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 0周年大會上提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民主新形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新論斷。中國兩會,不僅是一場家事國事與百姓所思所盼相交融的盛會,亦是一個照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
全國政協常委,四川省涼山州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達久木甲,結合民族地區工作實際,對全過程人民民主有著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要保障“民權”
“憲法明確規定‘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同時,還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專章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為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權利不受侵犯提供了根本法依據。這些重要原則規定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也是基層人大工作實踐的行動指南。”達久木甲委員指出,特別是在地方立法中,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保障公民合法權利,確保“法治保障民主、民主推動法治”,在本質上與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在要求緊密相關。
近年來,四川涼山州人大常委會謹慎處理“強化治理舉措”與“不侵犯公民合法權利”的關系,正確有效運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變通權,制定出臺《涼山州禁毒條例》《涼山州艾滋病防治條例》等地方法規,取得了良好立法成效。
涼山州位于四川西南部,毗鄰云南,歷史上曾是罌粟種植重災區。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受國內外毒情以及本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涼山州成為全國受毒品危害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成為全國禁毒工作的主戰場之一。為此,涼山州鐵腕禁毒,取得決定性成果,目前三個全國禁毒重點縣已經全部摘帽。接下來,如何進一步做好戒毒康復工作成為擺在涼山州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議題。
根據國家法律規定,戒毒人員在司法部門實行強制戒毒兩年后,可以在戶口所在地社區繼續接受康復治療,鞏固戒毒成果。然而涼山州地處山區,城鎮化率低,很多村莊不具備提供康復治療的條件。為此,涼山州充分調研,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包括吸毒人員本人及家屬意見,最后經省政府批準,設立跨區域集中康復治療場所—“綠色家園”。戒毒人員可以根據個人意愿到“綠色家園”繼續接受為期三年的康復治療,并通過制定《涼山州禁毒條例》確定下來。
“這兩項條例的出臺對涼山州做好禁毒康復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綠色家園’跨區域社區管理模式充分保障人權,充分發揚民主,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進行了適度變通,實施效果得到了戒毒人員和家屬的肯定。一些戒毒人員在‘綠色家園’戀愛結婚生子,就此重啟了新的人生。”達久木甲說。
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要完善“民選”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選舉人大代表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環節。2021年是縣鄉人大換屆選舉年,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是由直接選舉產生。如何依法依規完成人大選舉,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較強的任務,特別是確保選舉相關法定要求嚴格落到實處,在實踐中面臨很多具體現實、細致繁雜的困難。“流動人口”選民登記如何完成?委托填寫選票如何規范?基層“家族家支”勢力影響選舉如何防范?這些具體的“小問題”都是關乎群眾行使法定權力、保障人民民主的“大事情”。
達久木甲介紹說,在基層落實中,涼山州人大始終高度重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針對性舉措有效進行應對解決,切實保障群眾民主選舉權利。
結合涼山州少數民族地區特點,錄制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三語廣播”(彝語、藏語、漢語)每天早、晚定時播放,讓各族群眾了解選舉政策;結合涼山州流動人口多的實際,創新方式方法,充分運用電話、傳真、微信等現代傳播手段,動員和組織流動人口參選,保障流動人口的民主權利,最終選民投票率達到80%以上。
歷史上,涼山州聚族而居的地域特點和彝族群眾重視血緣的傳統觀念使“家支”勢力長期存在,深刻影響著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解放后,在黨的領導下,涼山州加強政策法律引導和團結互助教育,逐步消除傳統落后思想。借助檢查村民委員會選舉和縣鄉人大代表選舉工作時的機會,達久木甲多次向群眾宣講選舉制度,引導選民正確履行法定職責,同時維護國家和地方法律權益。他告訴群眾,選舉權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行駛選舉權必須代表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能代表家支家族的利益,家支家族的利益必須服從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經過涼山州各級人大機構長年不懈地貫徹落實選舉制度,指導基層選舉工作,監督選舉工作,在2021年縣鄉人大換屆選舉中,沒有再出現家支勢力干預選舉的事情。“發展居民權利,也要宣傳法律法規,目前我們做得非常成功。”達久木甲自豪地說。
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要暢通“民意”
人大在履行職權時充分體現人民意志并聽取吸收各方面意見建議,這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徑。地方立法工作上,涼山州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始終堅持立法前深入調研、立法中廣泛征求意見、立法后加強執法檢查,做到全鏈條反映民情、傾聽民意、匯聚民智。監督工作上,緊扣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工作監督、法律監督,既按照人民意志確定監督內容,又在落實監督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情民意。
在脫貧攻堅期間,涼山州屬中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2017—2020年,涼山州人大常委會通過開展執法檢查、專題詢問、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形式,每年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領域跟蹤監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同時擴大群眾對監督工作的參與,切實在落實人大監督中充分體現人民民主。
2020年底,涼山州已同全國其他省份一道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脫貧人口105.2萬人。2021年以來,涼山州全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壓實縣鄉村各級責任,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中之重,做到幫扶責任不變、要求不降、力度不減;全面落實國家兜底救助、民生保障、產業就業等政策;讓群眾知曉政策,自主提出項目資金支持申請,研究后進行公示,實施結果要接受老百姓檢驗。”達久木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