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人都有午睡的習慣。不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午睡過多、過長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同時阿爾茨海默病也會導致老人白天過度午睡。
這項研究于3月17日發表在《阿爾茨海默病與癡呆癥:阿爾茨海默病協會雜志》上。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對1000多名平均年齡為81歲的老人進行了14年的隨訪。
研究人員發現,沒有出現認知障礙的老人,在這14年間,每日午睡時長平均每年增加11分鐘。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每日午睡時長平均每年增加24分鐘。而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的這一數字為68分鐘。
另外,跟每天午睡時間短于1小時的老人相比,每天至少午睡1次或每天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的老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要高40%。隨著年齡和疾病發展,尤其是在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表現后,午睡時間會迅速增加。
那么,家有老人應該怎樣避免這種惡性循環呢?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系助理教授冷月表示,最好是將午睡限制在下午3點以前,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以獲得午睡對健康的最大益處,并防止影響夜間睡眠。此外,老人要關注自己的午睡行為,對午睡頻次和時長的過度增加保持警惕。
(摘自《保健時報》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