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路平,夏 燕,許祥華
沉浸指的是對某一事務或活動展現(xiàn)出極大的興致,同時可以促使個體充分投身于其中的一類情緒性體驗,其是情緒的一種復合體,囊括了興致、愉悅等許多種類的情緒,可幫助人們忘卻疲憊、忘記時間等其他所有事務,是就目前而言的、最為積極的一種體驗[1-2]。工作時沉浸程度較高的護士,其業(yè)績及工作滿意率亦不低,而且身心健康情況也不錯[3-4]。Milliken等首倡了組織沉默行為[5],我國的劉暉等[6]認為,組織沉默行為指的是員工原本能夠依照自身的學識及經(jīng)驗來發(fā)表意見、觀點、建議,以改進所在組織或部門的某些工作,然而,由于多種因素而不愿意充分地將自身的看法表達出來,亦或對其加以過濾、提煉。手術室護理業(yè)務和一般病房是有所區(qū)別的,一方面手術室護士需做常規(guī)的手術護理業(yè)務,另外一方面還常常處理急診手術,由此導致工作量太大,存在著較高的護理風險,造成他們生活和工作均缺乏規(guī)律[7],此種情況一方面會導致護士工作沉浸下降,另一方面亦對護理質量有不良影響。相關文獻表明,組織沉默對于職工的工作滿意率存在明顯的負面影響,工作滿意率則對工作沉浸有著決定性影響[8]。相關研究指出,組織沉默與手術室護士的離職趨向及其工作滿意率有直接關系,組織沉默水平越高,則離職趨向越高,工作滿意率越低[9-10]。本研究探討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狀況,同時分析其相關性因素。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通過整群抽樣法,于2020年 9月—2020年10 月在我市2所二級醫(yī)院和2所三級醫(yī)院手術室護士中選出106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要求有1年以上的手術室護士經(jīng)歷、具備相關專業(yè)資質證書的在崗人員;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參加。排除標準:見習或進修的護士。統(tǒng)計學中多因素分析一般要求樣本量為自變量的5~10倍,本研究預計自變量最多為18個,因此,所需樣本量為90~180人,本研究在最低樣本量基礎上將其擴大至106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臨床資料問卷 內容包括性別、年齡、醫(yī)院等級、工作時間、學歷、職稱、婚姻、就業(yè)性質和每月夜班數(shù)。
1.2.1.2 護士工作沉浸問卷 本研究所使用的急診科護士工作沉浸體驗問卷是由陳美蓉等[11]改編。此問卷共有5個維度,即有體驗、可將自己的工作動力激發(fā)出來(縮寫為體驗)、工作時目標清楚同時伴隨時間感的變化(縮寫為工作)、行動和意識相融合(縮寫為行動)、知曉工作進度、專注于眼前的任務(縮寫為專注)、自身可管控工作任務(縮寫為自己),合計26個條目,各條目都是正向題,各條目評分采取 Likert 6級計分法,由高至低依次計1~6分,總分26~156 分,得分越高表明工作的沉浸水平越高。孫巧梅等[12]研究證實,此量表對所有科室均適用,每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是0.730、0.755、0.714、0.706、0.783。此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是0.845。
1.2.1.3 組織沉默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員工沉默量表是由楊賽楠等[9]研制,包括漠視性沉默、防御性沉默、默許性沉默3 個維度,合計12個條目,各條目評分采取Likert 5級計分法,由“從來沒有”至“往往”依次計1~5分,總分為12~60分,得分越高表明沉默越劇烈。此量表可以用來評估國內員工的沉默行為,業(yè)已運用于護理領域[13],此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是 0.91。
1.2.2 調查方法 由研究人員和1名培訓過的調查員在晨會交班期間分發(fā)問卷,以相同的引導語說明問卷目的和問卷的回答方式,讓手術室護士單獨回答,現(xiàn)場回收問卷,共發(fā)放問卷106份,有效回收106份,有效回收率100%。

2.1 手術室護士臨床資料(見表1)

