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連,關文潔,陽 燦,湯湘云,鐘景珠
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對護理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1]提出,要加快護士隊伍建設,尤其是新入職護士的培訓,以提高護士隊伍的整體素質,穩定并發展好護理隊伍。有研究表明,護士規范化培訓及職業生涯管理可提高新護士的崗位勝任力及工作適應能力,有助于降低護士離職率,確保護理隊伍的穩定[2-3]。因此,如何在護士規范化培訓階段引導其進行職業生涯管理顯得尤為重要。自我職業生涯管理(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ICM)是指在組織環境下由員工主動實施的一系列用于提升個人競爭力的方法和措施[4]。規范化培訓階段的護士(下稱規范化培訓護士)進行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可有助其制定職業目標、實現自身價值,從而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5]。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已逐步開展關于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的研究[5-10],以發揮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的積極作用,然而目前對規范化培訓護士的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現狀仍關注較少,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的影響因素尚未明確。本研究擬探討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為今后提高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并制定干預策略提供參考依據。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樣法,于2020年10月9日—2020年10月16日對廣東省內21所三級甲等醫院的規范化培訓護士進行調查。納入標準:①正在參加所在醫院規范化培訓的護士;②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時間≥1個月;③知情同意,自愿參與調查。排除標準:①從事非臨床工作護士;②因病假、產假、外出進修或學習等原因不在工作崗位的護士。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資料 調查表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婚姻狀況、家庭所在地、職稱、聘用方式、月收入、夜班數、工作熱愛程度及工作滿意度等。
1.2.2 新冠疫情相關資料調查表 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通過文獻檢索編制該部分內容,調查內容包括是否參加抗疫工作、疫情是否改變了職業生涯的選擇、疫情對職業生涯的影響程度、疫情后是否有轉專業想法及疫情后期望從事工作的方向5個條目。
1.2.3 自我職業生涯管理量表 采用龍立榮等[4]編制的自我職業生涯管理量表評價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該量表包括職業目標、職業探索、繼續學習、自我展示及注重關系5個維度,共18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計分,“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別計1~4分,總分18~72分,得分越高說明研究對象的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63,內容效度為0.911[11]。
1.2.4 工作適應量表 采用牟蕾[12]改編修訂的工作適應量表評價規范化培訓護士的工作適應程度。該量表包括任務掌握、角色清晰、人際關系、文化適應4個維度,共16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別計1~5分,總分16~80分,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的工作適應程度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90[13]。
1.2.5 離職意愿量表 本研究選用李棟榮等[14]修訂的中文版離職意愿量表評價規范化培訓護士的離職意愿水平,包括辭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尋找其他工作的動機及獲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3個維度,共6個條目,采用4級計分法,條目4~6反向計分,從“從不”到“經常”分別計1~4分,量表總分等于各條目得分之和的平均分,得分越高代表離職意愿越強,按照總分的平均分劃分等級,分為≤1分、>1分且≤2 分、>2分且≤3分、>3分4個等級,分別代表離職意愿很低、較低、較高、很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7,內容效度為0.68[15]。
1.3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使用問卷星編輯電子問卷,并將電子問卷發送至各醫院規范化培訓護士微信群,由規范化培訓護士在線匿名填寫。問卷內對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及填寫進行說明,并附上知情同意書,研究對象勾選同意后方可回答。
1.4 質量控制 ①在開展調查前,便利選取10名規范化培訓護士對問卷進行試填寫,以及時發現填寫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予以修改;②如有條目漏填,在提交答卷時要求補充才能提交;③設置單個IP、設備和微信只能填寫1次;④對填寫時間<3 min及所有選項答案一致的問卷進行剔除。共回收問卷437份,剔除所有選項答案一致、答題時間<3 min的問卷,得到有效問卷415份,有效率95.0%。

