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琪
(山東港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0)
港口是濱水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是匯聚多種功能產業的活躍地帶。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前行,濱水城市的升級也帶來港口的升級與發展。現代港口區域的劃分已經不能僅限于傳統所劃定的范圍界限[1],港口的定義由封閉的港區碼頭慢慢向“港口社區”發展,港口逐漸轉變為能夠承載更多活動的綜合性功能區。以自然生態優先,以港口本身的形態為基礎,拒絕單一的護岸形式,營造更天然適宜的能夠承載休閑、旅游等多種功能的護岸景觀。
港口濱水護岸的主要結構功能是預防海水侵蝕、強風大浪、海洋垃圾等一系列自然或人為引發的災害。近年來,隨著經濟、工程技術的發展,港口濱水護岸帶成為沿海城市所關注的焦點區域,城市發展對濱水護岸有了更高的設計要求,生態自然、貼近生活,想要在功能安全的基礎上賦予護岸景觀新的定義,提出新的設計策略。現將港口濱水護岸景觀設計策略總結如下,見表1。

表1 港口濱水護岸景觀設計策略
濱水護岸設計需使區域自然條件與綠化景觀相協調,充分體現親水性。在工程設計中,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工程總平面布置和護岸斷面設計方案要根據區域的自然環境和功能意向進行合理的分段式定位和規劃。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硬護岸、軟護岸和軟硬相間護岸,使濱水景觀帶的游人充分享受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無限樂趣。平面設計時,需考慮親水平臺、親水踏步、游覽通道與綠化景觀相結合,考慮直立式護岸與斜坡式護岸的平順銜接。同時在結構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合理的結構斷面尺寸和建筑材料,也要對結構的抗傾抗滑和整體穩定性進行計算。
港口濱水護岸整體結構形式可分為直立式護岸與斜坡式護岸,其中因為護岸頂面高程系統與疊層平臺的設計又出現了臺階式護岸等多種不同形式的護岸結構。護岸整體的景觀布置要根據護岸結構的剖面尺寸進行整體設計,在不同岸段布置斜坡式護岸或臺階式護岸,同時在不同高程處設置平臺,如圖1所示,供游人行走游覽,感受海的無比神韻。這種設計的整體立面的立體感突出,更顯層次變化,避免了形式上的單調和乏味。結構形式上,要更多地考慮風浪和潮流的影響,護岸體堤身前半部可采用回填開山土石,后半部可采用回填中粗砂,海側斜坡護面層采用干砌條石,臺階采用漿砌條石臺階。在感受條石所營造的自然風韻和歷史年代的深邃與久遠的同時,也保證了護岸結構自身的穩定。

圖1 混合式護岸剖面效果圖
2.2.1直立式護岸形式
港口景觀直立式護岸采用漿砌塊石外加鑲面條石砌筑而成,也叫硬式護岸,具有外觀美觀大方、擋浪效果好,不易形成爬坡,同時可形成較大的水域面積等優點。但岸壁前波浪反射嚴重,影響水流穩定及船舶泊穩。因此對波浪掩護不好的區域,應采取適當的消浪措施。同時,直立式護岸需要較大的石方量,工作量大,且需采用人工砌筑,施工進度較慢,還需設置沉降縫,造價高。其對地基承載力要求也較高。單純的平直型護岸一般不能滿足游客觀賞的需求,在保證海岸整體造型不變的情況下,一般會在局部位置設置觀賞平臺,成為游客集散和景觀造型的節點,能夠豐富整個直立式護岸形式,使其整體造型活潑、多變[4],如圖2所示。

圖2 港口濱水直立式景觀護岸效果圖
2.2.2 斜坡式護岸形式
斜坡式的護岸形式具有更高的自由活動優勢,能夠有效地將護岸內外有機地連接成一個整體。斜坡式護岸采用回填或自然理坡,外加干砌塊石護面,同樣具有觀賞性,但擋浪效果較差,易形成爬坡,同時可形成的水域面積較小。相對直立式護岸而言,斜坡式護岸需要的石方量較少,工作量小,施工可采用土方挖掘、回填機械全線同時推進,施工簡便、進度較快,無須設置沉降縫,造價低,地基承載力要求也相對較低。
隨著港口功能的不斷豐富,濱水護岸在原有防護功能的基礎上成為人與水接觸的支撐點。通過對不同區域場地現場的考察總結,本文以直立式護岸的疊層形式——階梯式景觀護岸為例,如圖3所示,分析護岸景觀的觀賞互動視角。一級階梯位置的視野最為開闊,可作為游客觀景、拍照的區域,該區域根據現場情況可設置休憩的景觀廊架、景觀張拉膜等遮陽設施,根據上浪情況也可設置景觀綠帶,形成綠化庇蔭系統。該區域可局部做放大節點,形成小型的移動式商業攤點,游客三五成群,可坐在戶外陽傘座椅處一邊吃著美食、喝著咖啡,一邊吹著海風欣賞著美景;二級階梯位于結構的中間區域,該區域在設計中所考慮到的極端天氣下可能上浪,在功能上可作為離海最近的休閑漫步區域,避開一層區域的煙火氣,二層平臺視野舒適,更為恬靜,二層平臺也可局部設置垂釣平臺,增加護岸的活動參與性;三級階梯也就是親水娛樂區,以臺階或是斜坡入水,有拋石或其他護底結構,方便游人海中戲水、趕海,達到親近自然的效果。考慮到護岸景觀的觀景效果,三級階梯式的斷面設計在方便使用的同時,也豐富了游人觀景活動的層次性。階梯式的護岸形式能夠確保人在不同高度的位置平衡活動,方便人們根據不同的高度觀景,但不足之處是不便于殘障人士及兒童活動 ,所以在選擇階梯式作為護岸景觀設計造型時要適當結合無障礙坡道,加強人性化設計。

圖3 港口濱水階梯式護岸剖面效果圖
濱海護岸工程的結構類型、銜接段的處理、設計特點及計算在設計中應充分結合規劃、區域現狀、周邊銜接、水文、地質等相關自然條件和周邊環境,結合水壓力、浮托力、滲透壓力、揚壓力、波浪力、上部荷載等作用力及整體建筑結構力學體系,輔以必要的生態、景觀、市政設施、數模、物模和潮流動力學研究,理論與經驗相結合,達到安全、景美、經濟、合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