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周 琳
過上美好生活是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應享有的平等權利,人人都理應享有實現夢想的機會,讓生活變得更好。中國所做的正是很多人希望在自己國家看到的!
“脫貧”“小康”“鄉村振興”“防疫”是2022年中國兩會上關乎民生的高頻詞匯。老外是如何理解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匯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專訪了英國知名紀錄片導演、兩屆奧斯卡獎得主柯文思。
說起“脫貧”,柯文思回憶起20世紀80年代第一次到訪中國時的情景。他說,“在中國旅行的過程中,看到各種貧困的生活景象,跟世界上其他貧困地區并無二致。”當時,他覺得如此龐大的人口要擺脫貧困必然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而事實證明這一過程雖然艱巨卻并非漫長。
他告訴記者,在脫貧之前,那些貧困人口受制于物質生活的貧乏,勞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努力維持生計。人們關注的不過是莊稼的長勢,擔心嚴寒或者干旱造成莊稼欠收,生活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簡單重復的勞動。
如今,農村貧困人口的吃穿用度得到了基本保障,不僅住上了新房子,還通過技能培訓獲得了跟城里人一樣的工作機會,孩子有學上,老人就醫更方便。當然,他們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就是如何更好地融入現代化的、高速發展的社會,這將是未來中國社會面臨的深刻挑戰。
“在中國發生的事情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國似乎進行了一場徹底的社會變革。”柯文思說,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之前的貧困人口數量,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擺脫貧困,中國政府和人民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也是讓人敬佩的。如今,他再次回到中國,這里已經有幾億人的中產群體,并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他們擁有舒適的生活、穩定的收入,也有各種機會來實現個人的理想和抱負。
柯文思表示,中國與他第一次來時已經截然不同。中國理應為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這是所有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的成果,也為很多還在貧困線邊緣掙扎的國家樹立了榜樣。他說:“過上美好生活是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應享有的平等權利,無論他來自美國、英國、法國,還是非洲國家,人人都理應享有實現夢想的機會,讓生活變得更好。中國所做的正是很多人希望在自己國家看到的!”
對于柯文思來說,“小康”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他曾執導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通過講述普通中國人日常的生活瑣事,展現中國開啟的“全面小康之路”。但他坦言,在拍攝這部紀錄片時,他并不了解“小康”,也不想去宣傳中國的政策,或者教育人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他說:“我就是聚焦普通中國人的真實生活,捕捉那些‘觸碰人心的瞬間’。”
在中國拍攝的這段日子,他來到了中國西南部山區,再一路向東,穿越大半個中國,直到東部沿海的浙江和上海,遇到了有著不同生活經歷的中國人。他們通過自身努力,在中國發展的大潮中,把握發展機遇,一步步改變著自己的人生。
這段經歷讓柯文思對“小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小康’并不只是消除貧困,更是讓每個中國人充分發揮潛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從這個意義上說,‘小康’是有關中國夢的追求和實現,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從中獲益。中國也正成為一個更加公平和宜居的國家。”他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將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英國知名紀錄片導演、兩屆奧斯卡獎得主柯文思
談到“鄉村振興”,柯文思表示,他很高興這成為中國政府的一項優先發展事項。中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從農村到城市遷徙的人口。大量的勞動力從西部遷移到東部,進入到那些資源密集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推動著當地的經濟發展。但另一方面也使農村的人力資源變得貧乏,造成了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打工謀生與思念家人成為這個群體面臨的人生困境。
“鄉村振興提供了一種可能生活,吸引那些住在城市的人回流到他們曾經生活過的和熟悉的鄉村社區,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振興自己的家園、村莊和市鎮。”柯文思說,這將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再平衡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說,中國曾經是一個農業國家,現在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工業國家,并且擁有先進的技術,但是中國仍需要自給自足,農村仍需要充足的勞動力。中華民族的復興離不開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人才。讓勤勞的中國人民愿意扎根農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更好的未來,這是絕對必要的。
柯文思現在定居在上海。他說,自己曾在倫敦、紐約、洛杉磯、巴黎等城市都生活過。“它們都是世界級的城市,又都有自己獨特的身份,擁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活力四射、文化多元。上海不僅兼收并蓄,并且在城市的運營管理上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他以疫情的管控為例,過去兩年間,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中國迅速而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上海政府更是展現出了強大的精準防控能力。對比那些西方國家,他很感恩自己生活在中國的上海,這里讓他感到非常安全。“中國政府從來不逃避責任,始終在保護中國公民的安全和福祉,無論付出什么代價,都要維護每一個公民的健康。”他說。
20世紀80年代,上海似乎是唯一一個敞開胸懷擁抱西方文化的中國城市,任何對中國感興趣的西方人,首選都會來到上海。時至今日,上海的外籍人士仍然數量龐大且活躍,很少有老外在上海生活會擔心無法融入其中。柯文思說:“在這個高度國際化和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城市,你很容易找到家的感覺,并享受跟朋友們自由交流的暢快,這里的一切已經深深融入了我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