表1 手術室護士臨床資料(n=106)
2.2 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和組織沉默現(xiàn)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106名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總均分為(3.33±0.43)分,對照評分標準位于中等水平;組織沉默的總均分為(3.31±0.56)分,所有維度的平均分處在3.06~3.61 分,說明手術室護士組織沉默位于中等偏上水平。見表2。

表2 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和組織沉默得分 單位:分
2.3 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與組織沉默的相關性(見表3)

表3 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與組織沉默的相關性(r值)
2.4 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的影響因素 因變量:工作沉浸評分;第1層自變量:臨床資料;第2層自變量:組織沉默各維度評分。然后開展分層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方式見表 4,分層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

表4 影響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的相關因素自變量賦值

表5 影響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的相關因素分層回歸分析結果
3.1 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屬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106名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總均分是(3.33±0.43)分,對照評分標準屬于中等水平,與有關研究[14]結果相同,表明國內臨床護士工作沉浸及在工作時的幸福感不高。這里“工作”評分較高,表明手術室護士作為配合手術的專業(yè)人士,對自身工作的價值有較高的認知,且富有責任感,主動給予病人優(yōu)質護理。“體驗”和“專注”的評分不高,可能是由于,第一,手術室護士工作壓力大、工作量多,第二,手術室護士的收入和其工作付出不匹配,無法體驗到工作沉浸產(chǎn)生的幸福感與成就感,所以“體驗”和“專注”的評分不高。相關文獻指出,因為工作特殊,手術室護士的業(yè)務負擔、職業(yè)倦怠感均高于別的科室護士,每月夜班數(shù)不少的手術室護士特別嚴重[15]。所以,若欲幫助護士改善工作沉浸現(xiàn)狀,護理管理人員一方面要科學配置人力資源,重視為手術室護士減輕工作壓力、降低勞動強度,另一方面亦讓護士的工作付出在其收入中得到相應體現(xiàn)。
3.2 手術室護士的組織沉默屬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106名手術室護士組織沉默總均分為(3.31±0.56)分,所有維度的平均分處在3.06~3.61 分,說明手術室護士組織沉默屬于中等偏上水平。與有關研究[16]結果相同,可能是由于護士以為自身的看法難以發(fā)揮作用,或擔心產(chǎn)生誤會,或是其自身能力有限,因此保持沉默。手術室護士組織沉默3個維度中防御性沉默(3.26±0.57)分及默許性沉默(3.61±0.63)分評分較高。防御性沉默是指職工因為不愿意引發(fā)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而故意不說,此次研究這一項目評分不低表示手術室護士出于保持較佳的人際關系才管束自身的言語,采取沉默亦或過濾部分觀點的方式應對。默許性沉默是指員工覺得自身難以扭轉當下的工作狀況,從而消極、被動地保守自己的看法,此次研究中這一項目評分高,說明在組織活動里,手術室護士往往由于自身觀點難以扭轉組織決策而采取順從、沉默的消極方式應對。譚素敏等[17]通過質性研究進一步討論了護士組織沉默行為的實際原因,結果表明,擔心利害關系以及能力有限是護士沉默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106名手術室護士所有維度的平均分處在3.06~3.61分,說明手術室護士組織沉默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研究也表明,評分最低的是漠視性沉默,為(3.06±0.52)分,漠視性沉默是指職工對組織水平不高的卷入及承諾消極地保守觀點,本研究中這一項目評分不高,說明手術室護士的組織承諾水平較高,很少由于漠視組織而選擇沉默。與有關研究[16]結果相同。因此,護理管理人員要關注手術室護士的沉默行為,對其不良作用有清晰的認知,同時通過一定的策略,優(yōu)化組織氛圍,減少護士的組織沉默,增強護理團隊的向心力。要做到這點,護理管理者既要以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創(chuàng)造支持性工作氛圍,激勵護士大膽說出自身的看法,又要及時察覺組織里的沉默現(xiàn)象,同時第一時間予以妥善處理,打造知無不言的組織內部議事環(huán)境。
