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強
(濟寧市水利事業發展中心,山東 濟寧 272000)
濟寧市地跨黃淮兩大流域,黃河、大汶河穿境而過,流域面積50 km2以上的河流有117條,防洪排澇能力普遍偏低。該市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降水集中,年平均降水量597~820 mm,每年6~9月降雨占全年總降雨量的75%~85%。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氣候環境,導致濟寧市極易發生洪澇災害,儲備充足的防汛物資,做好應對突發洪澇災害準備,加強防汛物資儲備管理,對預防洪澇災害、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濟寧市市級防汛物資由市、縣分別儲存,省級防汛物資由市級倉庫代儲。市級現有物資儲備倉庫和泗河、東魚河、南四湖、洙趙新河4個分中心儲備點,日常管理和維護單位為市水利事業發展中心。物資儲備倉庫建于1978年,占地面積約3.67 hm2,總建筑面積2 867.5 m2,儲備庫庫房建筑面積1 907.5 m2。市級防汛抗旱物資現有l04種,總價值約1 258.22萬元,其中市級防汛抗早物資倉庫儲備各類防汛物資104種,物資總價值1 095.24萬元;4個分中心儲備點儲備防汛物資10種,總價值162.98萬元。
目前,濟寧市已初步建立了以政府(實物)儲備、水旱災害防御等專業隊伍能力儲備為主,企業(商業)儲備、產能儲備為輔的水早災害防御物質設備儲備體系,依托市水利施工企業協會,對協會20多家成員單位(水利施工企業)所擁有的物資、設備進行適時調度。
濟寧市市級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主要包括:1)機具。潛水設備、鋼管植樁機、打樁機、全方位自動升降泛光燈、沖鋒舟、挖掘機、裝載機、吊車、自卸車、儲運叉車、大型排水設備、大功率水泵、深井泵、汽柴油發電機組、管涌探測儀等。2)物料。編織袋、草袋、麻袋、應急膨脹袋、砂石料、樁木、土工布(膜)、鉛絲、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船、便攜式工作燈、輸水管、帳篷、鍬、錘、斧、鎬等。
健全管理制度,嚴格按制度辦事,才能不斷提高防汛物資的管理水平。市級防汛部門和物資儲備單位始終將防汛抗旱物資的日常管理作為重點,先后制定了《濟寧市防汛物資管理辦法》《濟寧市防汛物資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倉庫保管員職責》《倉庫工作人員職責》《倉庫消防制度》《倉庫安全保衛制度》,以制度管庫、管物、管事,提升了物資儲備管理水平。每年汛前修訂完善《防汛物資搶險調運預案》,確保遇到危險情況能夠快速啟動、快速調運、準時到達危險地點。
根據儲備物資性能與特點,按照相關機械操作規程和產品說明,定期檢查物資器具,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及時維修保養,確保防汛物資存儲安全、性能狀態良好,能隨時投入使用。救生衣按箱包裝整齊碼放、保持干燥,底部設防潮墊層,防止油污、霉變、擠壓;編織袋、土工織物、復合土工膜,經常進行外觀檢查,及時通風、晾曬、倒垛,并放置防蟲蛀藥物;鉛絲、鋼管、扣件等要定期進行防銹處理;汽(柴)油發電機組按照產品說明和操作規程定期逐臺試車,保證運行狀態良好;便攜式防汛工作燈、防汛投光燈每季度進行一次充電,確保防汛工作燈性能完好。
加強防汛物資儲備單位的安全意識,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在倉庫范圍內按消防技術規范要求設置醒目防火示意標志,嚴禁明火,易燃物資管理做到專庫專存;定期對防汛物資、倉庫屋頂滲水、燈光、線路電氣設備、滅火器材、防盜設施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并切實做好監督檢查。
保管員按規定及時清潔倉庫,定期對物資表面進行清理;庫房周圍環境應干凈整潔,無雜物、無雜草、無污染源,保持整潔的室內外環境,避免潮濕、灰塵對存放物資造成傷害。
近幾年,濟寧市防汛態勢比較平穩,沒有發生較大的洪澇災害。因此,防汛主管部門、水管單位容易出現松懈與麻痹思想,放松了對防汛物資儲備管理工作的重視,放棄了將物資儲備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常抓不懈這一原則。物資儲備管理科只是按部就班做一些日常事項,忽視了管理能力的提升。
