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讀者趙某來電說:我崽崽有語言障礙,請問需要做多久的治療?是不是做一兩個月康復就能完全康復了?
語言障礙是指通過口語、書面、手勢等形式來表達個人思想、情感、意見的能力出現缺陷,表現為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各功能環節單獨受損,或者兩個以上環節共同受損。語言障礙的常見類型有構音障礙、孤獨癥、語言發育遲緩等。
導致兒童語言障礙的原因 大腦的語言神經發展及對構音器官的運動控制,是嬰兒學說話的第一步。如果整體神經發育異常,那么很有可能伴隨這一部分的神經發育異常,導致語言障礙。語言是智力發展的表現形式,沒有智力的內核,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語言。智力落后也會影響兒童語言的發育。有些兒童無法發音是因為構音器官本身發育異常,比如常見的舌系帶、唇裂、面部肌肉超敏或遲鈍等,都會影響兒童語言的發育。現在很多父母把嬰幼兒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撫養,父母很少有機會與兒童面對面交流;又或者將孩子放在電視等電子設備前,缺乏生活實際語言的交流,都會影響兒童語言的發展。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寶貝,只要孩子一哭鬧就可以得到吃的喝的喜歡的物品,根本無須語言表達,這樣的孩子缺乏說話的動機。
專業評估很重要 每個孩子的語言障礙類型不同,原因也有很大差異,所以在進行康復前應進行專業評估。有臨床經驗的康復科醫生先要做發育行為測試,包括認知、運動、行為、情緒、交流等方面,了解兒童的整體發育情況。對嬰幼兒期(0~3歲)兒童的語言評估,包括對其溝通、玩耍、語言理解、語言表達以及語音等方面。對學齡前和學齡期(3~6歲)兒童,全面的語言評估包括S-S語言發育遲緩檢查法、聽力理解和表達能力標準化評估。還會根據兒童的情況進行構音器官檢查、聽力檢查等。
專業治療很重要,但家長的參與更重要 在進行語言康復前,言語治療師會根據評估報告為兒童制定針對性的訓練方案。此時,很多家長認為,有專業老師給兒童訓練,我家長就不需要進行干預了,可以做“甩手掌柜”。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重要的老師和監護人,語言障礙的兒童除了需要進行專業訓練外,還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和關照。專業的訓練其實只占兒童整體訓練過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孩子的進步很多是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下獲得的。所以,父母也要學習相對專業的技法,能夠在家里給兒童進行個訓,這更加重要。
言語治療師會根據不同鑒別診斷和系統的語言和語音評估結果來制定短期康復計劃(3個月)和長期康復計劃(6個月)。并定期對兒童進行全面的語言和語音評估,以達到定期跟蹤和調整下階段康復計劃的目的。康復訓練對于很多有語言障礙兒童的家庭都將是一場長期的戰役,但是正確的戰術指導加上耐心的教育,再加上高度的執行力,相信每個兒童都會有可喜的轉變。
湖南省兒童醫院康復中心 主管技師 譚碧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