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宏濤
她有一雙明亮而美麗的眼睛,然而這雙眼睛的視力只有10厘米。這份殘缺,像一道密封的屏障,擋住了朱大慶用目光去感受這個繽紛的世界。想象一下,即便對健全的專業運動員來說,高山滑雪也頗具難度,這項運動對高度視力障礙的朱大慶意味著多么巨大的挑戰。
北京冬殘奧會開賽首日上午,朱大慶從延慶小海坨山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出發臺躍入賽道,前方引導員閆寒寒的喊聲是她的唯一依據,借此判斷線路并快速準確調整滑行動作和身體姿態。雪板疾速滑過賽道,火紅身影在騰起的雪煙中飛馳而下沖向終點。女子滑降視障組亞軍,朱大慶為中國收獲了本屆冬殘奧會的首枚獎牌,中國冬殘奧雪上項目就此結束了獎牌空白。這不是朱大慶第一次登上殘奧領獎臺。早在10年前,她就在倫敦殘奧賽場獲得過田徑女子200米T12級的銅牌。她小組賽24秒80的成績,平了當時那個級別的世界紀錄。2019年,高山滑雪在朱大慶面前鋪開了一條嶄新賽道,她用3年時間,用勇氣和努力,將自己送上了冬殘奧會賽場。32歲的朱大慶成為中國第一位在夏季和冬季兩個殘奧會上都贏得獎牌的運動員。滑降之后,她又在另外3個小項上取得2銀1銅,將自己的“雙殘奧”獎牌增加到5枚。
北京冬殘奧賽場,擁有“雙殘奧”獎牌的運動員不只朱大慶一人。美國人奧克薩娜·馬斯特斯的經歷,甚至不用添加任何的虛構情節,就足以拍成一部勵志電影。
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震驚于世。巨大災難的傷害延及之后多年。3年后,馬斯特斯出生,核輻射對其雙親的影響,使她帶著先天缺陷來到這個世界。她的兩腿長短不一,小腿負重脛骨缺失,雙手呈蹼狀,每只腳有六根腳趾,且沒有拇指。小小生命降生不久便遭遺棄,先后輾轉了三家孤兒院,伴隨她童年記憶的,是饑餓與寒冷。7歲那年,命運轉彎,她被馬斯特斯教授收養。母親將女孩兒帶到了美國,用愛為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馬斯特斯后來經歷了多次手術,包括修復雙手,兩條小腿因為愈發嚴重的疼痛而相繼截肢。飽受磨難的孩子更需要一份依托,一個夢想。13歲那年,她被帶上了賽艇,“來到水面,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自由和對身體的控制,那是以往我被剝奪了的感受”。馬斯特斯愛上了賽艇,體育訓練為她的生命拓展出更多可能。2012年在倫敦,當中國姑娘朱大慶在田徑場收獲殘奧會銅牌的時候,馬斯特斯也在多尼湖水上競技場首次掛上了殘奧獎牌。
然而不久,背部的傷病讓馬斯特斯不得不放棄了賽艇。但她不想放棄體育,很快,她找到了新的方向:轉練自行車,同時嘗試坐式滑雪。此前訓練積累起來的腰腹力量及上肢能力,幫她在新項目上飛快進步。從此,對馬斯特斯來說,殘奧會不再是4年才有一次。僅僅兩年后,她出現在索契冬殘奧會賽場,一舉拿下越野滑雪的兩枚獎牌,成為“雙殘奧”獎牌獲得者。收獲是最好的激勵,馬斯特斯雄心勃勃,她還想擁抱更大的世界。當2018平昌冬殘奧會開啟之時,馬斯特斯已經成為更加強大的存在,取得越野滑雪2金1銅,在冬季兩項拿下兩個亞軍。她的自行車水平也在提升,2016的里約殘奧之行,離領獎臺只差一個位次。2021年的東京,她在公路自行車賽上一騎絕塵,收獲兩枚金牌,成就“雙殘奧”雙奪冠的夢想。
2月,美國冬殘奧代表團名單發布,馬斯特斯是媒體報道最多的選手,國際奧委會官網也刊出特寫,隆重推介這位勵志榜樣。在張家口雪白的賽道上,馬斯特斯再度雙項兼賽,在冬季兩項和越野滑雪上都獲金牌,獎牌竟有7枚之多。至此,她以14面獎牌的總數,成為美國歷史上擁有冬殘奧會獎牌最多的運動員。再加夏季的賽艇和自行車,馬斯特斯的“雙殘奧”獎牌累積到了17塊。
殘缺與傷疤是災難給她打下的印記,馬斯特斯說:“它們并非來自我自己,而我想擁有自己寫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