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財政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將財政與金融領域的體制改革置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地位,突顯了財政與金融的重要關系。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特別是在當前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保市場主體的背景下,財政部門將更加注重頂層設計,更好發揮財政的引導、撬動和協同作用,推動金融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聚集傾斜,合力為寧波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作出貢獻。
堅持統籌聯動,在保市場主體、穩經濟發展中發揮財政金融協同作用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加強財政、金融、產業、就業政策協同是新形勢下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去年12月27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要求發揮好財政職能作用,找準政策發力點,加強政策協同。財政部門將繼續發揮好有限財政資金作用,積極探尋財政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支點”,通過制度創新打開解決“提升金融供給能力”問題的空間,以財政資金的“點”撬動金融資本的“面”,引金融之活水來澆灌實體經濟的沃土,孕育更多企業共享金融政策紅利,全力做好“財政+金融”的協同文章。

強化政策提升效能。去年,市財政局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印發《關于財政支持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強化資金和資源統籌,統籌安排100億元財政資金,聚焦重點人群,設定四大任務,布局四類機構,綜合運用降費獎補、貼息擔保、風險補償等方式,推動實現全市普惠金融“服務可獲得、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風險可防控”目標。下一步,將研究制訂《全面提升財政政策效能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財政政策、產業政策、金融政策、就業政策協同配合作出制度安排,引導金融機構完善服務體系,推進普惠金融事業發展。
優化政策供給。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財政創新推出“微擔通”政策性融資擔保工具,為全市小微市場主體提供“財政+金融”綜合服務。截至2021年底,全市在保余額超過240億元,在保戶數超2萬家,較政策出臺前增長近600%,入編財政部《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深化財政改革發展生動案例》。去年,財政部下屬的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對市融資擔保公司增資1億元,這是國家擔保基金首筆對計劃單列市機構的股權投資。今年,將在原“微擔通”的基礎上迭代升級“惠通”“速通”兩大產品,進一步精準服務小微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力爭實現新一個“百億萬戶”政策目標,推動全市業務規模沖刺350億元,服務超3萬戶。
引導投融資支持。發揮財政政策、產業基金、債券資金與金融工具的協同聯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支持戰略性領域和重點產業。積極探索“撥改投”模式,將財政資金和資源轉換為企業資產,最終形成企業資本,真正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金”的牽引撬動作用,提升財政保障能力。
聚焦管好管住,在做大做強全市國有金融資本中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為全面正確履行好市級國有金融資本監管職責,市財政局立足建章立制,強化監管協同,以“市場化、法治化”為引領,圍繞“管好管住”,積極支持國有出資法人金融機構朝著“大優強”目標穩健經營,在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發展中積極作為。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充分融合,在公司章程和治理全流程中融入黨建工作和從嚴治黨各項要求。在黨管干部原則下落實管理者選擇,按照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要求,選優配強國有金融機構“兩會一層”(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管層)。
建立高質高效出資人制度。落實財政部制定的全國統一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并以問題為導向,結合寧波實際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形成產權管理、管理者選擇、經營預決算、績效考核、財務監管等出資人制度。探索推動協同監管機制,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在全國率先建立地方層面的國有金融資本聯合監測監管和交流磋商聯系機制,提高金融風險預見預判能力,提升監督監管效能。
優化實體經濟服務體系。搶抓新一輪金融業開放創新的歷史機遇,支持甬興證券、寧波東海銀行、東海航運保險、寧波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處于起步階段的國有金融機構,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增加資本實力,完善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服務寧波實體經濟的金融供給能級。以寧波銀行入選全國首批系統重要性銀行為新起點,高效履行出資人職責,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一企一策”給予精準滴灌和重點保障,支持其朝著“大優強”目標爭先進位。持續推進優化國有金融機構現代公司治理,完善授權方案,推動形成股權結構多元、股東行為規范、內部約束有效、運行高效靈活的經營機制,做強做優主業,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實現精準滴灌,著力構建良好金融生態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液,金融產業的發展必須緊緊遵循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本源,促進實現金融與經濟共生共榮,同頻共振。
強化制度創新。根據市委爭先進位創優績效考核體系,統籌整合各類財政公共資源,分類設置指標體系,建立對金融機構績效評價辦法,引導銀、證、保等各類金融機構主動融入國家級創新試點工作大局,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構建“立足寧波、服務寧波、深耕寧波”的爭先進位發展格局。
守牢風險底線。服務市委、市政府發展目標,執行國家金融政策法規,落實好國有金融資本布局調整,健全資本補充和動態調整機制,保持在金融領域的主導作用和對重點金融機構的控制力。加強國有金融資本穿透管理和統計監測,促進國有出資金融機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推進金融治理現代化,努力營造安全有序的金融生態。
責任編輯:張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