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薛永泉
(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連續剛構橋0#塊施工作為關鍵工序,其施工質量關乎后續橋梁施工的整體質量和安全[1]。重慶合川至長壽段高速公路龍溪嘉陵江特大橋主橋(108m+200m+108m),施工環境涉及深水、高墩、汛期、大體積0#塊等,復雜條件加上圍堰內有限的施工空間,支架形式的選擇非常有限。因此,展開高墩、有限空間下0#塊懸臂托架預壓技術研究十分必要。該橋0#塊支架采用三角托架,經實際加載分析,三角架的內側和外側的相對沉降量小,結構整體下沉,可推斷卸載后變形原因在于牛腿處局部混凝土壓縮變形,控制沉降關鍵點在于牛腿設計。
重慶合川至長壽段高速公路龍溪嘉陵江特大橋主橋(108m+200m+108m)8#主墩為水中墩,墩高41.4m,單個0#塊長14m,寬21.5m,高12.5m,采用C55混凝土澆筑,方量1253m3。受水中高墩影響,0#塊支架需在圍堰的有限空間內施工。經方案比選,0#塊支架高空預壓方案采用液壓千斤頂對三角托架[2-4]反壓。在三角托架上設置I45b工字鋼作主梁,橫橋向布置,主梁上方安裝I32b工字鋼作次梁,順橋向布置,次梁上放置液壓千斤頂,千斤頂上放置雙拼I45b工字鋼墊梁。
在三角架上設置I45b工字鋼作主梁,橫橋向布置,間距為600mm。主梁上方安裝I32b工字鋼作次梁,順橋向布置,間距為3175mm。次梁上放置液壓千斤頂,千斤頂上放置雙拼I45b工字鋼墊梁,如圖1、圖2所示。
圖1 高空預壓方案示意圖
圖2 千斤頂加載
采用雙拼I45b工字鋼作為反力架對主托架進行預壓,施加反向作用力,模擬混凝土施工工況時荷載。I45b工字鋼采用2根Φ32mm的PSB930精軋螺紋鋼進行錨固[5],精軋螺紋鋼下部錨固與承臺。
加載采用200t千斤頂,按照等代荷載值向兩側托架中部位置對稱加載。具體步驟為按施工全荷載的60%(538.9kN)、80%(718.5kN)、100%(898.1kN)、120%(1077.7kN)順序加載。
沉降觀測點布置在每個三角架的懸臂端位置,整個支架共有20個點。對測量結果進行數據分析,荷載加到施工全荷載120%時最大沉降量為6mm左右,卸載后變形為3mm左右。三角架內側和外側的相對沉降量小,結構整體下沉,可推斷卸載后變形原因在于牛腿處局部混凝土壓縮變形,控制沉降關鍵點在于牛腿設計。
不考慮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外力作用下的牛腿受力模式如圖3所示,分為水平力產生彎矩和豎向力產生彎矩之和。
圖3 牛腿受力模式示意圖
式中:
M——牛腿總彎矩;
M1——水平力對牛腿產生彎矩;
M2——豎向力對牛腿產生彎矩;
Fx——水平方向外力;
z1——水平方向外力到精軋螺紋鋼距離;
z2——精軋螺紋鋼到旋轉軸距離;
Fp——精軋螺紋鋼拉力;
Fz——豎向外力;
x1——豎向外力到旋轉軸距離;
Fc-z2——混凝土對牛腿上翼緣產生豎向力;
x2——混凝土對牛腿上翼緣產生豎向力到旋轉軸距離。
以龍溪嘉陵江特大橋0#預壓三角架牛腿為例,外側三角架和內側三角架上、下牛腿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牛腿參數匯總表
從受力角度看,最合理狀態為外力產生彎矩全部由精軋螺紋鋼承擔,即Fc-z2=0。此時,精軋螺紋鋼拉力計算公式如下:
計算得出,外側三角架上方牛腿需要拉1036.7kN,內側三角架上方牛腿需要拉414.3kN。下方牛腿的水平方向外力朝橋墩內側對結構有利。
混凝土施工荷載實際為面荷載,傳遞到三角架變成線荷載。但實際預壓過程中采用了集中荷載。根據加載點位置桿件內力也發生變化,因此,采用同一個三角架計算模型,分別施加線荷載和集中荷載對比支反力。
