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我國數字內容產業得到了長遠的發展。文章在闡述數字內容產業基本內涵和細分領域的基礎上,從盈利模式、數字內容產業鏈、豐富的數字技術品類三個方面闡述了數字內容產業發展的基本現狀,并從數字內容產業規模逐漸形成體系、個性化服務注重用戶體驗、金融支持、移動內容付費方面分析數字內容產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數字內容;文化產業;數字技術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0-0083-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0.083
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數字內容的需求,尤其是高品質數字內容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攀升,這促使數字內容產業的發展前景更為明朗。文章立足于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從內容產業規模逐漸形成體系、個性化服務注重用戶體驗、金融支持、移動內容付費等方面分析數字內容產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旨在更好地促進我國數字內容產業發展。
1 數字內容產業概述
1.1 數字內容的內涵
數字內容產業又稱為“信息內容服務業”,廣義上可以理解為內容通過數字技術加工之后進行的生產與流通活動,建立在數字技術、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基礎上,融合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音視頻等多種媒體形態。數字內容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涉及互聯網服務、游戲、動漫、數字出版、數字化教育等內容,屬于智力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
1.2 數字內容產業細分領域
數字內容產業的范疇伴隨網絡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目前大眾熟知的數字內容產業如網絡游戲、動漫、網絡視頻、在線音樂、數字閱讀、在線教育、知識付費均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1.2.1 網絡視頻
網絡視頻是以流媒體為播放格式,可以在線點播、直播的聲像文件。網絡視頻根據時長可以分為短視頻(播放時間在5分鐘以內)和網絡視頻。短視頻在數字內容產業中備受大眾的關注,對用戶非常友好,沒有觀賞門檻和增值服務。典型的是網紅帶貨模式,尤其是“賣貨節”“雙11”這樣的營銷節點,通過秒殺等形式令全網斷貨非常普遍,現在短視頻已經發展成一種越來越普遍的互聯網生活方式。
1.2.2 數字閱讀
廣義的數字閱讀,主要包括閱讀內容的數字化和閱讀媒介的數字化。前者是以數字化的方式呈現出內容,如電子書、電子期刊、數據庫、網絡小說等;后者是指閱讀的終端是數字化設備,如手機、電腦、電子閱讀器等。有人說數字閱讀對紙書是一種沖擊,全民閱讀已經進入常態化,如何利用手機、電腦提高閱讀率、閱讀水平來適應數字化閱讀的未來趨勢,是現階段該思考的方向。
1.2.3 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是一種消費行為,其本質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通過互聯網技術付費,取得資源、信息、經驗等。對于出版業而言,知識服務不僅僅是新的增長點,也是進行自身升級的契機。知識付費變得更加多元,與其說其利用了“知識焦慮”,倒不如說其滿足了大眾想繼續學習的需求。
2 數字內容產業發展現狀
2.1 數字內容產業盈利模式
2.1.1 內容版權合作
內容版權合作是指根據數字內容的相關衍生版權對外使用收費的盈利模式。如出版社授權第三方數字內容(音頻、視頻、文字、圖片)的版權的使用,制作成電子書、有聲書、影視作品等,上線平臺展示銷售并取得一定的收益。這種模式是數字內容產業里最原始的盈利模式。
2.1.2 內容版權+平臺運營商
根據已有內容版權授權各平臺運營商(2B、2C)。如出版社授權京東、當當這些門戶網站,又或者是授權人天書店這樣的館配。內容版權+平臺運營商與版權合作的區別在于,出版社后續是不是參與數字內容業務的運營。很多出版社也愿意參與各平臺進行的數字內容運營,以提高收益。
2.1.3 功能性收費+需求內容收費
功能性收費+需求內容收費的盈利模式主要表現為特定的一些數字內容(音頻、視頻、文字、圖片)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不限次數使用,只單次收費,額外的數字內容可以按照點擊次數、使用流量等方式來進行計費,如電子圖書的包月服務模式。
2.1.4 內容+廣告收費
內容+廣告是出版社向廣告方收取廣告的制作費用和播出費用。通常廣告收看與內容使用是要同時收費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是內容免費,只收取廣告費來實現盈利,這種盈利模式收益相對較高。
2.2 數字內容產業鏈情況
2.2.1 數字內容行業的上游
數字內容服務行業的上游主要是技術提供方,如硬件設備制造商和軟件開發商,他們為出版社這樣的內容提供方提供技術支持。數字技術的更新,內容提供方的產品功能也在不斷跟進發展的速度,技術的升級可以使數字內容產品更加多元,同時更好地滿足了大眾的體驗感。
2.2.2 數字內容行業的中游
