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惠春艷,朱燕妮,白秋爽,張 紅,董亞安
隨著人們居住環境、生活方式、工作強度等的改變以及電子設備的普及,我國居民干眼癥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已達21%~30%,且呈現年輕化趨勢[1]。研究發現,干眼癥病人的焦慮水平顯著高于非干眼癥人群,同時抗焦慮藥物使用史與干眼癥的發病顯著相關[2]。目前尚無治療干眼癥的特效療法,臨床上一般采用反復治療來緩解干眼癥病人的癥狀,但是長期就醫使病人的依從性變差,在治療和恢復過程中也會變得焦慮不安,對干眼癥恢復持有消極態度,進一步導致干眼癥癥狀惡化[3-4]。因此,尋求合理的治療手段以減輕焦慮狀態干眼癥病人的痛苦,提高該類病人的生活質量已成為臨床研究重點之一。本研究擬對處于焦慮狀態干眼癥病人在干眼癥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根據經絡腧穴理論及臟腑理論,運用腧穴“近治”和“遠治”作用的特點以及分經主治和分部主治的規律[5],用眼部按摩八法聯合中藥熏蒸進行臨床干預,借助現代檢查及測評手段進一步證實眼部穴位按摩八法聯合中藥熏蒸治療焦慮狀態干眼癥病人的確切療效,為臨床治療焦慮狀態干眼癥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西安市中醫醫院眼科收治的60例焦慮狀態干眼癥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病人均符合《中華眼科雜志》中國干眼專家共識:檢查和診斷(2020年)中的干眼診斷標準[6];②病人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為50~70分;③病人年齡18~70歲;④病人及其家屬知情同意,自愿接收。排除標準:①精神病、癲癇,腦部及神經系統病變導致焦慮的病人;②有自殘、自殺企圖,伴有其他可能影響生命安全的嚴重疾病,近3個月服用其他抗焦慮抑郁藥物治療的病人;③不能如實描述病情,不能客觀對自我狀態評分,無法判斷療效者。脫落標準:資料收集不完整或中途退出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玻璃酸鈉組(Ⅰ組)、中藥熏蒸組(Ⅱ組)和按摩八法聯合中藥熏蒸組(Ⅲ組),每組20例。兩組病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病人均知情同意。
1.2 干預方法
1.2.1 Ⅰ組 給予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清潔瞼緣、瞼板腺按摩1次,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參天制藥,國藥準字J20090022)治療,每次每眼1滴,每天4次。注意滴藥時勿將藥液瓶口觸及瞼緣、睫毛和手指,以免污染;切勿直接將藥液滴在角膜上引起閉眼反射而將藥液擠出,共治療2周。
1.2.2 Ⅱ組 使用超聲霧化器進行眼部中藥熏蒸治療:清潔瞼緣、瞼板腺按摩1次,將科室自制熏眼藥液20 mL灌入眼科超聲霧化器(醫心演繹有限公司)中至有蒸氣散出后戴眼罩熏蒸20 min,每天1次。如出現不適癥狀,立即暫停熏蒸,共治療2周。
1.2.3 Ⅲ組 在Ⅱ組基礎上實施眼部按摩八法。清潔瞼緣、瞼板腺按摩1次,在中藥熏蒸組的基礎上進行眼部按摩八法,每次按摩30 min,每天1次,共治療2周。按摩八法:①開天門由印堂開始沿督脈經絡至前發際線正中線用大拇指指腹向上推按3 min;②推坎宮雙手大拇指點式按壓攢竹、魚腰、絲竹空穴,然后向兩側推按3 min;③雙手食指指腹按揉睛明穴2 min;④雙手大拇指指腹按揉瞳子髎穴2 min;⑤雙手大拇指指腹按揉太陽穴2 min;⑥雙手大拇指指腹點按四白穴2 min;⑦雙手大拇指指腹重疊按揉壓百會穴3 min;⑧雙手大拇指指腹按揉風池穴3 min。在操作中拇指力度由輕到重,漸變增加刺激的力度,使病人穴位局部具有酸、麻、脹、重等感覺。且力度的大小可根據病人的年齡、體質有所增減,年齡偏小、體強者力度應略重;年齡偏大、體弱者力度應略輕。及時與病人溝通,詢問病人有無不適。
1.3 觀察指標
1.3.1 Schirmer試驗(Shchirmer Test,SIT) 使用標準淚液檢測濾紙條檢測(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無表面麻醉下置于下穹隆中外1/3處,測試5 min記錄濾紙潤濕長度,濾紙潤濕長度與淚液分泌量成正比。
1.3.2 淚膜破裂時間(Break-up,BUT) 在常溫、濕度適宜、避光室內環境下使用生理鹽水潤濕的熒光素染色條(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行眼表染色,裂隙燈鈷藍光下觀察,囑病人自然瞬目2~3次后保持睜眼,秒表記錄淚膜首次出現黑斑的時間。
1.3.3 SAS量表評分 采用SAS評估焦慮情況。該量表可衡量被測者自身焦慮狀態的輕重程度以及在接受治療中變化的依據。該量表由20個項目構成,采用Likert 4分量表形式計分,各項目評分為1~4分。對每個項目,被試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沒有或很少時間”“小部分時間”“相當多的時間”“ 或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總分越高表示被測者的焦慮情況越嚴重。該量表在焦慮評價中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夠較全面反映病人病情變化、功能進展。