計算軟件采用Midas,單元采用梁單元,共有41個節點和48個單元。鋼材彈性模量取2.1E5MPa,泊松比取0.3。均布荷載大小為448.9kN/m,集中荷載大小為1077.7kN,邊界條件為約束與牛腿連接處的橫梁和斜腿所有位移。
均布線荷載模型計算結果:外側支架的上支點豎向反力為407.2kN,下支點豎向反力為670.2kN。內側支架的上支點豎向反力為432.2kN,下支點豎向反力為627.3kN。
集中荷載模型計算結果:外側支架的上支點豎向反力為553.2kN,下支點側反力為524.4kN。內側支架的上支點豎向反力為518.4kN,下側支點豎向反力為559.3kN,與均布荷載模型計算結果相比相差21%,說明集中荷載盡量布置在線荷載合力點附近。
牛腿局部計算軟件采用ANSYS,混凝土采用體單元,鋼板采用板單元,精軋螺紋鋼采用桁架單元。模型共有34735個節點、7555個板單元、162043個體單元、2個桁架單元。為了提高計算效率,混凝土寬度、高度、厚度均取1.5m。
鋼板彈性模量取2.1E5MPa,屈服點取235MPa,泊松比取0.3。精軋螺紋鋼彈性模量取2.1E5MPa,泊松比取0.3?;炷翍?應變關系計算結果分析,抗壓強度為29.6MPa,對應應變為0.002,極限應變為0.0035,泊松比0.2。
邊界條件為約束混凝土右側所有節點的所有位移。精軋螺紋鋼左側端節點和牛腿端板的套筒范圍內節點形成剛域,再埋進混凝土內鋼板,工字型鋼腹板節點和混凝土節點橫向進行耦合,工字型鋼頂、底板節點和混凝土節點豎向進行耦合。與工字型鋼接觸線范圍內牛腿頂板節點形成剛域,并外力加到剛域的主節點。精軋螺紋鋼預拉力采用初始應力法。
具體計算工況時,考慮上方牛腿和下方牛腿,精軋螺紋鋼預拉力考慮0MPa~600MPa不同工況。
上方牛腿的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精軋螺紋鋼無預拉力時加載后變形為2.14mm,殘余變形為2.88mm。隨著預拉力提高,彈性變形增大、殘余變形減少,當預拉力達到400MPa后變形基本收斂。
表2 不同加載工況下加載點豎向撓度
埋入混凝土鋼板應力分布見圖4,從圖4可看出,加載后顯示上翼緣預拉力越大,鋼板應力越小。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預拉力越大,精軋螺紋鋼承擔彎矩越大,減少了對混凝土的影響。卸載后趨勢相反,預拉力越大,鋼板應力也越大。
圖4 埋入混凝土鋼板應力分布
設計最合理狀態為最大絕對應力最小,并且最大應力和最小應力絕對值接近。鋼板上翼緣最大絕對應力分布如圖5所示,預拉力400MPa時接近理想狀態。
圖5 鋼板最大絕對應力與預拉力相關曲線
根據精軋螺紋鋼應力變化監測數據所示,預拉力越大,加載后的應力增量越小,卸載后的預拉力損傷也越小。這種現象主要在于卸載后殘余變形主要由混凝土塑性變形引起,預拉力越大對混凝土產生影響越小,當預拉力達到一定程度,基本屬于彈性變形。
最合理預拉力工況為400MPa,此時加載后的精軋螺紋鋼應力為495.4MPa,接近于水平方向外力全部由精軋螺紋鋼承擔時的應力300.7MPa和外力產生彎矩全部由精軋螺紋鋼拉力承擔的應力644.5MPa,均值472.6MPa。
三角架預壓數據分析表明,內側和外側相對沉降量小,結構整體下沉,主要在于牛腿處混凝土局部變形。混凝土施工荷載在三角架處為線荷載,但實際預壓荷載為集中荷載,需要盡量布置在線荷載合力點附近。上方牛腿精軋螺紋鋼預拉力,建議按水平方向外力全部由精軋螺紋鋼承擔時,拉力和外力產生彎矩全部由精軋螺紋鋼拉力承擔時拉力均值控制。三角架下方牛腿,按水平方向力產生彎矩接近于豎向力產生彎矩控制設計。預壓過程中托架的實際工作狀態與0#塊施工時托架的工作狀態有一定的差別,預壓大致模擬了0#塊一次性澆筑時作用到托架的集中力,檢驗了托架、牛腿、分配梁及墩柱預留孔洞承重時的安全性,取得的高程數據可為托架的彈性變形量計算、消除非彈性變形等提供重要支撐,也為第三方監控單位發布施工指令提供相應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