水工建筑物包括堤防、水閘、水庫等工程,類別不同,需要搶險物料也不相同。目前,市級防汛物資儲備庫中儲備物資品種較單一,且相對于市域范圍內的堤防工程長度、數量等來說,防汛物資儲備數量明顯不足。常規物資儲備較多,大部分是鐵鏟、救生衣、編織袋、砂石料、樁木、土工布(膜)、鉛絲等,科技含量較高的防汛物資占比較少,而且經費投入不足,尚未實現減災能力最大化,不能及時購置、補充、更新物資儲備,嚴重制約了防汛抗洪能力的發揮。
一是倉庫管理設施較為陳舊,管理方式較為落后。二是物資、裝備、專業隊伍等信息資源分散,科技信息化利用較低,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平臺未得到充分利用。三是物資管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導致物資儲備管理效能較低。
物資儲備是重要的基礎保障,是影響防洪安全的要素之一。市級防汛部門、物資儲備單位要從強化防汛安全的角度,長期樹立“防大汛、搶大險”的思想,把防汛物資儲備管理作為防汛工作的重點內容來抓,完善防汛組織機構,細化防汛責任機制,層層落實防汛責任。要將物資儲備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和每個人員,以促進防汛物資儲備管理工作的落實。
針對防汛物資儲備規模小、物資更新不及時的問題,防汛主管部門要在儲備規劃、汛前計劃、倉庫軟硬件建設等方面要體現出超前的管理思想。一是依據濟寧市水利工程堤防、河道及閘壩工程結構和汛期降雨特點,編制物資儲備發展規劃與物資儲備計劃,力爭在“十四五”末期達到防汛物資儲備種類和數量合理目標。二是爭取財政資金進行采購,豐富物資品種,增加存儲數量,做到防汛物資品種齊全、數量充足、器具配套,以滿足緊急防汛搶險的需求。三是健全防汛物資設備使用和維保技術培訓,健全搶險救援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確保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
倉庫儲備條件是保證物資安全的基礎,要采取科學管理技術措施,發動技術人員開展技術革新,改革設備、創新工藝、改善儲備方法。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新科技產品、軟件應用于倉庫管理,要充分利用新產品、新技術。對儲備物料進行標明品名、編號、數量、質量和生產日期、入庫時間等,做到實物、標簽、臺賬相符。定期對物資進行檢查、更換和補充,確保防汛物資、設備性能處于最佳狀態,切實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改善防汛物資倉庫儲備現代化水平。
市級防汛指揮機構應依據《防汛物資儲備定額編制規程》,本著“分級負責,滿足急需”的原則按防洪工程分級管理的規定,對堤防、水庫大壩、涵閘(泵站)、蓄滯洪區儲備能夠抗御一定標準洪水所需物資。適當調配物資種類,增加技術領先、市場少有、應急救生的現代化設備,淘汰一些易老化、多年不用、市場充盈的低耗能物資,使物資儲備品種更合理、更科學。防汛儲備物資實行政府集中采購為主,社會儲備為輔,在有關防汛部門儲備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方式增加社會物資儲備量,在遭遇特大洪澇災害時可充分考慮市場機制進行調撥,并通過有關企業加速生產調撥,達到政府、社會共同抵御洪澇災害的目的。
一是物資儲備管理單位要制定和落實具體的安全管理技術措施,編制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安全技術實施方案。二是市級防汛主管部門要吸引懂技術、懂專業、立志于應急保障工作的技術人員到物資儲備專業隊伍中來,強化管理能力建設。三是立足倉庫工作實際,逐漸實現物資管理人員專職化,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將防汛物資管理相關知識納入防汛業務培訓,切實提高管理人員履職能力,以增強安全管理體系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濟寧市地理位置特殊,區域內人口密集,防汛抗洪搶險安全事關發展穩定大局,防汛物資管理部門必須認真扎實做好防汛物資儲備管理各項工作,履行好防汛物資儲備管理的職能,從思想、組織、技術、作風等各方面落實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安全管理的各項保證措施,為抵御今后可能出現的洪澇災害,奪取抗洪搶險斗爭的勝利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