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一


2020年9月30日,吳春華等5名嘉善縣人大常委會委員聯名提出《關于城西公交停保場久拖未建的質詢案》,推動“遲到”九年的城西公交停保場項目落地。這既是項目的落地,也是基層人大通過質詢權“落地”回應民生關切的縮影。
“項目啟動了!未來,我們的公交車有‘家’了!”在嘉善人大質詢的推動下,2021年9月,“遲到”了九年的城西公交停保場項目終于破土動工。
近年來,詢問和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較為剛性的監督形式逐漸被“喚醒”。但在縣級人大層面,作為嘉善人大歷史上首個質詢案,其產生與落地有怎樣的故事?
一個由部門工作評議引發的質詢案
對于這一質詢案,縣人大常委會委員們并非“心血來潮”。事情要從人大依法進行“部門工作評議”監督說起。
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縣人大常委會對嘉善縣交通局開展了為期10個月的部門工作評議。評議小組通過實地調研、征求代表與群眾意見等方式,聽取各界對交通工作的意見建議。
“嘉善城西公交停保場2012年立項,至今未啟動建設。”城西公交停保場久拖未建的問題,引起大家關注。
目前,在嘉善全縣范圍內,還沒有一個能為新能源公交車集中充電的公交停保場。大量新能源公交車日常充電保養困難重重。沒有停保場,如何推動長三角公交一體化?公交停保場建設具有迫切的現實需求。
嘉善縣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勇坦言,在提出質詢案之前是有一些顧慮,“但質詢案是憲法、法律賦予人大的一項監督權力,也是人大要求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必須答復的一種監督方式。對于久拖不決的事項,通過質詢可能會更好地推動政府重視問題,解決問題。”
2020年9月30日,吳春華等5名常委會委員聯名向嘉善縣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提出《關于城西公交停保場久拖未建的質詢案》,要求政府及相關部門解釋項目久拖未建的原因,并就如何加快項目建設作出明確答復。
一張“一改到底”的規劃圖紙
質詢案提出后,嘉善縣交通局負責人第一時間進行了口頭答復,對該項目推進緩慢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
項目落地難,土地選址是個大問題。這一項目先后歷經5次選址變更,規劃圖紙一改再改。“最開始規劃中,是定了一處地方,但后來因為其他原因,這個地址的土地使用性質一直變動。”嘉善縣交通局公路與運輸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道出項目選址落地的難處。
時任嘉善縣長徐鳴陽親自牽頭領辦,召集自然資源規劃局、交通局、交投集團、羅星街道等部門單位,就項目選址開展多次協商和實地調研。
縣人大常委會成立跟蹤監督小組,定期聽取質詢案辦理工作匯報。
在政府和人大的共同推動下,質詢案提出的兩個月后,公交停保場選址終于確定,為嘉善縣世紀大道與歸谷六路交叉口,總占地面積達40畝。
“現在公交公司有近400輛新能源車,近兩年,全縣還新增了近百輛氫能源公交車,充電確實越來越困難。”嘉善縣城市公交有限公司場站建設科徐尚玫提出,氫能源車輛的養護是個隨時代發展而產生的新問題。
“既然已經改了,索性一次改徹底!”縣人大常委會的委員們建議,建設停保場時,完善充電樁、加氫站這些設施,“要把未來幾年的公交發展思路都徹徹底底地融進去!”
對于這些建議,縣政府都一一予以采納。規劃方案里,停保場設置112個公交停車位,全部安裝新能源充電樁,并配套商貿中心、車輛養護等專業設施。
一場齊心協力的攻堅戰役
“質詢案要取得成功,最后還是要看項目實質性建設。”在2021年初的嘉善縣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縣人大代表俞善鋒談到對質詢案的看法。
縣交通局兩次對質詢案作出書面答復,并提出項目推進各環節的具體時間節點。這充分體現質詢的剛性。
群眾對該項目翹首以盼,代表對項目建設更是關注。“加快,加快,再加快”,成為共同呼聲。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縣人大常委會派出“最強陣容”持續跟進:由縣人大常委會一名副主任牽頭城建環資工委,組建專項跟蹤監督;一名副主任聯掛縣重大項目推進辦,關注綜合協調;一名副主任負責項目日常工作聯系調處。人大代表也積極出謀劃策,提出針對性建議。
“在人大的牽頭協調下,項目審批和辦證時間大大縮短,各部門和屬地,也都抽調專職人員,共同推進。”嘉善縣交投集團副總經理、項目專班負責人賈玉飛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大力量”。
項目從正式立項到開工,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目前,工程已進入樁基澆筑階段。兩年后,城西公交停保場將投入使用。
嘉善人大首個質詢案,充分顯示了人大運用法定監督權力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一次成功實踐。
“對于人大和人大代表來說,城西公交停保場真正落成使用時,才是我們質詢案畫上圓滿句號時。”對著項目效果圖,李勇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