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金合
鼻子是動物的嗅覺器官,常與呼吸同在。憑借鼻子,一些氣味分子得以進入體內,參與代謝活動,感知外部世界。在適應自然的漫長歷程中,一些動物的鼻子發育得相當完善,其敏銳和精巧程度令人驚奇不已,有的甚至具備本身以外的功能,可更好地幫助動物完成尋找食物、聯絡同類、引誘異性、呼叫配偶、辨認親仔、標記領地、發現敵害等活動。

眾所周知,狗的嗅覺非常靈敏,若沒了鼻子,狗難以生活。狗的視力很差,鼻子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陷。當它聞到一種氣味時,大腦會出現與氣味相關的景象。比如地上有主人留下的痕跡,狗聞了后,就會浮現出主人的樣子。甚至對于主人在生氣、恐懼、憎恨、高興時,腎上腺素激增而散發的身體氣味,也能被狗感知到,并由此察覺主人的心理變化。
狗的鼻腔內嗅細胞有2億多個,嗅覺是人類的100萬甚至1000萬倍,分辨氣味的能力超過人的1000倍,能區分2萬種以上的氣味,可在諸多氣味中嗅出特定味道。警犬隔著封閉的箱子,能聞到里面嚴密包裹的毒品。狗憑嗅覺來識別主人,分辨同類,辨別路途,并能僅憑地上的氣味,就知道誰在什么時候,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因此,人們利用狗鼻子的絕對優勢,進行刑偵、緝毒、搜爆和救援,完成人類自身無法做到的工作。

動物一般都靠腿奔跑,逃避敵害;可是,有的動物竟然把鼻子當腿用,行走時,頭部朝下用鼻子支撐著整個身子,尾巴朝天倒栽蔥式地向前挪步,讓人誤以為在鬧著玩。這種奇特的種群叫做鼻行動物。由于四肢退化,早已失去原本功能,故用鼻子取而代之。
1941年,瑞典人諭姆維斯特在南太平洋的哈依艾愛群島,發現了鼻行動物,一時轟動了國際動物界,被公認為二十世紀一個重大發現。這種動物是個大家族,擁有189種,其祖先可能是食蟲類動物,在特殊地理環境下,進化成今天的模樣。它們有的只有1個鼻子,有的有4個或更多鼻子。鼻子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像柱子,有的像喇叭,有的像蝸牛。其功能多樣,除了爬行和跳躍,還能捕捉蟲子。鼻子在它們的生活中起著第一位的作用。可1957年,南太平洋的一次核試驗,使鼻行動物滅絕,連個活標本都未留下。

生活在北美潮濕低凹地區的星鼻鼴鼠,鼻子周圍環繞著22個粉紅觸須,顯得肉肉的,類似于星形。其實,這種鼻子并不是用來嗅東西的,而與人的手掌一樣,是無比敏感的觸覺器官。每只觸須表面有2.5萬多個凸起的小疙瘩,上面布滿10多萬個神經末梢。相比之下,人的一根手指上的神經末稍不到1000個。也就是說,星鼻鼴鼠鼻子的觸覺比人手靈敏100倍。
星鼻鼴鼠常年生活在一片漆黑的地下,視力嚴重退化,主要靠鼻子覓食。四處找食時,鼻子上的觸須如吸盤一樣,在地上快速顫動,讓人難以看清。其探查精度為針尖大的面積,一次可以探明600塊這樣的區域。中間的觸手尤其靈敏,一旦探到獵物會迅速抓住,整個過程只需1/5秒。

提起大象的鼻子,大家都會想到:大象舉起管子一樣的長鼻子,把樹上的果子摘下,卷起來再送進嘴里;鼻子輕輕一掃,便從地上卷起一大捆草,提放到口中;鼻子還是舀水勺,口渴時,將鼻子插進河里,吸入一桶多的水后,呼嚕嚕灌進嘴里。它還用鼻子吸水洗澡,比人使用淋浴器還方便。誠然,大象的鼻子十分靈活,幾乎相當于人的手臂,用于吃喝、驅敵等用途,稱其“萬能鼻”并不過分,甚至還可幫人搬物、裝車和洗車。一旦離開鼻子,其生存難以想象。大象的鼻尖還能探知物件的冷熱和重輕,可從地上撿起硬幣大小的東西。原來,布滿象鼻里的四萬塊肌肉和與之相連的神經系統,造就了其靈活性和強大力量,可把樹木連根拔起;遇上獅虎等猛獸,便揮動鼻子抽打甚至將其卷起拋到空中,摔個半死。

