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巖川
中圖分類號:S858.33? ? ? ? 文獻標識碼:C? ? ? ? 文章編號:1673-1085(2022)03-0046-02
鵝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發的敗血性傳染病,分為眼型、臍炎型、急性敗血型和關節炎型等,其中眼型病例較少見,僅依靠臨床觀測難以準確判斷病原,仍需輔以剖檢和實驗室檢測手段進行精確判斷,為臨床診斷及后續治療提供借鑒依據。本文以臨床癥狀表現、病理剖檢結果與實驗室診斷對疾病綜合診斷,通過藥物治療、改善飼養管理措施輔助提高疾病治療效果,為養鵝場疾病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1 臨床癥狀表現
1.1 臨床癥狀
病鵝早期無明顯癥狀,隨病程延長,部分病鵝表現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羽毛蓬亂、雙翅下垂,在地面蜷曲或呆立一處,嗜睡,眼半閉,少數病例有腹瀉,排黃綠色稀糞[1]。臨床檢查鵝眼部,可見病鵝眼部腫脹、閉眼,單側或雙側眼結膜紅腫、發炎,眼角有黃色膿性分泌物,眼眶下竇紅腫、眼瞼粘合;嚴重者眼球下陷、干縮,甚至失明,出現采食困難、咳嗽、呼吸短促,伴有濕性啰音等癥狀,最終因衰竭或繼發感染死亡。
1.2 病理剖檢
對病死鵝進行剖檢,發現單側眼部病變較多,去掉眼部分泌物,看到上下眼瞼粘連一塊,撥開發現眼球明顯腫脹,眼角膜、結膜表面及眼眶下竇內均可見大量干酪樣物質;部分病例眼球下陷,可見肉芽增生。部分病死鵝肝部腫脹、充血,表面零星分布白色壞死病灶;脾臟腫脹,靠近胸部的皮下組織可見出血斑點;心包內有積液,心外膜表面分布有出血點。
1.3 實驗室檢查
無菌操作取病死鵝肝臟、脾臟組織與心血制作涂片,室溫下自然干燥,火焰固定后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球菌,呈單、雙或短鏈式排列。
取病料接種于血瓊脂平板培養基,培養24 h后可見培養基上長有圓形、隆起不透明狀菌落,黃白色,表面濕潤、邊緣整齊;挑取單個菌落涂片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觀察為革蘭氏陽性菌,呈葡萄狀排列。
取病料接種肉湯培養基,培養24 h,取0.2 mL培養物對家兔進行靜脈注射,觀察,1~2 d后家兔死亡,病理剖檢顯示心肌、肝臟等組織表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膿腫,漿膜表面分布出血點,且組織涂片鏡檢結果與前期實驗室病死鵝組織涂片的染色鏡檢結果一致,細菌培養結果也一致。
2 疾病綜合防治措施
2.1 預防措施
2.1.1 消除外因 鵝眼型葡萄球菌病的發生多因外傷引起皮膚破損受到感染導致,因此要求養鵝場根據自身采用的飼養模式,重點加強飼養環境管理。平養模式下,應保證地面平坦,無玻璃棉、石子等尖銳物;網面育雛模式,應合理控制網眼規格、材質和飼養數量,避免鵝腳部卡入網內引發外傷;加強日常觀察,確保網片鐵絲端部無毛刺,防止刮傷鵝體表[2]。
2.1.2 加強飼養管理 日常飼養管理中,應保證鵝群飼料充足供應,營養豐富、成分配比合理,并適時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成分,提高免疫力;搞好鵝舍、食槽及其他用具的清潔衛生,并定期對鵝舍墻壁、地面、食槽、水槽等進行嚴格消毒,防止感染,是預防該病的主要方法。每平米取30 mL 0.3%過氧乙酸溶液進行噴霧消毒,或使用1:800雙鏈季銨鹽絡合碘稀釋后進行噴霧消毒,保證有效殺滅環境中的葡萄球菌,降低鵝群感染概率。另外,保證舍內干燥、定時通風,并做好育雛舍的保溫工作,合理調節鵝群飼養密度、防范因擁擠出現碰撞或踩踏問題。
2.2 治療
當發現鵝群中有病例后,無治療價值的病鵝應第一時間淘汰,采取焚燒、深埋等措施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輕癥病鵝,抗生素治療按每千克體重選取10 mg氟苯尼考,每2 d一次肌肉注射,連續使用3~5 d可減輕癥狀;或選取5~10 mg丁胺卡那霉素對病鵝每日進行1次肌肉注射,連用3 d;也可取0.5~1 mL妥布霉素針劑對病鵝每日進行1次肌肉注射,連用3 d左右。對眼部紅腫、結膜發炎病例,選取2%硼酸溶液進行眼部擦洗,再取2~3滴環丙沙星滴眼液滴入病鵝眼中,連用3~5 d,能起到快速消炎、殺菌作用。對于稍微重癥病例,選用滴管取2~3滴氟苯尼考溶液滴入病鵝口內,阻止病情惡化,同時取0.5~2 mL慶大霉素注射液對病鵝每日進行2次肌肉注射,有效減輕癥狀。在中藥治療方面,可取甘草、大黃各50 g,黃柏、黃芩、黃連各100 g,搭配400 g鮮小薊煎煮后每日1劑灌服,連用3 d即可發揮抑菌作用。
在鵝群基礎日糧中加入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搭配2.5%恩諾沙星進行混飲,連用3 d即可收獲良好預防效果。后期在全群飼料中添加丁胺卡那霉素或紅霉素,在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電解多維等營養物質,用于增強全群抵抗力與免疫力??紤]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易產生抗藥性,因此在治療時宜選取該鵝場及其所在地區較少使用的藥物,或多種藥物混合或交替使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對分離細菌做藥敏試驗,以決定選擇使用的藥物,更好地改善疾病治療效果。
3 結論
葡萄球菌廣泛存在自然界,通過破損的皮膚和粘膜侵入機體。鵝受飼養方式所限,與外界環境接觸較多,尤其是有放牧飼養的鵝場或養殖戶,在日常管理中更應該多加注意,盡量避免或消除外傷造成皮膚破損,每天勤觀察鵝的狀態(走路姿勢、羽毛裸露破損等),一旦發現及時消炎和用藥處理,并單獨飼養,直至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韓冬媛.鵝葡萄球菌病的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及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0(01):2.
[2]楊清宇, 劉旭, 孫麗艷. 鴨、鵝葡萄球菌病的診斷和防治措施[J]. 現代畜牧科技, 2018, 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