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照亮(東營科創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300)
安全生產是社會經濟體系中各類生產活動的重要目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但由于化工生產的特殊性,其生產活動中的安全風險問題尤為突出,只有構建完整的安全生產技術體系,打造標準化的生產鏈條,才能堅守化工生產的安全紅線,保障社會化工生產需求。因此,本文就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安全生產之間的基本關系展開討論,借此梳理二者的相互作用,完善化工生產體系。
技術管理是化工生產的核心內容,在生產化工產品的過程中,化工技術管理是實現生產目標,提升生產效率的關鍵舉措。并且由于化工生產本身的復雜性,化工生產中所涉及的化學產品、化學材料性質及屬性不同,只有加強技術管理,才能讓生產人員正確認知化工原料性能,降低各類生產事故的發生率。再者,化工技術管理是基于化工生產需求,針對化工生產流程的管理,可進一步的突出化工生產要點,理清化工生產難點,有效預防各類安全、質量問題[1]。
除此之外,相較于其他生產活動,化工生產原料較為特殊,多數材料具有“有害”“易燃易爆”“腐蝕性”等性質,其存儲、使用、投入生產都存在較大的風險問題。企業需要借助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規范化工生產流程,制定科學、合理的化工生產方案,從而避免化工原材料管理不當造成的突發事件。同時可幫助化工生產人員,掌握系統的化工生產技能,使其了解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各項化工生產責任,在保障化工生產質量、效率的前提下,降低化工生產中的安全風險。
化工生產活動中,安全生產、有效生產是化工生產的主要目標。化工技術管理會滲透在化工安全生產的全流程中,以此夯實化工生產基礎,為化工生產目標的實現創造有利條件。再者,化工生產是一個系統性、整體性的生產活動,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均為該項生產活動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化工生產標準化,強化生產技術管理的重要舉措。只有落實化工生產技術管理,才能規范化工生產流程,繼而使得生產人員安全、有序的完成各項生產任務。因此,化工安全生產與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密切相關,且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二者在化工生產活動中不可分割,是保障化工生產質量、推動化工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內容[2]。
由于化工生產活動的特殊性,化工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較多,易燃易爆、易腐蝕的化工原料若操作不當,則會誘發一系列的安全風險,引起不可挽回的損失。化工生產技術管理是針對整個化工生產流程的管理,安全生產同樣是化工生產技術管理的內容之一。化工企業可通過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制度,引導員工使用標準化生產技術,執行生產環節的各項任務,用規范的操作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在化工生產技術管理體系中,其安全生產期間仍存在較多現實問題,嚴重影響著化工生產的可靠性。首先,化工生產活動中,安全生產制度落實不到位,部分從業人員在監管生產活動時,會忽視安全風險的評價與預防,沒有嚴格的遵照安全制度管理生產活動,繼而使得化工安全事故的發生率較高。
其次,化工生產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風險防控能力不足。一方面,化工企業員工在上崗操作前尚未進行系統的安全培訓,接受相應的安全教育,所以在應用化工生產技術工藝時,實際操作方法不規范,容易誘發化工生產安全風險;另一方面,化工生產本身的風險問題多,要求生產人員具備較強的風險意識,并且能夠快速、有效應對各類常見安全風險。但由于化工生產人員專業能力不足,不具備安全風險預防、控制、應急處理能力,繼而使得安全事故發生時,生產人員應變能力差,難以及時處理安全問題[3]。
最后,化工生產設備是化工技術管理的重要內容,化工生產流程中所需的化工設備非常復雜,對設備的安全、質量性能有著較多要求。但在實際化工生產中,化工生產設備的檢修、維護不到位,員工對設備的操作不符合相關的安全規定,從而使得化工生產基礎設施中仍存在較多的安全風險。
生產人員是化工生產技術管理的主體,是實現化工產品安全的重要人物。只有增強化工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落實化工生產安全教育,才能進一步夯實化工安全生產技術,保證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質量。
因此,化工企業應在化工生產前期,對生產人員展開安全培訓、安全教育,使其認識到化工生產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生產技能。通過完整的安全培訓,化工生產人員能夠明確不同化工生產中,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技術規范,使其嚴格的按照化工生產技術方案,操控化工設備,控制化工原料數量,科學、合理的執行各項生產任務。