數字內容提供方、制作方處于整個產業鏈的中游,如文化公司、作者、出版社。數字內容是整個產業的核心,需要精心的設計和創作以迎合市場的需要。數字加工是數字內容產業的關鍵,如有些技術公司專門為出版社提供電子文件制作服務。
2.2.3 數字內容行業的下游
數字內容服務行業的下游包括運營商和終端客戶。比如出版社可以將電子圖書授權給京東,通過京東的平臺向讀者銷售數字內容資源,又或者出版社通過自己的官網直接向讀者提供購買數字內容服務。
2.3 數字技術的品類日益豐富
大數據技術、3D打印技術、全息成像技術開始走向成熟發展狀態,這些先進的技術形式滲透到數字內容產業,使得數字內容產業出現新的發展業態。
2.3.1 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技術,就是從各種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技術。大數據領域涌現出了大量新的技術,成為大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和展現的有力武器。大數據技術在數字內容產業中的應用改變了數字內容產業的發展環境,實現了數字內容產業發展技術的升級,數字內容產業的發展模式也會相應地做出調整和改變。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數字內容產業的市場競爭格局也會出現變化,音頻、視頻和影像成為數字內容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2.3.2 3D打印技術
3D打印技術對數字內容產業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屬于快速成型技術,通常采用數字技術材料的打印機來實現。以3D打印的美術作品為例,人們通過網絡研發出3D復制技術,以捕捉現實藝術中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并完美復制美術作品。當人們掃描完一幅畫,其筆觸、紋理以及涂抹的痕跡等細節就可以得以再現。現在3D打印技術的運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如珠寶設計、建筑、醫療產業、教育等。
2.3.3 全息成像技術
全息成像技術的“全息”即“全部信息”,簡單的說,就是用投影的方式記錄并再現被拍物體發出的光的全部信息。全息成像技術的深入發展也對我國數字內容產業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比如推廣和影響比較深遠的“初音未來”就是全息成像技術和數字內容產業成功融合發展的一個典范。
3 數字內容產業市場發展趨勢
3.1 數字內容產業規模繼續擴大形成體系化
隨著數字內容技術不斷地發展、深化,產業融合也更加緊密,數字內容的社會價值日益凸顯。數字內容產業的各個領域都出現交集,如數字內容的IP已經運用到影視劇以及相關周邊,同時還可以制作成音頻內容;動漫、動畫的創作特性與游戲、設計等方面相結合,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技術升級與娛樂等服務的融合,數字內容產業已經向傳統產業、服務行業等領域滲透。同時,數字內容產業鏈從內容提供商到運營平臺,再由運營平臺到終端的用戶,發展已經日趨成熟且配合密切。未來數字內容產業平臺將逐步完善產業鏈條,形成體系化,市場競爭將從內容競爭向產業鏈競爭過渡。
3.2 提供個性化服務注重用戶體驗
在這個信息過載的年代,任何內容想要成功吸引人們的眼球都要利用傳播。但在現在快餐式、碎片化為主的傳播方式下,細細品讀的深層閱讀模式被碎片化、瀏覽式、速讀式的輕閱讀所取代。這種時候用戶體驗就顯得尤為重要,以用戶為中心,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的內容產品服務,通過調動用戶的感官、情感,達到讓受眾沉浸式的效果,讓用戶身心愉悅,有強烈的滿足感。
3.3 金融資本力量驅動數字內容產業的發展
在數字內容產業的持續發展下,不管是國家政策層面還是技術層面都在為數字內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力量支持。特別是資金的支持會推動數字內容產業的創新發展,資本在整個數字內容產業中的發展作用也日益凸顯。
數字技術會為數字內容產業資金的合理優化配置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持,實現對版權收益的重新分配管理,在技術的支持下,數字內容產業內部也會滋生出新的發展力量。
基于創意在數字內容產業競爭中重要性的提升,資本投入的關注點開始轉移到創意點上。資本對創意的關注說明未來數字內容產業要注重通過內容獲取長遠的發展,內容的創新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3.4 移動內容成為數字內容產業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
移動化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也是數字內容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點。近年我國數字內容服務持續快速發展,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優化,人民群眾對數字內容產品的消費需求增加,用戶付費是數字內容產業收入的重要來源。移動終端的普及發展,移動互聯網開始對數字內容產業用戶的消費習慣產生深刻的影響,也逐漸滲透到數字內容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具體包含移動音樂、移動視頻、移動游戲等數字內容產業。
