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澤鋒 宇德忠
(浙江樹人大學城建學院,杭州 310015)
交通接駁方式又稱換乘方式,包括軌道交通、公交車、出租車及非機動車之間的中轉換乘。隨著人們交通需求的不斷增長,城市軌道交通已經逐漸成為了各大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其安全、準點、舒適等特點在城市復雜交通系統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各開通地鐵運營的城市在客流分布上存在一些相同特征,地鐵單日客流存在明顯的高峰期,分別是早高峰和晚高峰,而對于一周內的客流,部分學者認為工作日時間段內的客流明顯大于非工作日時間段的客流,星期五是一周內客流最大的一天[1-3]。在各種交通方式中,公交車是與地鐵接駁最為緊密的一種交通方式,公交車與地鐵間的同結點換乘對大客流的疏散有著非常明顯的效果[4]。隨著綠色出行理念的提出及進一步解決乘客“最后一公里”問題,設置共享自行車站點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措施。另外,在近距離出行時,出租車作為最方便的交通方式受到廣大乘客的青睞;遠距離出行時,高鐵則是乘客的首選,同時高鐵也是完善公共交通接駁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6]。
為了研究大客流條件下的交通接駁方案,本文選取杭州火車東站為研究對象,對其交通接駁方式、種類及各自的疏導客流措施進行研究。
杭州火車東站位于天城路和新風路的交叉口,其接駁方案包括公交、地鐵、出租車、高鐵、自行車等五種交通方式。如圖1所示,乘客可在地鐵站廳換乘地鐵;在地下一層換乘層換乘出租車;在換乘大廳東面向上進入地面層(G層)火車東站東廣場公交站,在此進行公交車換乘;站臺層是火車東站西廣場公交站,同樣可以換乘公交車;出發層可供乘客換乘高鐵。如圖2所示,出租車站點位于換乘大廳南北兩側,南面有5個出租車入口,北面有3個出租車入口。此外,有兩個自行車租賃點分別設在東寧路和新風路上。

圖1 杭州東站結構剖面圖

圖2 換乘大廳平面圖
地面公交作為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之一,對接駁體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杭州火車東站公交車平峰發車間隔見表1。

表1 杭州火車東站公交車平峰發車間隔
地鐵作為軌道交通方式的重要形式之一,對大型交通接駁體系非常重要。杭州火車東站地鐵平峰發車時間間隔見表2。

表2 杭州火車東站地鐵平峰發車間隔
出租車作為乘客出行最方便的交通方式,可以直接到達任何想去的目的地,也不需要為停放車輛而煩惱。
高鐵作為跨市跨省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之一,一方面它的遠距離出行效率高于出租、跨市大巴等,另一方面它的出行舒適度高于大部分出行方式。
圖3是杭州地鐵火車東站一周內的單日晚高峰客流統計,可以看出晚高峰期間進站客流大于出站客流,工作日內晚高峰客流大于雙休日同時段晚高峰客流,其中周五是一周內客流最大的一天,周一的客流量接近一周平均客流量。圖4是周一晚高峰地鐵火車東站A口進出站客流,在15:30-16:00時段內客流達到峰值,15:30-16:30進站客流遠大于出站客流,16:30-17:30進站客流與出站客流大體持平,17:30-18:30進站客流遠小于出站客流。

圖3 杭州地鐵火車東站周一至周日晚高峰進出站總客流

圖4 杭州地鐵火車東站周一A出口進出站客流
圖5是杭州火車東站東廣場公交站周一客流晚高峰進出站客流狀況,調查發現公交車客流的晚高峰時段是在15:30-18:00,其中16:30-17:00客流達到最大值,進站客流小于出站客流,晚高峰客流量呈先升后降的趨勢。

圖5 火車東站東廣場公交站周一進出站客流
圖6為杭州東站周一出租車進出站客流,調查日的出租車客流晚高峰時段是在15:30-18:00,調查地點在杭州東站換乘大廳的出租車站點處。在16:00-16:30客流達到最大值,進站客流小于出站客流,晚高峰前期客流明顯大于晚高峰后期客流。

圖6 杭州東站周一換乘出租車客流
圖7為杭州東站換乘高鐵客流,周一高鐵客流的晚高峰時段是在15:30-18:30,調查地點在杭州東站出發層。在16:30-17:00客流量達到最大值,可以看到與其他交通方式不同的是,客流在17:30-18:00達到了另一個最大值,但從總體分析,最大客流與最小客流的差值僅為84人,客流增量僅為12.8%,可認為高鐵客流趨于平穩。

圖7 杭州東站周一換乘高鐵客流
3.1.1 非節假日地鐵高峰客流應對措施
為了緩解高峰客流,地鐵采取增加行車密度來縮短發車間隔,地鐵晚高峰發車間隔見表3。

表3 地鐵晚高峰發車間隔
3.1.2 節假日地鐵高峰客流應對措施
(1)精準預測,通過四階段法[7]和非參數模型[8]結合往年數據計算出今年的大致客流量。
(2)加強客流引導,可借鑒2019年國慶節期間地鐵杭州東站采取的客流控制措施,地鐵火車東站A出口只出不進,動態調整工作人員指引乘客進出站,以保證乘客換乘有序,另外,通過渠化進站、出站客流的方式提高客流疏散效率。對于突發站外大客流涌入,借鑒2020年國慶期間在地鐵火車東站增設進站安檢通道促使乘客迅速進站,從而快速解決站外擁堵客流量的措施。
(3)通過增加行車密度來縮短行車間隔,增強進站客流疏散的能力。
3.2.1 非節假日公交高峰客流應對措施
公交企業在高峰時期通常也會采取縮短行車間隔來提高客流的疏導能力,公交晚高峰發車間隔與平峰發車間隔見表4。

表4 公交晚高峰與平峰發車間隔對比
3.2.2 節假日公交高峰客流措施
(1)與地鐵相同,可根據往年數據推算出今次大致客流量,提前決定采取相應措施。
(2)增設公交專線,將目的地相同的大量客流通過專線方式先疏散離開,緩解站點客流。
(3)延長運營時間,2020年國慶期間在9月30、10月1日、7日到9日便是通過延長運營時間來處理客流,這樣乘客就有更多的時間段選擇,使單一時間段內的乘客密度不會過大。
(4)增加行車密度來縮短行車間隔,參見表4。
由于節假日期間客流的過飽和狀態,出租車客流疏導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處理措施如下。
(1)線上平臺與線下平臺統一調度,增加可用車輛,效率達到單一線下平臺的兩倍甚至兩倍以上。同時組建出租車春運應急服務車隊,按統一調度重點保障春節期間火車東站旅客疏運。
(2)春節期間派工作人員對出租車??奎c進行客流有序疏導,以避免客流擁堵。
本文詳細介紹了杭州火車東站接駁系統的交通方式種類,并對地鐵、公交、出租車和高鐵的進出站客流做了詳細調查,通過整理數據得出結論如下:
(1)在工作日內晚高峰期間四種交通方式的客流量由大到小依次為:地鐵、公交、高鐵、出租車。
(2)工作日內地鐵客流量在15:30-16:00時段內達到最大值,地鐵雙休日客流量明顯小于工作日客流量;公交車客流量在16:30-17:00時段內達到最大值;出租車在16:30-17:00客流量達到最大值;高鐵客流基本平穩。
(3)大客流期間應借鑒以往管理經驗并結合具體站位特征,動態調整管理人員進行客流疏導,采取站外出入口單向客流引導、站內渠化客流相結合的方式,有序快速疏散客流。
(宇德忠為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