在此期間,為確保化工生產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化工企業可通過播放安全事故視頻、模擬化工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制作化工安全生產紀錄片等方式,潛移默化的轉變生產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強化其在化工生產中的責任感。借此從生產人員思想意識入手,落實化工安全生產制度,滿足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要求,實現化工產品標準化生產、安全生產的基本目標[4]。
信息時代中,各領域的自動化水平逐漸提升,為提升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質量,化工企業應引進計算機、大數據、自動控制等技術,建設信息化的化工生產技術管理體系,用先進的管理技術,保障化工生產管理效率,促進化工生產標準化,該管理機制的基本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信息化的化工生產技術管理流程圖
具體來說,信息化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其本質是利用各類自動控制設備、計算機設備,全流程監測化工生產活動,及時預測化工生產中的安全風險,引導生產人員及時調整生產方案,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減少化工生產活動中不必要的損失。
在大數據、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管理人員可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化工生產數據庫,開發化工生產管理系統。系統運行期間,管理人員可從系統顯示大屏、PC端口、移動端口,實時監控生產流程、監測化工生產設備,及時發現化工生產中的故障問題、安全隱患,同時利用系統的數據分析功能,快速判斷隱患點、故障點,制定化工生產應急方案,讓生產人員能夠及時消除隱患,保障化工生產的安全性與可靠性[5]。比如,化工生產中設備腐蝕、磨損均會誘發安全風險問題,而自動化的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系統,可以應用現代化技術,提前排查設備故障,減少化工生產中的安全隱患,使得化工生產任務順利完成,生產出高質量的化工產品。
除此之外,基于信息化的化工生產技術管理體系,化工企業可借助BIM技術,在系統功能層輸入化工生產目標、生產參數,借此評估化工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幫助技術人員優化化工生產流程。在提升化工生產效率的同時,規范化工生產模式,引進高效、安全的化工生產技術,保證化工生產技術管理質量。為化工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目標、高效生產化工產品創造有利條件。
為夯實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基礎,實現化工安全生產目標。化工企業在加強員工安全教育的同時,還需多層次地提升化工生產人員的綜合素質,明確其在技術管理中的基本責任。首先,化工企業在招聘生產人員時,還應加強技術培訓,落實生產人員的“繼續教育”方案,規范化工生產中“安全管理”“企業生產部門”“一線生產”“設備操作”等崗位的從業條件,嚴謹地考察人員的從業資格。確保各崗位生產人員持證上崗,尤其是化工生產中危險化學物品的管理、作業人員[6]。
其次,考察生產人員從業資質后,還應通過“半工半訓”“一對一指導”“集中培訓”“網絡自學”等方式,加強生產人員培訓,使其學習化工生產中的技術工藝、安全應急技術,全方位的提高生產人員綜合能力,滿足化工生產技術管理、安全生產需求。
最后,在化工企業生產技術管理過程中,還應堅持制度為先的基本原則,用完整、科學的安全制度和技術管理方案,明確各崗位、各項生產活動中的人員責任。保證化工生產中管理系統無缺陷、無漏洞,人員無失誤,貫徹落實化工生產中的各項責任制度。在此期間,管理人員還應加強監管,貫徹應用“抓早、抓小、抓苗頭”的管理理念,關注化工生產安全管理、技術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將安全、質量隱患扼殺在搖籃里。
化工設備同樣是化工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工企業還應加強化工設備的檢修和養護。同時根據化工生產技術要求,引進先進、功能完善的先進設備。首先,化工企業應重視化工生產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與管理,提前通過現場實踐活動,考察操作員的基本能力。使其能夠在化工生產中設備出現故障后,及時處理設備故障,降低安全隱患,有效應對化工生產設備運行中的安全風險。比如化工生產中,設備在高壓、高溫狀態下,會存在較多腐蝕問題,設備操作人員需要結合設備的各項參數的變化,判斷出設備故障,及時對設備進行養護與維修。
其次,對于化工生產設備的檢修、養護人員,化工企業還應制定科學的檢修計劃,定期組織人員對設備展開維護、檢修,檢修過程中注意核查人員的上崗證書,如入罐證、登高證,確保從業人員的專業性,使得能夠高效地處理設備故障,消除設備問題誘發的安全生產風險。最后,化工企業在設備管理中,還應引導設備操作人員根據“化工生產技術方案”,合理設置設備參數,嚴格遵守化工生產技術方案,標準化地執行、操作化工生產設備。引進先進生產設備時,化工企業還應做好設備性能評估、質量檢驗工作,針對性的制定化工設備的養護措施,促進化工設備生產價值最大化。
綜上所述,化工生產技術管理是實現化工安全生產目標的重要舉措,對維護化工生產的可靠性、提升化工生產效率意義重大。相關人員應理清化工安全生產、生產技術管理之間的關系,了解二者相互促進、相互成就的關聯性。從而通過健全化工生產技術管理體系,落實化工安全生產制度,滿足新時期化工生產的基本需求,夯實我國化工生產活動的管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