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石首市新廠高級中學、石首市城南高級中學是石首市兩所農村高中,也是荊州市實驗高中。這兩所學校建校50余年,為石首教育立下了汗馬功勞。50年后的今天,石首市的教育已是今非昔比,需要重新組建。石首市委、市政府決定,兩所學校合并成一所學校。任務重,時間緊,兩所學校如何能快速合攏,讓石首人民牽掛……
——楔子
2021年10月,一所全新的學校如飛來峰一般突然出現在了荊楚平原之上,書聲瑯瑯,筆墨飄香。她就是由石首市委、市政府秉承習近平總書記“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的教育理念,所揮就的濃墨重彩的一筆——石首市建寧高級中學。
走進校園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這里始置建寧縣,后幾經廢舉,而她的名字就來源于此。為銜接歷史,弘揚文化,石首兩所荊州市示范高中(新廠高中、城南高中)合并,成立了石首市建寧高級中學,以適應新時期的教育發展需要。而新廠高中、城南高中這兩所農村中學,在經歷了50余年的沐風櫛雨后,也將完成它們的歷史使命,并以嶄新的面貌承載新時期的教育使命。
提到這所學校,當地人都說,她仿佛是一夜之間建立起來的。
建寧高中的籌建,時間緊,任務重。從2021年8月初市委作出決定,到9月底計劃開學,僅有不到2個月期限,可謂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新的學校領導班子和教職員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直接領導下,齊心協力,圓滿完成了學校籌建、施工、招生等各項任務,順利開學。開學以來,建寧高中不負眾望,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贏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為什么該校能迅速打開局面?為什么該校辦事效率如此之高?滿懷好奇,筆者來到了這所學校。
劉永紅,原城南中學校長,新任建寧高中黨委書記。
程為光,原新廠中學校長,新任建寧高中校長。
兩人都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到底是怎樣的契機讓兩位原本的“競爭對手”攜起手來,共同創造了這一個奇跡呢?
“這算什么奇跡,我們只是想早些聽見這些伢子噶的讀書聲罷了。”儒雅的程為光校長對筆者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學校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完成重建并順利開學,多虧了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也多虧了劉書記。”
程校長指著眼前嶄新的教學樓,“那些天里,天氣熱得鞋子里都灌滿了汗,劉書記和我們學校的其他同志一起,戰高溫,奪高效。”程校長帶著我從學校寬敞的體育場旁邊走過,眼神里透出一些自豪。
“當時,劉書記他們每天爭分奪秒地工作。每天一大早就會出現在現場,督促工期進度、督查工程質量。有好幾次,我都看到劉書記只靠一瓶礦泉水過一整天。工人工作的時候他就看著,與工程專業技術人員協商,力求工程布局合理,質量可靠;工人吃飯休息的時候,他就自己拿著水平尺一個點一個點地檢查。結果工人一來,他又舍不得離開去吃飯了。”程校長抬頭揉了揉眼睛。
筆者不禁問道:“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多久呢?”
陳校長回答道:“有50多天吧。學校改建工程圓滿結束了,我才看到劉永紅書記正常地吃了一頓中飯,我說讓他回去好好休息幾天,結果這個人犟得很,一回頭又投入了緊張的開學工作。”
“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劉書記家里沒有意見嗎?”筆者問道。
“怎么可能沒有意見,劉書記的妻子每次帶著飯來找不到他的時候都急得直跳腳。不過在責任面前,很多事情我們也只能暫時放到一邊,我們與家人守望相助、共擔風雨,是一輩子的事。”
講述的過程中,程校長對劉書記的欽佩之情,溢于言表。筆者知道,程校長是謙虛了,低估了自己所起的作用,但轉念一想,如果是劉書記在場,也許會同樣講述程校長的事跡,因為他們是惺惺相惜,彼此相欽。也只有一支這樣和諧團結的領導班子,才能在工作中發揮出高效率,產生出高能量。兩校合并,是石首市委深化教育改革、調整高中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重起爐灶,談何容易!如何在短短的50天內改造完工,關系到能否正常開學的大事,是對學生家長的一個圓滿交代,更是對原城南高中校領導班子的重大考驗!從規劃設計、審批、招標、勘探、清場,到施工隊進入、地下管道鋪設、強電弱電改造、教學樓及學生公寓的內外翻修……這樣高強度、高難度的工作量,靠什么來完成?靠的就是同樣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觀賞校園