另外,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移動內容也在深刻改變數字內容產業的區域競爭框架,使得數字內容產業內部形成了一個新的發展格局,內容付費逐漸取代流量紅利,成為數字內容產業新的增長點。很快,人們對移動內容的消費將超過對PC內容的消費。
對于數字內容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從本質上看依舊是既要把握文化的深刻內涵,也要把握住前沿科技對數字文化產業帶來的變化和機遇,堅持創新驅動,深化融合發展,開拓全新的消費領域、文化業態和商業模式。
4 數字內容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4.1 數字內容市場有待規范
有人說,“閱讀”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如今,數字閱讀走進人們的生活,大眾利用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萬卷書”也是唾手可得。數字閱讀的不斷發展為大眾提供了邁過這道門檻的機會。但是,想要真正讀到優質的數字內容卻不那么容易,部分內容生產者或傳播者只在意流量盈利,導致一些粗制濫造、低劣質或不良信息在網絡中傳播,嚴重危害數字內容生態,潛移默化地對大眾的價值觀造成干擾和誤導,尤其是青少年更易受到影響。數字出版的相關企業要補齊優質供給的短板,提供更多優質的閱讀內容,讓用戶擁有更多可以深度閱讀的機會與選擇。
4.2 專業人才培養與數字內容產業發展不匹配
數字內容產業發展質量與速度的關鍵在于人才的培養。數字內容產業人才培養和傳統出版產業人才培養的差異在于數字內容產業的要求更多元。這就要求數字內容產業的人才既要了解傳統出版、發行流程,又要熟悉掌握數字內容產業相關技術、運營特點等。專業的數字出版人才還是相對較少,尤其現在數字內容產業在相關技術領域發展速度日新月異,專業的數字出版人對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5 結語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下,數字內容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文章對如何在時代背景下提升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出了一些思考,結合數字內容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客觀需求,從產業細分領域、產業盈利模式、產業鏈構成情況、技術品類情況、產業發展趨勢及數字內容產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等幾個方面探討了數字內容產業的優化方向,希望能夠更好地推進我國數字內容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貴,張蕾蕾.河北省數字內容產業發展模式的戰略選擇[C].2011京津冀區域協作論壇,2011.
[2]張立,吳素平.我國數字內容產業投資價值與發展趨勢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19(7):12-22.
[3]黃德俊.我國數字內容產業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傳播與版權,2015(2):108-110.
[4]朱莉,萬鐘諾.《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市場格局與投資觀察(2019—2020)》評論[J].新閱讀,2020(12):78.
[5]王光文.數字內容產業及其在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J].內蒙古社會科學,2008,29(1):107-112.
[6]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2018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R].北京: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2019.
[7]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M].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9.
[8]國務院.“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EB/OL].(2016-11-29)[2020-06-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19/content_5150090.htm.
[9]張立,吳素平.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市場格局與投資觀察(2019—202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5.
[10]國家統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EB/OL].(2018-11-07)[2020-06-24].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66481.htm.
[作者簡介]霍偉民(1987—),女,漢族,河北滄州人,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