表1 3組病人SIT比較 單位:min

表2 3組病人BUT比較 單位:s

表3 3組病人SAS評分比較 單位:分
干眼癥是一種多因素影響的淚膜和眼表疾病,是淚液的量或質或流體動力學異常引起的淚膜不穩定和(或)眼表損害,從而導致眼表不適及視功能障礙的一類慢性疾病[7]。干眼癥屬中醫“白澀”范疇,中醫學認為肝開竅于目,目為肝之外候,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肝氣可直接通送于目,肝氣調和與否直接影響到眼的視覺功能。情志因素對機體造成影響,既是目疾的致病條件,同時也是誘因、病因,甚至推動疾病的發生發展。作為慢性疾病,干眼癥較易復發,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只能通過反復治療緩解病情,而長期治療造成病人依從性較差,病人常感到焦慮不安,對疾病抱有消極情緒,進一步加重干眼癥癥狀,有研究表明焦慮狀態與干眼癥的發生發展呈正相關[8]。焦慮狀態干眼癥的治療需求逐年增加,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成為亟待探討的問題[9]。
大量臨床研究表明,頭面部穴位按摩對于改善干眼癥病人眼部干澀癥狀、提升病人生活質量方面具有獨特優勢[10-12]。頭面部穴位按摩可以使病人眼部得到充分放松,促進病人眼部區域分泌和排放出足夠的瞼板腺脂質,改善病人瞼板腺脂質層缺乏的病況[13]。同時,頭面部穴位按摩可以加快眼部周圍血液循環,刺激視覺中樞的興奮性,緩解眼部肌肉群的緊張度,使瞼板腺脂質得到進一步分泌[10-12]。本研究根據經絡腧穴理論及臟腑理論,運用腧穴近治作用和遠治作用的特點以及分經主治和分部主治的規律,采用眼部按摩八法,選取包含了18個眼部及頭面部重要穴位,途徑7條經絡,通過按、揉、壓、搓手法對病人頭面部區域諸穴刺激。中醫學認為,腦為陽明之府,諸陽之會,利用輕柔為補的手法可以調節陰陽、調肝利膽,改善病人眼周氣血,促使病人心有所主,心神得安[14-15]。中藥熏蒸作為一種中醫藥治療方法,具有熱能、藥能、壓力三合一的功效,操作簡便,讓中藥分子直接作用到病人眼部病灶,可進一步提高干眼癥治療藥物的利用率,使眼部舒適溫潤,進一步改善病人的焦慮狀態[16-18]。本研究借助于現代檢查及測評手段證實眼部穴位按摩八法聯合中藥熏蒸治療焦慮狀態干眼癥病人療效確切,對3組病人的SIT、BUT、SAS評分進行分析后發現,3組病人在接受對應治療后焦慮狀態干眼癥的癥狀均得到緩解,3組病人干預后SIT、BUT數值升高,Ⅲ組高于Ⅰ組、Ⅱ組(P<0.05);3組病人干預后SAS得分降低,Ⅲ組得分低于Ⅰ組、Ⅱ組(P<0.05)。表明按摩八法聯合中藥熏蒸能夠顯著改善焦慮狀態干眼癥病人的干眼癥癥狀及焦慮狀態,提升病人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按摩八法聯合中藥熏蒸治療焦慮狀態干眼癥,具有操作簡單、起效快、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等優點。按摩八法聯合中藥熏蒸治療焦慮狀態干眼癥,通過按、揉、壓、搓等手法刺激、藥物與熱力協同作用,調節陰陽、調肝利膽[19-20],充分發揮穴位刺激效果以及中藥藥力,增加療效,使病人焦慮狀態干眼癥的癥狀得到快速緩解,治療過程中病人舒適度高,配合度好,臨床效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