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文芳
(山東港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0)
城市的發展、人口密度的上升是消防安全壓力增高的主要原因,消防站是城市抵御災害的紅色大門,城市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為、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如何加快消防站的規劃建設,對于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消防站標準化設計在減輕建設強度、縮短工期的同時與因地制宜的個性化設計并無沖突,個性化與標準化相輔相成,才能適應現代城市的多樣性。
總體規劃是詳細設計的基礎,整體且充分的用地分析,能夠協調區域環境,保證功能需求,發揮技術水平。深入的空間研究,能夠放大功能在空間組合中的作用,實現規劃布局的合理性,完善整體區域的消防配套,通過特有的符號和空間結構突出消防站作為保障城市安全紅色大門的氣質與形象。通過對城市消防站總體布局、交通系統、綠地系統、停
車系統的研究,總結現代城市消防站在總體規劃階段的標準化設計。
在現代城市消防站標準化設計中,我們首先要制定設計標準化的等級劃分,把需要嚴格執行的、需要符合規范要求、適合快速建設的要求定義為第一等級;把可以體現個性化和區域特色的、可以不強制執行的要求定義為第二等級;把根據基地的實際條件,在保證使用需求的基礎上可以選擇性執行的要求定義為第三等級。在設計方案中,設計的內容需要與消防站本身的性質和業務緊密相連,標準化的模塊設計在滿足項目使用需求的基礎上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1.2.1 消防站具體標準化設計等級一
在等級一的標準化設計中,主要總結關于消防車庫、地下室、備勤室的相關設計模塊要求。
(1) 消防車庫。在設計實踐中我們總結出6.6 m×8.4 m的柱網對于單車通行相對寬裕,9.9 m×8.4 m的柱網適用于需要布置雙向車道但用地環境相對緊張的設計情況,如圖1所示。對于不同等級和規模的消防站,兩套柱網體系都能達到消防車庫的規范使用面積要求。消防車庫中車位的標準化尺寸設計需考慮到消防器械的日常維修以及擺設救援服裝架、消防摩托車等器械的位置,還要保證消防員的蹬車安全,防止在消防車庫內與墻體、柱子發生碰撞。車位具體尺寸可參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中提到的中型消防車位不應小于60 m2,小型消防車位45 m2,常用的消防裝備放置于消防車庫的端頭。

圖1 消防站內柱網的設置形式
(2) 器材庫。為方便出警,常用的消防裝備需要放在距離消防車更近的位置,標準化器材庫的設置有兩處位置:一處是消防車庫的后方,要求區域保持干燥,門窗開關靈活,通風良好,地面需采用強度高、耐磨且不起砂的鋪裝材料,需做好防潮處理;另一處是消防車庫的兩側,形成循環通路,從而提高出警效率(這種布置方法對保溫有要求,多適用于南方)。
(3) 備勤室。根據消防執勤6人成組的戰斗編隊和編制,在設計中適合制定備勤室的標準化模塊。為適應車庫柱網的兩套標準化方案,備勤室的面積采用與之相同的設計模數,宜采用6.6 m×8.4 m的設計模塊,如圖2所示。

圖2 消防站內備勤室的設置形式
(4) 地下室。在傳統的消防站設計中很少設置地下室區域,如有特殊需求時可在消防站業務主樓的下方增設地下室。在地下室的標準化設計中,可以將應急救援的倉庫、開關房、排風機房、送風機房、消防水池等一系列設備用房集中設置在地下[2]。
1.2.2 消防站具體標準化設計等級二
設計等級二是個性化的設計內容在項目中的體現。消防站的定位不應該只是特勤消防業務的基地,它更重要的功能還是消防員日常生活的場所,在詳細的規劃設計中,還應有戰士之家、圖書閱覽、體能訓練室、公共安全教育用房、醫務室、理發室等。在規范中,雖有對這些空間的相關規定,但亦可對這些功能房間進行靈活的個性化設計,以提升空間品質、彰顯地域特色。
現選取深圳市三座消防站的部分功能房間進行對比,見表1。

表1 深圳市三座消防站的部分功能房間對比

續表
1.2.3 消防站具體標準化設計等級三
設計等級三是對所設計的內容不多做規范性的限制,例如室外活動場地、器材用地等區域的布置形式可以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化設計,既可以嵌入標準化模塊,也可以適時地變通調整。在實際的項目的積累中也做過對廚衛空間、器材庫等室內布局和建筑外墻面及室外景觀的標準化模塊設計的探索,但是從實際項目的用地情況和建筑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考量,在功能需求影響較低的空間中標準化模塊無法套用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本項目位于煙臺港西港區原油碼頭后方陸域約1 km處,基地北鄰疏港大道,南鄰疏港高速,西接規劃路,東至用地界線,如圖3所示。規劃用地東西向長度約127 m,南北向長度約154 m,總用地面積為19 673 m2。

圖3 煙臺港西港區原油作業區消防站工程項目區位
本消防站主要承擔原油作業區的消防應急救援任務,同時兼顧周邊區域的火災事故等救援工作,考慮原油作業區火災的特殊性,將新建消防站規模等級定為特勤消防站。根據消防站建設標準,本消防站按12個車位布置,消防員數量按60人考慮,其他配套用房均按消防站建設標準及業主實際需求進行配備。消防站建設規模為4層,總建筑面積為7 686.33 m2,建筑高度為18.6 m。
2.3.1 場地規劃
消防站、西港公安分局建筑布局采用“L”形布局,如圖4所示,因為區域用地相對比較寬松,“L”形布局對總圖的規劃和整體的造型上都能給方案更多的發揮空間。整體方案滿足消防站和西港分局的應急、訓練、生活等功能要求。

圖4 煙臺港西港區原油作業區消防站工程規劃鳥瞰圖
2.3.2 消防建筑設計
功能的滿足對于消防站建筑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完整的消防站要涵蓋消防滅火、器材管理維修、消防訓練、宣傳教育、生活輔助等多種功能。在設計階段,我們深入體驗消防員的現實生活,總結其生活、訓練規律,結合部隊的一系列管理紀律要求在功能上做了如下考慮:消防建筑主體共4層,在設計中運用到標準模塊化嵌入設計,按模塊等級對各個功能區做了詳細設計,如圖5所示。

圖5 煙臺港西港區原油作業區消防站建筑一層平面圖
標準化設計的定義是設定統一的目標、方法和原則。標準化設計不代表設計喪失個性和靈活性,不同的區域要做均衡的考量,最終是要滿足使用需求。對于消防站這種具有特殊功能的工程項目來說,統一的標準化設計有利于實現規模效益,在降低建設強度的同時減少造價、縮短工期[3],既確保了設計的準確性,也便于后期的使用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