2.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 參與調查的415名規范化培訓護士中,年齡(23.38±1.35)歲;男51人(12.3%),女364人(87.7%);專科191人(46.0%),本科219人(52.8%),研究生5人(1.2%);未婚394人(94.9%),已婚21人(5.1%);家庭所在地為工作城市71人(17.1%),同省異地112人(27.0%),異省異地232人(55.9%);參加規范化培訓時間<1年65人(15.7%),1~2年178人(42.9%),2~3年137人(33.0%),>3年35人(8.4%);護士329人(79.3%),護師86人(20.7%);正式編制14人(3.4%),合同編制345人(83.1%),人事代理56人(13.5%);月收入1 000~5 000元112人(27.0%),5 001~10 000元266人(64.1%),10 001~15 000元34人(8.2%),>15 000元3人(0.7%);有參加繼續教育計劃363人(87.5%);過去1個月,平均每周夜班數0個41人(9.9%),1個47人(11.3%),2個108人(26.0%),3個88人(21.2%),4個42人(10.1%),>4個89人(21.5%);已分配固定科室300人(72.3%);對護理職業非常不熱愛3人(0.7%),不熱愛19人(4.6%),一般192人(46.3%),比較熱愛172人(41.4%),非常熱愛29人(7.0%);對工作非常不滿意7人(1.7%),不滿意19人(4.6%),一般198人(47.7%),比較滿意162人(39.0%),非常滿意29人(7.0%);新冠疫情期間直接參與抗疫工作168人(40.5%);新冠疫情發生后改變了對職業生涯的選擇104人(25.1%);新冠疫情對職業生涯沒有影響127人(30.6%),有一定影響205人(49.4%),不確定48人(11.6%),有較大影響28人(6.7%),非常大影響7人(1.7%);新冠疫情發生后有轉專業想法34人(8.2%),不確定78人(18.8%),沒有303人(73.0%);新冠疫情后希望今后從事臨床工作232人(55.9%),科研工作24人(5.8%),醫學教育工作85人(20.5%),其他(行政、公務員等)74人(17.8%)。
2.2 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現狀 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總分為(47.55±6.30)分,總均分為(2.64±0.35)分,與量表總得分范圍中位數45分相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職業目標維度得分為(11.04±2.01)分,維度均分為(2.76±0.50)分;職業探索維度得分為(9.21±2.41)分,維度均分為(2.30±0.60)分;繼續學習維度得分為(11.64±1.79)分,維度均分為(2.91±0.44)分;自我展示維度得分為(8.13±1.56)分,維度均分為(2.71±0.52)分;注重關系維度得分為(7.51±1.74)分,維度均分為(2.50±0.58)分。
2.3 不同特征的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得分比較 對不同性別、是否有參加繼續教育計劃、對護理職業熱愛程度、工作滿意度、新冠疫情后是否改變對職業生涯的選擇及新冠疫情對職業生涯的影響程度的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得分比較 單位:分
2.4 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工作適應和離職意愿的相關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與工作適應呈正相關(P<0.01),與離職意愿呈負相關(P<0.01)。詳見表2。

表2 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與工作適應、離職意愿相關性分析(r值)
2.5 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總分作為因變量,將性別(女=1;男=2)、是否有參加繼續教育計劃(是=1;否=2)、職業熱愛程度(實測數值)、工作滿意度(實測數值)、疫情后是否改變對職業生涯的選擇(以是作為參照設置啞變量)、疫情對職業生涯造成的影響(實測數值)、工作適應各維度得分及離職意愿各維度得分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結果顯示,角色清晰、文化適應、新冠疫情改變對職業生涯的選擇、職業熱愛程度及辭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是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的影響因素(P<0.05),可解釋總變異的35.6%。詳見表3。

表3 影響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總分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n=415)
3.1 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規范化培訓護士的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總分為(47.55±6.30)分,總均分為(2.64±0.35)分,與量表總得分范圍中位數45分相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其他護士群體的自我職業生涯管理水平[3,16-17],略低于高學歷護士群體[5,8],可能與本研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較高有關。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各維度中,繼續學習維度得分最高,與馬田等[5,8]的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規范化培訓護士正處于角色轉換階段,不僅保留了學生角色的強烈求知欲望,也為了盡快適應護士角色而更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而職業探索維度得分最低,可能與規范化培訓護士初入臨床,仍處于對工作環境的適應中,缺乏深入探索專業發展能力有關。護理管理者應充分調動規范化培訓護士的主動性,引導其主動進行更多的職業探索,以使其在工作環境中獲取更多的職業使命感,從而提高自我職業生涯管理水平[18]。
3.2 規范化培訓護士職業生涯管理水平的影響因素
3.2.1 工作適應好的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強 本研究結果顯示,規范化培訓護士的工作適應與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呈顯著正相關,且工作適應中的角色清晰、文化適應維度進入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總分回歸方程,兩者在回歸方程中貢獻度最高,即對護士角色越清晰、對組織文化越適應的規范化培訓護士其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越強。工作適應是指員工進入工作崗位后學會工作相關的技能,準確理解自身角色、適應組織文化并融入組織[19]。規范化培訓護士在剛進入臨床工作的階段,需要對工作環境進行適應,因而無法投入到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及管理中[5]。隨著工作適應程度的提高,規范化培訓護士便有機會開始進行職業規劃。在角色清晰方面,有研究表明規范化培訓護士進入醫院后,心理上把科室工作當成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并能努力開展工作[20]。職業責任感可促使規范化培訓護士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規范化培訓護士因此開始進行職業規劃。文化適應方面,當規范化培訓護士對醫院的風格、文化氛圍有較好的理解,并能融入醫院的文化氛圍中時,其便能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進而有更多時間及精力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雖然目前關于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與工作適應的研究較少,但本研究的結果提示護理管理者應重視規范化培訓護士入職后的工作適應問題,以使規范化培訓護士盡快適應工作、盡快開展自我職業生涯規劃。
