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煉棟
“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2021年12月3日上午,杭州西子湖畔,陽光明媚。在北山街84號大院30號樓,一場憲法宣誓儀式正在舉行。
來自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法院的干警身著制服,有序走向宣誓區。在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后,大家面向國旗莊嚴宣誓。領誓人左手撫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右手舉拳,領誦誓詞;其余參會人員整齊排列,右手舉拳,跟誦誓詞。
初冬暖陽下,他們身后這幢依山而建的青灰色二層小樓顯得格外樸素低調。
這轉眼,已是5年……
擦亮“歷史之窗”,賡續“紅色根脈”
“治國,須有一部大法。我們這次去杭州,就是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這件立國安邦的大事。”
1953年12月28日起,毛澤東主席率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在北山街84號院的這處辦公樓里度過了77個日夜,主持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初稿“西湖稿”。湖光山色間,一座城市和一部大法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63年后,中國第一家憲法類紀念場館——“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正式建成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對“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作出重要指示,為憲法宣傳教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復原的辦公場所、成摞的書籍資料、泛黃的電報信件、珍貴的講話錄音……通過一件件史料、檔案,關于“五四憲法”的鮮活歷史躍然眼前。
開館5年來,陳列館精心守護“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這一紅色根脈,廣泛征集“五四憲法”相關史料,不斷豐富館藏。先后赴10余個省、市收集史料和檔案,對申紀蘭等12位“五四憲法”親歷者口述史進行搶救性記錄。截至目前,共征集到各類史料和檔案6400多件。
精心守護,活化利用。5年來,陳列館依托“五四憲法”歷史資料研究會,先后開展了“五四憲法”歷史資料征集與運用、毛主席在杭州的七十七天行跡考、新中國憲法口述史等研究,讓在館文物活起來;開展主題展覽等研究,為深化憲法宣傳教育提供理論支撐。
打開“傳播之窗”,根植憲法信仰
9058幅書法篆刻作品在大屏幕上一一展現。來自西泠印社、中國美院、杭州普法人才庫的5位專業評委從藝術構思、創作策劃、書寫內容等方面對作品進行初審。在評選過程中,評委時時體會到“忍痛割愛”的糾結,往往需要對作品細節反復推敲比對,才能最終做出抉擇。
這是中小學生憲法主題書法篆刻作品評展活動,已連續舉辦5年。
每年的國家憲法日來臨前,杭州市的中小學生都會研習憲法知識,并通過書法、篆刻等藝術形式創作主題作品。于“潤物細無聲”處,孩子們種下“心中有法”的種子。
圍繞青少年這個關鍵群體,陳列館組織開展書法篆刻作品評展、“學憲法講憲法”比賽、“尋訪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起草地”等活動,努力推動“一個學生參賽,帶動一個家庭學法,影響一片區域尊法”。同時大力推進憲法進課堂,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大學生思政教學實踐基地等普法大本營。
抓住黨員干部這一“關鍵少數”,陳列館致力于弘揚憲法精神,喚起尊崇憲法、遵守憲法的行動自覺。
結合“七五”普法要求,浙江省和杭州市把到陳列館參觀學習作為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教育必修課。截至目前,浙江省有6600多家單位組織46萬多人次黨員干部走進陳列館參觀學習,共1920余批次、6.3萬余名國家工作人員來館開展憲法宣誓活動。
陳列館持續招募“憲法宣傳使者”,組建憲法宣傳教育專家團隊,成立普法志愿者服務隊。5年來,累計為觀眾提供咨詢和講解服務超過1.9萬小時。持續推出“參觀一次主題展覽、觀看一部紀錄片、體驗一次宣誓活動、聆聽一場專題講座、贈送一本憲法書籍”的“五個一”活動;累計開設“法治大講堂”專題講座53場,“憲法微課堂”等講座150余場。
截至目前,“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累計接待觀眾155.3萬人次。作為“杭州國際日”活動觀摩體驗點,陳列館還接待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觀眾8000多人,促進憲法文化的國際交流。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優秀案例、中宣部紅色基因庫建設試點單位……一個個稱號、一項項榮譽,昭示著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推動著憲法精神薪火相傳、憲法信仰根植人心。
拓寬“展陳之窗”,講好憲法故事
2021年10月27日,“西子湖畔制憲奠基”巡回展覽在四川省長征干部學院甘孜瀘定橋分院開展。這是“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首次走出浙江,在省外舉辦巡回展覽。
5年來,陳列館在北山街館區“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基本陳列的基礎上,不斷打造主題鮮明的陳列活動。
什么是憲法?憲法如何實施?棲霞嶺館區“憲法就在我們身邊”主題展覽,讓觀眾對憲法的基本內容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順應數字化改革需要,建設數字陳列館,推出云端展覽,并整合“法治大講堂”云課堂等資源,打造24小時不閉館的線上憲法宣傳教育陣地。
在錢江新城市民中心的青少年發展中心新設“青少年憲法教育主題展”,開辟青少年憲法教育的新陣地、新空間。
此外,陳列館精心制作憲法、民法典等專題展覽,持續開展“憲法十進”活動。通過走進企業、農村、機關、校園、社區、軍營、網絡、人大代表聯絡站等地,讓憲法深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目前,展覽已走進600多家單位,吸引40多萬名干部職工和市民群眾觀看。
2021年,陳列館還推出“永遠跟黨走,憲法伴我行”系列活動,組建宣講團赴杭州各地巡展宣講,推進憲法宣傳由“盆景”變“風景”。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明確提出,在“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基礎上建設國家憲法宣傳教育館。陳列館將牢記殷殷囑托,扛起使命擔當,努力為普及憲法知識、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