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常州供電分公司 蔣一鎏
為了解決電網“兩頭薄弱”問題,近幾年,國家電網公司在配電網領域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城農網改造、絕緣化改造、電纜化改造、自動化改造等各類配網項目紛紛上馬。相比傳統基建項目,配網工程具有體量大、項目多、點分散的特點,項目經理很難對每個工程做到知根知底。
配網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的單位、部門、人員都比較多,再加上項目數量多、環節長、要素變化頻繁,傳統單憑會議、郵件、電話等方式進行信息傳遞已經難以滿足配網工程精益化管理的要求[1-3]。建設過程中有關項目進度、投資、物資、合同、變更、政處等信息會根據實際變化,傳統的線下管理業務流轉模式及統計方式存在效率低、流程長、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的問題,極易受到人為因素影響。目前工程過程資料如圖紙、交接單、各類審批單、查勘驗收記錄等文檔多以紙質版形式保存,數量大、各項信息查找和保存難度大。利用office辦公軟件雖然在數據收集整理上效果顯著,但由于項目經理對工具軟件的應用水平參差不齊,且對同一件事描述的方式不同,給匯總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分析更不知從何談起。
在管理力量有限的前提下為實現配網工程集約高效規范管理,唯有開發一套配網工程建設管理系統,將管理理論經驗、工作流程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實現項目可控、能控、在控。
該系統主要面向項目中期現場實施管理,涵蓋工程分包、設計變更、規劃辦理、政策處理、物資缺口、停電鋪排等要素,構建施工單位數據實時更新、監理單位復核、工程建設管理單位分析、項目主管單位監督的運轉體系,及時、全面、精準掌握物資、停電、政處、設計變更等情況,做到問題聚焦,措施落地。系統設計以配網工程管理規范流程為主線,堅持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為導向,貼近實際應用,使管理更加扁平化,工程各方均能及時了解情況,減少匯總、分析、匯報工作量,實現一本賬管理,上下各級信息掌握及時充分,避免在項目準備、建設過程中,環節過多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工作重心由調研、梳理問題向解決問題轉移,最大限度節約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效能。
信息共享既能保證項目數據準確透明,又能減輕各參建單位重復填表統計匯報的壓力。系統根據配網工程參與用戶設定對應角色,分配相應創建、修改、審核、查看的權限,系統貫穿儲備、立項、設計、預算、物資、施工、竣工驗收、工程結算、財務決算、項目關閉及資料歸檔全過程[4],實現主管部門、建設管理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一本賬”,并具備關鍵時間節點完成情況的跟蹤與考核。

圖1 系統信息共享功能
系統部署了整套項目管理資料模板,如儲備表、項目計劃實施表、作業方式統計表、項目明細統計表、項目物資匯總表、規劃政處統計表、設計變更統計表、項目過程管理各類表單記錄等,項目經理可選擇以模板導入或者直接填寫,同時可進行靈活的添加或修改以及導出功能。該系統能使物資執行計劃提報、設計變更、項目計劃執行率等繁瑣的工作能夠實現智能化自動統計分析,大大減輕一線項目管理人員日常管理工作量。
為滿足配網工程管理過程“痕跡化”管控要求,在過程管理的關鍵環節增加事件順序記錄(Sequence Of Event,SOE)功能,如物資驗收,什么時候到貨、什么時候初驗、初驗結果是什么、什么時候復驗、復驗結果是什么都可以在系統里面清晰的看到,偏于對進度進行全面把控。事件順序記錄(SOE)功能的投入使用有效支撐配網工程實施全過程痕跡化管理,推進日常工程管理行為的標準化、制度化、流程化和規范化,形成規章制度和管理痕跡相互印證、相互促進的管理機制,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執行力。
1.4.1 設計變更或簽證統計分析
項目經理每次收到設計變更或簽證,即按照規定格式錄入系統,錄入內容包含責任單位、變更發起時間、變更金額、變更類型、變更內容等,對于變更或簽證的審批,也可以通過該系統流轉,實現線上審批、規范化管理,避免線下操作造成資料遺失的情況。變更界面提供查詢、導出、變更超期提醒等功能,同時具備分析是否為重大變更,以及按照變更原因類別分類統計,通過數據表及圖表的形式直觀反映,為設計單位履約評價提供有效依據。

圖2 設計變更流程圖
1.4.2 物資統計匯總功能
系統可維護更新國家電網公司ERP標準物料庫,添加、修改、刪除物料通過搜索選擇功能統一了物料標準描述,有效避免了人工統計的失誤。設置儲備庫,設計完成后將項目物資清冊導入儲備庫,當需要上報物資框架、執行計劃時,實現一鍵匯總項目物資。