3.2.2 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不足的規范化培訓護士離職意愿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規范化培訓護士的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與離職意愿呈負相關,與國外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7]。但離職意愿中辭去目前工作可能性維度進入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總分回歸方程,與自我職業生涯呈正相關,即辭去目前工作可能性越高的規范化培訓護士,其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越強。目前,雖然國內外學者對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且大部分研究均認為護士進行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可提高其從業穩定性[7-8,21],但少有研究對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與離職意愿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有研究認為,當員工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并不能為他們創造和實現理想、抱負、職業目標和自我發展時,他們的離職意愿就會增加[7,22]。職業生涯規劃是否能幫助個體完成職業目標與其自我職業生涯管理有關,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不足者,雖然有對自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但受其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的限制,其規劃內容未必能使其實現職業目標,因而導致其產生離職意愿。本研究出現了辭去目前工作可能性與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呈正相關聯的結果,可能與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強的規范化培訓護士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發現所在崗位并不能實現其自我價值或職業目標有關,應引起護理管理者的關注。
3.2.3 新冠疫情發生對規范化培訓護士職業生涯選擇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疫情的發生對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具有一定的影響。57.8%的規范化培訓護士認為新冠疫情發生對其職業生涯產生影響,且新冠疫情發生后對職業生涯選擇的態度進入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總分的回歸方程,與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負向關聯,即新冠疫情發生后,未改變對職業生涯選擇的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更弱。新冠疫情的發生給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3]。有國外學者從文化心理的角度就新冠疫情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進行了相關研究,主要闡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新冠疫情的大環境影響下職業發展軌道的改變策略[6]。規范化培訓護士進入臨床時間尚短,其專業知識、技能水平仍有待提高,此時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對其心理必然造成不可忽視的沖擊。疫情的發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抗疫工作是一次深刻的職業探索[24],也是一次快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考驗。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能力較弱的規范化培訓護士在疫情發生后可能并沒有認識到疫情在職業生涯發展中的“雙刃劍”作用,因此并未產生改變職業生涯選擇的想法。
本研究分析了規范化培訓護士的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結果顯示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角色清晰、文化適應、新冠疫情發生后對職業生涯選擇的態度、職業熱愛程度、辭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是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的主要影響因素。規范化培訓護士作為護理隊伍的新生力量,其自我職業生涯管理對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推動護理學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議護理管理者應關注新冠疫情后規范化培訓護士開展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的現狀,協助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以使其提高工作適應水平、降低離職意向,為其獲得職業成功提前做好規劃。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揭示的是某一階段的規范化培訓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現狀,今后應進一步開展縱向研究,重視不同階段護士的自我職業生涯管理水平;本研究最終結果顯示納入的影響因素僅解釋了總變異的35.6%,未來可以本研究為基礎,納入更多客觀指標,進一步分析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的影響因素,以為今后擬定提高護士自我職業生涯管理水平的干預策略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