中心和實時辦理、實時監督、實時分析、實時運行等4大核心業務子場景),歸集基礎數據,包括執法主體執法數據和檢察建議數據,生成檢察建議、執法主體、執法領域畫像等監督信息,數據中心歸集生態環境、農業、行政執法等各部門執法數據。截至目前,該平臺梳理行政執法類型數據目錄168條,打通數據接口11個,調閱數據1000多條。
“對檢察建議、執法案件監督這一小切口,人大和檢察院可見到民生民情,可檢驗政府管理是否精準到位,法律法規是否完備,監督成效是否與現實吻合。”三門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汪志軍認為,該場景建設旨在利用數字化技術推動改革過程進一步聚焦民生實事焦點、政府治理難點、法律實施堵點、人大監督重點,構建起人大與檢察推動地方治理現代化大場景。
以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工作為例,智聯平臺對全縣該類案件情況構建數據模型,對案發地、案件數量、案件結構等進行分析,系統生成情況分析報告,人大和檢察部門可根據情況分析決定啟動監督,督辦平臺全程監督檢察建議辦理流程,被監督單位將整改情況、數據、材料傳回督辦平臺,檢察和人大可以直接查看。同時智聯督辦平臺增加代表評價欄目,代表們可以跟進監督檢察建議辦理情況,實時提出意見建議,并對辦理結果進行評價打分。
人大通過檢察建議和部門執法數據的匯總,利用平臺數據分析,查找出該領域在社會治理方面的共性問題,對于普遍問題,以工作簡報形式提交縣委縣政府;重點難點問題,將以工作專報形式提交縣委研究。系統自試運行以來,共辦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法律監督建議22件,流轉檢察建議110件,推動解決了住宅小區二次供水、城南水廠水源地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把疊加監督機制與數字化改革有機融合,迭代升級了人大檢察協作機制,構建了常態化、智能化的聯動機制,實現了1+1>2的監督效果。”三門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蔡周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