圖3 物資匯總流程
對于已經完成上報的框架計劃、執行計劃以及供應計劃,能夠實現履約情況跟蹤,包括物資標段的執行情況,列入執行物資批次供應商情況以及供應計劃內物資的到貨情況,同時建立項目實際需求與計劃的匹配關系,作為物資計劃上報準確性的衡量標準。物資出庫信息也可以同步至該系統,結合工程推進情況,項目經理很快地判別工程物資缺口、已領待用以及現場物資是否存在“物資串換”的情況,形成規范有效的物資管理模式。
1.4.3 計劃執行率分析

圖4 計劃執行分析流程圖
項目下達后,施工單位根據項目實施要求倒排計劃,建設管理單位按照計劃調整物資供應計劃上報清單,推動設計變更、政處執行進度,當停電平衡會結果發布后,記錄計劃竣工時間,并與年初計劃進行比對分析執行偏差。各施工單位承接的總任務數、竣工數、竣工率、作業方式等數據都可以實現自動采集統計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反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對于配網工程施工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大型的網架類工程往往在項目前期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無論是規劃紅線手續的辦理、地下管線的測繪、過河過路的安全評價、通道沿線的綠化遷移等需要與多部門協調,由于配網項目點多面廣,往往會造成施工開挖手續辦理時限不可控的情況,該系統具備記錄過程節點的功能,工程處于哪個階段、需要找哪個部門對接、以及過程審批手續資料均能夠通過附件形式上傳,有利于規劃政處人員合理安排計劃,同時對于難辦的“硬骨頭”也能及時地反映,整合各類資源優勢重點解決,避免造成長期滯留。
1.4.4 結算率分析
項目后評價中財務決算分析是一個關鍵部分,決算過程將會得到工程結束后所有發生的結算數據,比如設計費、監理費、施工費、甲供材料費、安評費、物資運輸費、青苗費、其他管理費用等,之前的工程管理往往比較粗放,在決算數據上關注度不夠,或者就算關注也只是停留在決算總金額與概算金額進行比較,得出預結算偏差率,用于指導結余資金立項。該系統投入使用后,能夠對項目各項財務數據分類分析,使得預決算分析更加精細化,同時如果后期需要還可以添加概算建設規模和竣工規模的對比,為進一步規范指導概預算,提升設計質量提供支撐。
1.4.5 履約評價分析
無論是變更簽證、監理過程資料還是施工計劃執行率,這些電子化臺賬均可作為設計、施工、監理履約評價時的材料支撐,如在統計設計變更時,在變更內容中明確是誰的原因引起的變更,對于純粹是因設計階段查勘不到位引起的設計變更可作為設計質量考核依據。
通過系統使用過程中對過程資料的搜集,實現工程歸檔資料的一鍵生成,簡化資料歸檔工作量。如在物資供應模塊對應批次記錄到貨情況并附到貨驗收記錄掃描件,同時對應工程上傳設計資料、竣工資料及其他與工程相關的過程資料電子掃描件,便于后期查找追溯。
該系統實現了項目從儲備至關閉的全流程管控,流程管理更規范、項目過程資料更詳實,明確了項目過程節點責任人和節點任務處置時限,使得工程相關方對自己的工作任務、工作流程、工作標準更加清晰,管理向心力進一步強化。同時該系統將項目物資、停電、規劃、政處、變更等信息有效串接,形成良性循環,使管理人員能對項目正常實施的前提條件全面掌控,遇到問題方便及時應對。數據共享特性盡可能避免了各層級之間重復的收資匯報工作,強大的統計分析功能實現了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大數據分析,挖掘項目管理的內在規律,以便從業人員不斷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該系統的投入使用大大減少了工程管理過程中紙質資料的使用,過程信息及時共享減少了來回收資的成本,系統預決算分析功能有助于反過來指導設計預算更加精準化。規范資料模板有利于信息收集的精準性、歸檔的標準化以及辦公效率的提高,進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開支。
該系統的投入使用改變了傳統配網工程的管理模式,引進了工程大數據管理理念,大大提升了工程管理資源利用率,減少了工程收資分析預判帶來的工作壓力,進而有效加快工程推進落地,解決相應網架設備問題,保障提升供電可靠性。
本文根據配網工程管理的特點和現狀,充分結合配網工程全流程管理規范,設計并開發了一套配網工程全過程管控系統,有效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了配網工程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實現了信息共享,同時系統具備強大的綜合查詢、導入導出、統計分析等功能,大大減輕了項目經理的工作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