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舞
回首過去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說,不僅有“看到的中國”,還有“感悟到的中國”。“感悟”,透射出中華文明獨特的光彩。它們都是真實的中國。
這一年,有很多難忘的中國聲音、中國瞬間、中國故事。“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
聆聽賀詞,我們聽到了中國態度。
那是對待歷史的態度——
面對嘈雜的世界,中國旋律清晰而響亮:“建黨百年”“歷史決議”,兩件大事,同一主題。
“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歷萬險而矢志不渝”。習近平主席說,7月1日,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感慨系之。聽到這里,不禁聯想到72年前的開國大典。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歷史征程風云激蕩。
百年成就使人振奮,百年經驗給人啟迪。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成功?因為他有將百年的時空能量,壓縮進一個新起點的魔力。現在,這股巨大的能量開始迸發,沖開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在歷史中認識歷史,從歷史中把握未來,這就是歷史主動和歷史自信,也是永遠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秘訣。
那是對待人民的態度——
習近平主席說:“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重字重千鈞。既是重擔,也是重心。
9年賀詞,“人民”二字出現80余次,居詞頻首位。
“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一句家常話,道出人民情。領袖用“可親可敬”形容人民,人民當然也用可親可敬表達愛戴。
“總書記,您平時這么忙,還來看我們,真的感謝您。”
“我忙就是忙這些事,‘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2021年4月,總書記同廣西村民王德利的對話,就是這一年到頭的最好注釋。
……
轉眼就快十年了!上任伊始,誓言鏗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那是對待自然的態度——
賀詞中提到了黃河、長江、青海湖、雅魯藏布江,也提到了南水北調工程、塞罕壩林場,還有云南大象北上南歸、藏羚羊繁衍遷徙。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共10次赴京外考察,每一次都談及生態,強調“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生態文明不只是環境保護這樣簡單。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這是哲學家習近平對人類命運的終極眷注,是對馬克思“人靠自然界生活”論斷的時代表達,對中國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創新發展。
聆聽賀詞,我們看到了世界前景。
這一年,習近平主席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通話79次,以視頻形式出席重大外事活動40起。
“世界各國風雨同舟、團結合作,才能書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這是中國人民向世界人民的新年問候,這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道大道。
“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就在2021年7月,國際奧委會決定,在奧林匹克格言中加入“更團結”。100多年前,顧拜旦建議設立的格言第一次做出修改。
這就是時代的洪流,這就是人類的未來。
“一起向未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主題口號。
“讓我們一起向未來!祝福國泰民安!”習近平主席充滿希望的話語,展現了中國人民追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崇高理想,表達了中國人民共克時艱、共創未來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