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昆明祿勸供電局 李壽銀 徐 凱 李建坤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人民的用電需求也逐漸提高,因此保障輸配電系統的正常有序運行,縮短停電時間在當今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1]。而隨著我國電網建設迅速發展,用電量的不斷增長,電網規模不斷擴大,快速搶修和保供電工作在各級電網公司的重要性日漸提高[2]。依照《國家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規定,在修復線路故障的施工過程中,為滿足安全施工條件,必需在線路設備等進行接地[3]。因此,除了部分自身帶有接地刀閘的輸配電柜,接地裝置是電網工作人員搶修、保供電工作的必備工具。
接地裝置作為電網線路停電搶修時保障電網工作人員的安全用具,被稱為保護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在當今停電時間分秒必爭的形式下卻給現場工作人員帶來了困擾[4]。個中原因是目前常用的接地棒結構設計不便使用,普遍存在操作時間長、高空作業操作困難和勞動強度大等不足,導致停電作業時長捉襟見肘,還可能導致運維人員為了搶修搶險而忽略自身的安全保護措施。在此背景下,亟需研制一款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的半自動化接地棒以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本文研制一種基于定向傳動的架空線路半自動化接地棒,通過帶螺紋的滑桿、鎖鍵及復位彈簧等機械結構,實現與導線快速鎖緊及復位工作,解決了接地操作效率低,工作強度大的問題。
目前變電站、配電網均配置有符合規定的用于不同電壓等級的接地棒,這些接地棒的接線夾部分基本為平口式,雙舌式和猴頭式,如圖1所示。

圖1 接地棒接線夾常用結構
平口式接線夾主要用于設備或變壓器上,夾持銅排、鋁排等帶狀導體,倘若是用于夾持線形的導線,則會因為其內部弧度過小,夾持力不足而發生掉落、墜地的風險。
雙舌式接線夾使用較為靈活,其由彈簧提供夾緊力,但這種接線夾存在以下風險:一是夾持面過小,容易擺動,在高空中可能因擺動幅度過大而墜落,二是依賴彈簧彈力夾緊,彈簧有可能因為金屬疲勞等原因而失效,其內部兩個彈片只要有一個失效,就會導致整套裝置失效。
猴頭式接線夾主要適用于線形導體,因其夾線弧度大而廣泛適用于不同規格的導線上。這種線夾用頂塊將導線牢牢夾緊,既保證了足夠的夾持力,使接地棒能穩固地掛接在導線上,又能提供足夠的過流面積,滿足電力安全工作規程,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
現存常使用的鎖緊機構主要有兩種,如圖2所示:一是彈簧壓緊結構,這種結構使用方便,依靠彈簧彈力壓緊,但鎖緊力不足,有掉落的安全隱患,主要用于平口式接線夾;二是螺旋擰緊結構,該結構利用內部螺桿旋緊,能夠提供較大的夾持力,但是收緊和松開的無效行程過長,施工耗時長。這種結構是常用的結構,被廣泛使用于平口式及猴頭式接線夾中。

圖2 接地棒鎖緊結構常用結構
為解決傳統接地棒扭緊時無效行程過長導致的操作時間長、高空作業操作困難和勞動強度大等問題,以提高施工效率,本文對傳統的接地棒結構進行改進,設計研發一種半自動化接地棒,這種接地棒能快速與導線鎖緊并穩定工作,且能快速復位,提高工作效率。本文設計的半自動化接地棒的優點如下:
該接地棒中間段增加了絕緣的塑料桿,可通過接地棒尾端控制接線夾的開合松緊,中間段的絕緣塑料桿長度可按電壓等級需要設置,使架空線路的接地作業無需登桿,簡化了接地作業的操作流程,免除了登桿等高強度操作。
該接地棒夾緊操作簡單,只需要將待接地導線放入接地棒的接線夾,隨后將接地棒的尾端往接線夾方向一推,使接線夾與導線接觸。再逆時針轉動接地棒尾端半圈,即可使接線夾夾緊導線,完成接地操作。這種結構不僅能牢固地夾緊導線,還能大幅減少傳統接地棒的轉動操作,提高檢修的效率,有助于減少停電時間。
該半自動接地棒設有按鈕,按下復位按鈕后,接線夾夾頭會自動彈開,輕松完成接地棒的拆卸工作,進一步增加了操作效率和便攜性。而且,接線夾夾頭彈開時會使兩個夾頭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大,便于架空電纜的退出,也便于下次操作時架空電纜的進入。
半自動化接地棒的結構組成如圖3所示,其包括一個中空絕緣桿,在其頂部設置有一個夾頭,絕緣桿下部設有復位按鈕,尾部連接著操作手柄。夾頭為猴頭式接線夾,其頂部為靜夾頭,底部為動夾頭。接地棒與導體接觸部位采用特殊鋁合金制造,能消除銅、鋁兩種不同材料間的電位差,有效解決銅鋁過渡導致的腐蝕及發熱問題。加上接觸部位的環抱式設計使接地棒與導體變為面接觸,可增大過流面積,解決連接處接觸不良的問題。本文設計研發的接地棒適用線徑范圍大,包括低壓、高壓兩種型號,能適應多種不同的使用場合,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