豬的鼻部突出,堅韌有力。豬善于用鼻端拱土,能覓食植物的地下根、塊莖等。養戶常把豬圈修得很牢固,用石材作食槽,以防被拱壞。實際上,豬鼻最特殊的功能是防毒。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在戰場上施放毒氣,附近的人畜大量死亡,可人們發現許多豬幸免于難。調查發現,豬受到毒氣的威脅時,會將鼻子插進泥土中,呼吸時便可免受毒氣的傷害。原來,泥土中的細微顆粒對毒氣有很好的吸附作用。當豬嗅到毒氣受刺激時,會本能地將鼻子插在松散的地表下面,泥土就成了天然的防毒過濾器。據此,科學家受到豬鼻的防毒功能啟發,研制出長鼻式過濾器防毒面具。

長鼻猴的鼻子雖長,但與自身體型相比,遠不如大象,應叫大鼻猴才是。它肥碩的鼻子幾乎把臉部擋在后邊,樣子十分丑陋,只有“媽媽才愛”。成年雄猴鼻長達7~8厘米,就像一個大紅茄吊在臉上,并懸垂在嘴前晃晃蕩蕩,吃東西時不得不先將它歪到一邊。長鼻猴激動時,大鼻子還能向前挺直,樣子十分滑稽,令人捧腹。求偶爭斗時,雄性用大鼻子向對方吼叫,聲音好像從喇叭里傳出。氣流使下垂的鼻子鼓脹,并高高挺起。據說,大鼻子雄猴是雌性眼中的“美男子”,比小鼻子的情敵有更多的機會“抱得美人歸”;而且,大鼻腔共鳴效果好,求愛和示威時,叫聲有氣勢、傳得遠,具有“高富帥”氣質和風度。

世界上最大的猴類山魈,長著鮮紅的窄長鼻子,好像涂染了一層紅漆,相比面部的暗灰色,鼻子更加惹眼。與雌性相比,雄性山魈體型更大,色彩也更為明亮。這種鼻色,并不是可有可無的打扮,是健美的特征,如同雞頭上的紅冠一樣, 用于吸引異性。相比之下,人類的酒糟鼻,雖然是紅的,卻是受真菌感染,屬于病態。
我們知道,矯健的雄雞和處于產卵期的母雞,冠部最紅,更能博得異性的青睞和追求。專家研究發現,雌性山魈盡管把雄性的叫聲、體型及勇猛,作為交配的最先考慮;但那些擁有大紅鼻子的雄性,往往擁有更多的后代。另外,鮮紅的鼻子,使它們在密林中活動時,更容易讓同類看到自己,便于相互及時聯絡。

鼻子作為嗅覺器官,一般長在眼嘴之間;但昆蟲的嗅覺器官大多長在頭頂,這就是它們的觸角,其表面有許多微孔,里面藏著能夠感受氣味的細胞,相當于其他動物的鼻子。昆蟲憑借觸角,探尋食物,呼喚同類,引誘異性。菜粉蝶可根據接收到的芥子油氣味,很快找到喜食的包菜,月亮蛾能探知10千米以外配偶的性激素。蜜蜂和螞蟻根據氣味辨別敵友,如果黃峰帶著異味闖入家園,它們感知到后,會群起圍攻、驅趕或處死。蛇的嗅覺在舌頭上,它那分叉的舌尖,能探測獵物氣味甚至氣溫。眼鏡蛇追逐被它咬傷并注毒的老鼠時,張嘴伸出舌頭在空氣中快速顫動,循著一路留下的鼠味,很快找到死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