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要事
1月15日 寧波市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中心正式啟用暨數字療法賦能慢病管理研究(寧波)合作中心啟動儀式舉行。這標志著寧波的健康生活方式服務體系和慢病綜合防治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在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新征程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1月18日 寧波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1年寧波市空氣質量報告。2021年,寧波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25(越低越好),下降0.06個百分點,在全省11個地市中排名第四。去年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天數比例為40.5%,良天數比例為55.3%,輕度污染天數比例為4.1%,無中度及以上污染天。
1月23日 新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宣布成立。新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整合了寧波保稅區、大榭開發區、寧波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等園區,將著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能級戰略平臺。
1月24日 寧波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寧波口岸進出口總額達2.05萬億元,創年度歷史新高,增長23.7%。其中,出口額達1.46萬億元,增長20.4%,進口額達5899.7億元,增長32.7%。具體來看,民營企業比重、外貿增長貢獻率均超七成;歐盟、美國等主要市場進出口額均呈兩位數增長。
1月25日 寧波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寧波調查隊公布全市2021年經濟運行情況。經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9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2%,兩年平均增長5.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56.1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997.2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241.6億元。
1月29日 寧波區域性股權市場首個“四板基金”成功落地。基金由寧波股權交易中心全資子公司——寧波潤寧創投作為管理人,寧波股權交易中心等共同出資,首期規模為1億元。設立“四板基金”是寧波落實、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全國創新試點的重要舉措。
1月29日 全市涉海涉漁領域安全生產“春雷行動”海上聯合執法行動啟動。根據浙江省部署要求,寧波市涉海涉漁專委會成立“春雷行動”指揮部,協調和組織市、區縣(市)兩級漁業、海事、交通、海警等多部門力量,開展為期半年的涉海涉漁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下大力氣解決海上船舶安全問題。
2月6日 “與寧波?共成長”寧波市新春萬企引才月活動正式啟動。據悉,這也是寧波在全省率先吹響的虎年新春人才集結沖鋒號。本次活動包括1場云端啟動儀式、7項云端引才活動和7項線下引才活動,有近1萬家次單位、約10萬人才參加。
2月10日 全國價監競爭工作會議暨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工作部署會議在寧波召開。本次會議圍繞價格收費監管、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規范直銷與打擊傳銷等重點工作開展研討部署,旨在推動市場監管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2月10日 截至當日,對全市4437家規上工業企業的專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已有78%的規上工業企業開(復)工,高于去年調查數據6.4個百分點。其中,39.3%的規上工業企業已于2月8日前開(復)工,高于去年調查數據2.2個百分點。從整體來看,用工、訂單、員工到崗率等數據均優于去年。
點贊寧波
海曙區龍觀鄉將建國內首個“生物多樣性友好景區”
1月21日,海曙區龍觀鄉生物多樣性工作推進會暨五龍潭“生物多樣性友好景區”建設啟動儀式舉行,五龍潭景區率先在國內提出創建“生物多樣性友好景區”。2021年,龍觀鄉作為全省唯一受邀的鎮鄉級代表參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平行論壇。目前,龍觀鄉正積極創建國家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推動寧波(龍觀)生物多樣性體驗館等建設,聚力開展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研學教育。
2021年北侖實際利用外資再次領跑全市
面對復雜國際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2021年北侖區實際利用外資繼續保持高位增長,實際利用外資總量超過13億美元,再次位居全市第一,占全市利用外資總量的三分之一。去年以來,北侖招商部門及時調整策略,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產業鏈與供應鏈相結合、并購與收購相結合、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相結合、向外招引與對內挖潛相結合,在做大總量的同時,也加快了引進外資結構的優化。
寧海匠人捧得寧波第十一個民間工藝類“山花獎”
1月21日,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擬獲獎作品公示期結束,寧海匠人葛招龍打造的木雕作品《人生?戲臺》名列上榜的8件作品之一。這是寧波在民間工藝領域獲得的第十一個“山花獎”。葛招龍是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寧海傳統戲臺建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寧波最美古建筑守護人、寧海縣民間人才五星級鄉建藝術家,從事古戲臺、古建筑修復、保護和建造工作20余年,先后主持修繕古戲臺、古建筑160余處。
榜上寧波
寧波5個對口協作案例入選省級典型:1月20日,寧波市支援合作局發布消息,在最新公布的全省對口工作案例中,寧波5個案例入選,主要涉及消費協作和產業協作方面。其中消費協作方面有《寧波推進“兩地倉”建設,助力打造消費協作“金名片”》,產業協作方面有《打造特色民宿風情街區,創新消費幫扶泛商業模式——寧波山丘市集消費幫扶綜合體建設探索》《前后聯動立體營銷——寧波“萬人游海西”助力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寧波援藏建成海拔最高的智能化服裝廠》《寧波堅持“三化”穩崗,打好勞務協作組合拳》。
寧波進出口通關時效居長三角沿海地區首位:去年以來,寧波海關聚焦市場主體,持續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效、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寧波外貿量增質升。截至去年12月底,寧波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改革前分別壓縮84.52%和97.1%,進出口通關時效領跑長三角沿海地區。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外貿企業“用箱難、周轉慢、手續繁”問題,寧波海關推行空箱通關無紙化、優化進境周轉空箱申報流程等改革,讓企業在線申報后可直接憑海關電子放行指令辦理空箱提箱手續,實現“船到即放,即放即提”。
寧波困難群眾救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21年,全市向8萬余名困難群眾發放各類救助資金近10億元,人均實際救助金、臨時救助人次和金額均居全省第一。為確保共同富裕路上“一個都不掉隊”,寧波圍繞“甬有保障”落細落實兜底線、救急難、保民生之責,強化數字賦能,全力推進新時代大救助體系建設。實現“一次申請、聯合辦理”,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匯集各類救助幫扶數據,自動生成救助結果“幸福清單”,讓困難群眾感知政府溫暖、社會關愛。
責任編輯:姚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