圖3 半自動化接地棒的結構
動夾頭的尾端使用銷釘固定有金屬桿,金屬桿與另一段直徑較小的絕緣桿相連組成一根連接桿,該連接桿套在中空絕緣桿內部,其尾端與操作手柄相連,使操作手柄的縱向相對位移和轉動能于連接桿對應。中空絕緣桿下部有容置槽,對應連接桿的螺紋段,容置槽內有鎖鍵,鍵鎖的一端有帶斜度的螺牙,在鎖緊狀態下,操作手柄及連接桿只能往靜夾頭方向位移,進而實現半自動化接地棒的定向傳動;鍵鎖的另一端即為解鎖端,解鎖端內設有壓縮彈簧,使鍵鎖的螺牙一直緊壓在連接桿的螺牙。按壓解鎖端即可使鍵鎖與連接桿的螺牙松脫,取消鎖緊狀態,使動夾頭自動彈開。夾頭座設有接線端子,用于連接接地線,從而能夠使架空電纜接地。
操作手柄亦為中空套管結構,連接桿的尾端與操作手柄相連接,中空絕緣桿的尾端可滑動地套入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內有讓連接桿穿過的防松孔,半自動化接地棒還包括復位彈簧,復位彈簧套在滑桿外,其頂端為絕緣桿,底端為操作手柄中的凸臺,復位彈簧對連接桿所施加的回復力使其遠離夾頭座。
接地棒外包裹絕緣防護層,按壓復位開關部位以及把手部位均采用絕緣設計,耐壓等級符合標準要求。采用優質絕緣材料制作,具備良好的耐摩擦、抗老化能力。絕緣桿上部有軸向的數個裙邊,可增加爬電距離,提高絕緣安全性能,保障施工人員在操作時的人身安全。絕緣防護層可制作成黃、綠、紅、藍(黑)等顏色,對應低壓線路三相四線制的A、B、C 及零線,助力標準化作業,美觀整齊。半自動化接地棒實物圖片如圖4。

圖4 半自動化接地棒實物圖低壓(左)、高壓(右)
未使用的情況下,該接地棒處于鎖緊狀態。將操作手柄往夾頭方向推動時,由于鎖鍵的螺牙是有向下斜度的,連接桿的螺牙無法卡緊鎖鍵,操作手柄就會推動連接桿向夾頭方向滑動,使動夾頭向靜夾頭移動并互相配合夾住架空導線;而且鎖鍵的螺牙還會克服復位彈簧的彈力,使連接桿無法自然向下滑動。逆時針擰動操作手柄時,鎖鍵和連接桿的螺牙會相互鎖緊,此時鎖鍵和連接桿的螺牙間的軸向摩擦力使復位鍵無法按下,兩個夾頭也進一步地夾緊架空導線。
順時針擰動操作手柄時,鎖鍵和連接桿的螺牙相互松脫,軸向摩擦力消除,此時復位鍵可按下。復位鍵按下時,鎖鍵和連接桿的螺牙完全脫離,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滑桿能夠自動且迅速向下滑動,從而使兩個夾頭自動脫開,進一步增加了操作效率和便攜性。而且,接線夾夾頭彈開時會使兩個夾頭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大,便于架空電纜的退出,也便于下次操作時架空電纜的進入。
在架空電纜的接地作業時,一手握住中空絕緣桿下端,另一手握住操作手柄,將待接地導線放入接地棒的接線夾,隨后將操作手柄往接線夾方向一推,使接線夾與架空導線接觸。再逆時針轉動操作手柄半圈至一圈,即可使接線夾夾緊導線,完成對架空電纜的夾緊操作,即只需兩步操作即實現了架空電纜掛接接地線的操作。此時鎖鍵和連接桿的螺牙之間的摩擦力使復位鍵無法按下,還能有效防止鎖鍵意外打開而導致接地棒脫開。
在拆卸接地棒時,首先順時針轉動操作手柄半圈使螺紋段螺牙與鎖止螺牙松開,然后按壓復位按鈕,此時鎖鍵和連接桿的螺牙完全分開,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滑桿能夠自動且迅速向下滑動,從而使兩個夾頭自動脫開,即只需兩步操作即實現了對架空電纜的松脫。而且,接線夾夾頭彈開時會使兩個夾頭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大,便于架空電纜的退出,也便于下次操作時架空電纜的進入。
本文模擬在架空線路上,傳統接地棒與半自動化接地棒的實際使用情況,統計兩者的夾緊所需時間。傳統線夾采用的是螺旋扭進的方式,操作時間長,勞動強度高,不利于高空作業,安裝一個最少2分鐘。半自動化接地棒采用獨特的彈簧卡扣模式,完成單個線夾的掛接僅需8秒時間,大大節約了施工人員操作時間,減輕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半自動化接地棒夾緊時間遠遠少于傳統接地棒,縮短耗時占比約93%。接地操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半自動化接地棒的設計開發能夠有效地降低運維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線路檢修效率、供電可靠性、減少用戶停電時間,關系到電網企業乃至各行各業的發展,更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諧,有著深遠的影響意義。
為了解決傳統接地棒扭緊時無效行程過長導致的操作時間長、高空作業操作困難和勞動強度大等問題。本文設計研發一種基于定向傳動的架空線路半自動化接地棒,通過帶螺紋的滑桿、鎖鍵及復位彈簧等巧妙的結構,能快速與導線鎖緊并穩定工作,且能快速復位,提高施工效率。這種半自動化接地棒能減少運行維護人員的操作強度,提高線路檢修效率、供電可靠性、減少用戶停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