筆者行走于建寧高中,用虔誠的眼睛去尋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突然發現,這里的一切都是妙不可言:格調高雅的現代化教學大樓與千年古縣遙相呼應、親切對話;一條條林蔭小道用最美好的心情聆聽孩子們的讀書聲;小鳥在窗外不敢吱聲,用渴望的眼神陪伴著課堂上的孩子們。
聽到程校長的介紹才知道,這些美好來得并不容易。經過50天的奮戰,通過緊急施工,改變了水電供應能量,翻新了教學樓及學生公寓,兩個學校的學生教師得到妥善安排,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大步,這一步是開學的重要保證。但是,書記劉永紅、校長程為光兩個搭檔并不滿足,他們趁著學校翻新建設的東風,拿出校園文化建設方案,以“和雅誠善”為辦學理念,以“明德雅行,至真至善”為校訓,讓校園文化建設跟上時代步伐。
他們的執著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一個嶄新的校園在他們的精心繪制下,出現在師生的面前:新操場、新教室、新寢室、新校服、新的格言警句,連校園停車場都是刷黑劃線標準制作,一排排的轎車整齊有序,總之一切都是煥然一新!目前,校園內仍有多處景觀在建設中,其中有一項就是石首師范紀念林,故題詩:“師范故園文脈深,桃李芬芳耀昆侖。當年手植紀念樹,如今蔭庇追夢人。”
菁菁校園,悠悠我心。用心去體會和感受,看到孩子們洋溢著青春的笑容,閃光的詩行從我們心中流淌!美麗而清幽的校園書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寄托著先人們那開拓的夢想,承載著后人們美好的希望。這就是詩情畫意的校園,如此甜美的校園來之不易,是學校領導鍥而不舍的追求,是師生們共同珍惜的一塊靜潔之地。
深入校園
筆者對學校優美的環境由衷地贊嘆,程校長卻告訴筆者:“這些都只是外部的環境,不是學校的根本。現在這個時代,是屬于奮斗者的新時代,人人都有追夢的權利。我們已經老了,但我們也想成為這些伢子嘎夢想的筑造者。”
原來,這所新學校從新學期開始,學校領導班子就帶領著全校教職工打響了教學攻堅戰。
“我們決不能新瓶裝舊酒,既然有了這樣一個機遇,我們就一定要求變、創新、圖強。一定要把這些學生教好!”
作為一所新的重構學校,學校在吸收兩所學校的教學管理優勢的前提下,提出了“制度再建、文化重建、信息新建”設想,學校堅持以育人為根本,教學為中心,質量為生命,制訂“師生幸福、社會贊譽、探索求真、荊楚名校”的辦學目標,以常規管理為突破口,以素質教育為著眼點,強化績效考核量化管理,使學校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按要求開足開齊各類課程。扎實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努力探索魅力跑操、感恩手語操等特色大課間,開設了文學社、吉他社、書法社、演講社、棋藝社、舞蹈社等社團活動,豐富多彩,活力四射。教學上強力推行高效課堂,開展高效課堂大比武活動;德育管理上大力推行“三力”(自主管理力、自主學習力、自主生活力)建設,實行班級管理量化績效考核和個人晉級制度,激發潛能,引進源流活水。
告別校園
結束了這一趟建寧高中之行,筆者感慨萬千。尤其是在和教師們交談后,了解到在學校書記和校長的影響下,他們與時俱進、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學習工作中,愉快地與學生共同成長,不僅充實了自己的業務素質,也增進了與學生的感情。新高考課程挑戰下,建寧高中的教師們不斷鉆研業務,通過繼續學習、終生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水平,實現自我突破。學校通過提倡教師讀書和讀書制度化,讓教師們通過書籍日積月累,氣質變得高貴,內心變得博愛,教師們在課堂上變得如魚得水、游刃有余,課堂高潮起伏,精彩紛呈。
欲展經綸趨荊楚,建中麒麟器無雙。建寧中學以昂揚的姿態,聳立于江漢荊楚,立于湖北高中教育之林,必將以其悠久的歷史淵藪,博大的人文情懷,開拓的創新精神,承載百萬古建寧新石首人對教育的殷殷期盼。此后,將有無數學子從這里放飛理想,走向世界,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擎天脊梁。
后記:
一個學期很快就結束了,寒冷的冬天正在肆意飛舞,石首市建寧高級中學校內一直是春怡雅苑,在建寧高中教師們的心里四季如春,他們正盡心栽培著他們身邊的幼苗,決心把他們培育成參天大樹。
作者簡介:
馬于民,記者、作家,從事媒體25年,擅長創作長篇通訊。
責任編輯/趙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