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朗
浙江省委關于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決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期盼、共同事業,必須凝聚起全社會共同奮斗推動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去年以來,寧波各級各地著力激發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呈現出一派共同奮斗、齊奔共同富裕之路的可喜局面。
黨委政府制定行動計劃,為推進共同富裕凝心聚力。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戰略部署,寧波市委、市政府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標“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要求,按照到2025年、2035年“兩階段目標安排”,制定了寧波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動計劃,為實現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識,明確了時間表,制定了路線圖。
全市各級各地迅速行動起來,努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大優質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比如:積極打造“甬上樂業”2.0版,健全要素參與分配制度,完善財政調節機制;加快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推動形成橄欖形社會結構;再度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減輕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為170余萬老人居家養老的幸福怡養加碼,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這些都彰顯出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條件的責任擔當。
進行體制機制創新,為推進共同富裕增效提質。實現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最終靠發展,唯有做大蛋糕,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寧波各項事業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必須進一步完善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以創新驅動消解各種不利影響,突破各種瓶頸制約,構建高質、均衡、互補的協調發展格局,以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和收入差距問題為主攻方向,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破解一批制約共同富裕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
比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弱村要翻身、強村要轉型、中等村要跨越發展,單打獨斗行不通。為此,寧波廣大農村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改革等集成改革深化行動,促進廣大鄉村協同發展。全市建立510個黨建聯盟,60%的行政村實現區域黨建、發展、治理“一盤棋”推進。慈溪市通過片區組團發展模式,推動村與村之間發展資源整合、治理理念融合,破解單個村發展產業規模小、發展資金少、增收平臺少的困境和難題。徐福村實力雄厚,2021年集體經濟收入1200多萬元,但受制于各種資源,開發接近飽和;周邊的田央村、筋竹村產業發展相對較弱,但山塘、土地等資源豐富。當地因地制宜,以股份形式整體推進鄉村改造提升、旅游資源開發等項目,三年內將推動三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增長20%以上。通過“支點”撬動,優勢互補,使發展之路更加寬廣,發展成果更加豐碩。這,正是共同富裕的題中之義。
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為推進共同富裕添磚加瓦。齊奔共同富裕路,奮斗是亮麗的底色。我黨百年奮斗史,就是帶領全體人民共同奮斗共創奇跡的光輝歷程。建設共同富裕美好社會,更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
鄞州區百歲老人葉永海并不富裕,但他常說,比我們條件艱苦的人還很多,因此多次捐款捐物,在因病逝世前,他又囑咐家人將30萬元積蓄交到街道,用于幫助困難群體。寧海縣下漁村為助推美麗鄉村建設需要拓寬道路,95戶村民自發讓出庭院。這,不過是廣大群眾為共同富裕添磚加瓦的縮影。“眾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例宛若天上星辰,看得見,數不清:市總工會數千萬元“禮包”服務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海曙區陸續成立慈善基金167個,其中規模超千萬元的有12個,用于解決公共問題以及助困、助學、助醫等。“涓涓細流匯成大海,纖塵堆聚可為高山。”一個人、一個單位的貢獻也許并不起眼,但只要全體市民齊心協力、共襄盛舉,為社會創造美麗和幸福,就一定能形成強大合力,眾手澆開幸福花,勝利到達輝煌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