3.3 影響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的相關因素
3.3.1 基線資料 分層回歸分析結果表明,醫(yī)院等級會影響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沉浸,原因或為二級甲等醫(yī)院管理手術室護士時較松,其面對的工作壓力不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較為單純,所以工作沉浸水平較高。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還與每月夜班數(shù)相關,夜班數(shù)愈多,則工作沉浸愈低。此次調查可見,大多數(shù)手術室護士每個月有4~6個夜班,手術室夜班重、危、急癥手術較多,護士的工作量多,壓力大,加之夜班讓護士難以履行媽媽和妻子的家庭角色,極易導致家庭問題,造成家庭生活品質下降。提醒護理管理人員要重視太多的夜班次數(shù)對護士工作沉浸的不良影響,可結合個體要求以及每個班次的工作強度給予靈活排班,減輕手術室護士的工作量及強度。
3.3.2 手術室護士組織沉默 此次研究說明,組織沉默是導致手術室護士出現(xiàn)工作沉浸的重要原因,相關評分越低表明工作沉浸越嚴重,和有關研究[18]結果接近。
3.3.2.1 默許性沉默 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室護士默許性沉默對工作沉浸影響較大,默許性沉默指的是職工以為自身無力改變當下的工作狀況,從而消極、被動地保守自己的觀點。相關研究表明,護理管理人員應以真誠的作風,創(chuàng)造支持性業(yè)務氛圍,可以化解護士在發(fā)言時的擔憂,調動護士的發(fā)言動機、提高其效能,可以突破護士的沉默[18]。護理管理人員要關注自身積極工作作風的塑造,強化自己的道德規(guī)范,主動創(chuàng)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組織管理增加透明度,從而提升護士的工作沉浸。
3.3.2.2 防御性沉默 此類沉默指的是職員害怕出現(xiàn)人際隔閡而不得不保持沉默。相關報道表明,護士“閉口不言”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害怕“言多必失”,不小心得罪領導或同事,由此而采取防范思想,以沉默方式加以應對。這種做法看似自我保護,實際上護士的內心還是存在著強烈的感受和認識,欲語還休,結果就是認知失調,以至于引發(fā)自卑、沮喪、挫敗感、壓抑之類負性心理體驗,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19]。本研究結果表明,護理管理人員要關注自身領導風格的塑造,強調自身的道德規(guī)范,主動打造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讓組織管理更加透明,并且降低護士的沉默行為,提升護士的工作沉浸。
3.3.2.3 漠視性沉默 此類沉默是指職員對當下組織亦或工作中水平不高的卷入及承諾采取被動保守看法的策略,此一方式表明其對組織利益存在漠視。當職員對于組織的目標及情感依戀認同較低時,就難以基于組織的視角來思考問題,從而斤斤計較自身利益,且往往認為自己的利益高于組織利益,這樣就難以完成其角色之外的工作。所以,職員若考慮其所說的話無法給自己帶來好處,或者對自己不利時,即使能維護組織利益,其也會采取沉默的方式,不愿意把真正的思想表達出來。此次研究結果提醒人們,護理管理人員要創(chuàng)造相互信任的人際氛圍,支持護士主動加入科室的所有事務[20],利用多種形式表達自身看法。改善崗位管理,增強護士對自己價值的認可,向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切勿排斥,同等相待,在組織內創(chuàng)建公平氛圍,減少護士對業(yè)務的疏離感,以降低其沉默行為。
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為中等,組織沉默行為為中等偏上,手術室護士工作沉浸總分和所有維度評分與組織沉默總分及各維度評分均呈負相關。因此,護理管理人員要意識到幫助手術室護士降低組織沉默行為的關鍵作用,給予相應的管理策略,通過創(chuàng)造溫馨的組織氛圍,幫助護士提升工作沉浸水平,進而強化手術室的護理品質。不過,由于條件及時間限制,本研究只進行了橫斷面研究,同時只選取了本地區(qū)樣本,獲得的資料難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結果的代表性及結論的推廣性受到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