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逐漸被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起來,高中歷史教育工作者逐漸注重加強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為此,高中歷史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從學生日常生活環境和當地特色歷史文化出發,充分引入鄉土資源,進一步滿足學生的歷史學習需求,與此同時,在歷史教學中完成對當地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針對于此,本文將淺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發利用鄉土資源的現狀,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應用策略,使學生增強對家鄉歷史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
關鍵詞:高中歷史;鄉土資源;開發利用
引言
鄉土資源是在現代歷史教學中被廣泛應用的重要課程資源,在增強學生見解,落實文化傳承的相關過程中,鄉土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從學科本質看,歷史與鄉土資源具有較強的內在聯系,將這一內容應用在歷史教學中能豐富歷史教育教學內容。但就實際教學情況看,部分歷史教師對鄉土資源的應用存在一定問題,歷史教學水平難以獲得提升。對此,本文研究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發鄉土資源,并將其有效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三)鄉土資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利用現狀
雖然,當前高中歷史教師愈加主張在歷史教學中引入鄉土資源,但從實際教學現狀分析,這一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定問題。例如,教師對鄉土資源滲透不充分,學生對當地文化特色了解甚少。在開展歷史教學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內知識,更要讓學生通過歷史學習對當地的發展有進一步了解。但部分教師在進行講解時,對于歷史知識有關的鄉土文化講解過少,學生在學習相關內容時只能接觸到課內教材部分,對于該知識對應的當地鄉土文化與資源了解不夠充分。在此情況下,高中生的歷史學習極容易出現脫節現象,并會將生活與歷史看做完全不同的兩部分。除此之外,部分教師雖然注重引入鄉土資源,讓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完成文化傳承工作,但其所引用的方法過于單調,難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與鄉土文化的學習了解興趣,久而久之,學生不僅難以掌握歷史知識識,對當地的文化特色不夠了解,其綜合發展水平也會受到影響。
(四)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發利用鄉土資源的有效方法
2. 在課前預習中引入鄉土資源
課前預習是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在進行高中歷史學習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在開展預習工作時只是讓學生閱讀課本,大致了解所學內容,并完成導學案。但在預習思路和導學案設計上,并未過多注重引入鄉土資源,導致學生對相關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對鄉土資源不夠重視。為保障鄉土資源能充分滲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在預習環節中引入相應內容,讓學生對不同歷史知識背后的鄉土資源有進一步了解興趣,并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在此基礎下,高中生的歷史水平和文化素養能進一步提升,其對當地特色文化與民俗也有更深的了解。
例如,在學習“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時,教師可讓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搜索與唐朝文化有關的現代化內容,并將相關現象與歷史知識進行一一對照。如日本的和服與木屐在盛唐時期傳入,流傳至今,且在文字中也有諸多與漢字極為相似的偏旁發音。除此之外,一些較為熱門的古裝韓劇中,所應用的也是漢字。之后,結合當前生活現象,開展歷史講解工作,并增強學生對當地歷史文化的了解。如西安作為曾經的唐朝古都,有諸多唐文化,包括喜愛牡丹,佛寺。在現代社會中,西安民眾對牡丹的喜愛不減分毫,仍然會出現贊頌牡丹的詩文等。同時,在設計導學案時,教師也可引入相關的題目,增加學生對鄉土資源的了解,如“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中的京城是哪里。經過探討和調查,學生會發現是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在此過程中,學生對不同歷史知識所蘊含的鄉土資源會有進一步了解。
3.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鄉土資源
在開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時,鄉土資源也具有顯著意義。作為知識傳播與講解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息息相關。為保障高中生能在歷史學習相關過程中有效掌握鄉土資源與歷史理論知識,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教師應該將與歷史知識有關的內容引入課堂教學中。在此基礎下,高中生能更為系統且多元的了解鄉土文化,增強對家鄉的了解,并完成文化弘揚工作。
在學習高中歷史文化史部分時,其中的茶文化部分內容與現代社會中的客家擂茶有極大關聯性。教師可以此為切入點進行講解,并將視頻中的點茶過程與擂茶制作過程進行對比。在此情況下,高中生能對相應的歷史文化知識有進一步了解,并在實際生活中找到與之相對應的現象。久而久之,學生能通過歷史學習進一步了解擂茶文化,從而主動學習和掌握歷史知識,與此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
結語
就上述內容可看出,在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滲透鄉土資源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工作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還能增加學生對不同鄉土文化的了解水平。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鄉土文化資源并不注重,其在開展教學時,只會固定化的進行理論講解。為此,相關的教師應該從課前以及課堂教學等多環節做出改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歷史文化以及當地的鄉土資源,使學生完成歷史學習任務的同時落實對當地歷史文化的弘揚。最終,學生能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積累文化知識,增強自身見解,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高洪.淺談云南鄉土歷史資源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開發利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123-124.
[2]胡靜.新課改背景下高師歷史教學中鄉土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內江師范學院為例[J].黑龍江史志,2014(03):259-260.
[3]李瑾.高中歷史教學中鄉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教育導刊,2013(02):84-85.
作者簡介:唐雋瑤(1996.10—),女,陜西省渭南人,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西華師范大學 學科教學(歷史)專業 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