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近日,湖北省教育廳召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整省試點工作推進會,湖北智慧教育平臺也正式同步上線。湖北智慧教育平臺立足湖北本地學情,收錄名師、名家、名校、名課、產學研需求信息、就業信息等一批精品資源,提供優質在線資源、實驗資源等,惠及全省師生和家長。該智慧教育平臺可用于服務自主學習、教師備課、雙師課堂、作業活動、答疑輔導、課后服務、助力“雙減”深化等應用場景。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心主任田明華指出,已上線的湖北智慧教育平臺是立足湖北本地學情和地方資源特色形成的專業化平臺,后期將形成符合湖北省教育教學需求的成體系特色數字教育資源庫。
會上,湖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科技處處長王強對接下來的工作進行了部署。他要求,12月底前,全省所有學校、教師、學生在國家智慧公共服務教育平臺的注冊上線率達到80%以上;到2023年5月,全體學校、教師、高校學生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注冊上線,有條件的中小學學生全部注冊上線。目前,已有近300個縣區和學校申請作為全省試點候選區域和學校。2023年5月將遴選湖北第二批試點區域和學校,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全面推動全省所有學校開展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和應用工作。
湖北省教育廳副廳長張金元認為,開展試點是推進湖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能為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分段提供統一平臺,有效積累、快速集成各級各類優質資源,不僅能支撐“抗疫”大局,也助力深化“雙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惠及更多師生,有力促進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
張金元強調,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是向廣大師生和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產品,各地各校要加強學生使用平臺資源的科學指導,培養學生資源檢索、鑒別、選擇和使用的能力;嚴禁以試點名義要求學生、家長購買平板電腦等設備并以此區分智慧班、非智慧班。
本次會議以線下線上結合方式召開,湖北省各市、州、縣教育局和各高校設線上分會場,共2200人參與本次會議。
(鄂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