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彬
摘要:相關研究指出,農業經濟管理涉及的范圍比較多,農業部門需對農業生產、多種類型農產品加工與市場銷售等活動進行管理,通過一系列管理活動保障農業生產有序開展,在鼓勵農民參與農業種植基礎上推動農村經濟的創新發展。基于科學技術創新發展與靈活運用,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傳統管理模式不能滿足現代化發展需求,所以農業部門應該對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探索,重視在部門協調基礎上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農村經濟;農業種植;機械化;經濟發展
農業經濟管理呈現出長期性與系統性的特點,通過各項管理工作開展推動農村經濟的創新發展,在先進理念指導下推動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發展,在優化經營管理模式基礎上提高農業發展的綜合能力。要想推動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則應該重視經濟管理的重要價值,在明確促進作用基礎上把握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在重點內容把握基礎上提高經濟管理的綜合水平。這樣能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農業經濟發展與管理的綜合能力。
一、立足農村經濟管理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通過對國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探索得知農村經濟呈現出二元化發展態勢,城鎮與農村經濟發展呈現出較大差異,不利于社會發展水平的穩定提升。在進行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獲得科學管理的支持,在把握時代發展特色基礎上制定科學的發展方案,通過各項資源運用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綜合能力,在構建完善工作制度基礎上推動經濟管理有序開展,在制度保障基礎上提高經濟發展與綜合發展能力的穩定提升。通過各項經濟管理工作落實可以革新陳舊的工作思維,立足多種教育活動的開展提高參與農業種植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助于種植群體更好掌握現代化生產技術,能推動農業生產的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如通過農業技術推廣活動或者是種植技術培訓班等活動開展提高農民群體對農業種植的理解程度,關注先進技術對農業生產產生的促進作用,圍繞實際數據和種植案例進行現代化種植的教育指導,在提高農民群體綜合素質基礎上推動農村經濟創新發展,在革新陳舊種植思維基礎上推動農村經濟高效發展。
同時立足經濟管理也能減少農業經濟的損失,重點是圍繞市場發展態勢與演變趨勢進行針對性的經濟管理方案,嚴格根據市場發展需求制定科學的農產品銷售方案與推廣方案,圍繞具體質量檢驗標準開展農產品的生產與市場銷售管理工作。在生產過程中確保農副產品可以根據市場要求進行加工生產,在鞏固基礎生產的同時推動農業經濟的轉型發展與現代化建設,在保障農產品生產質量基礎上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以此推動農村經濟的創新發展。通過先進管理方式與工作思維的運用優化更高層面的工作機制,立足經濟管理給農村經濟生產提供科學指導,在崗位職能發揮基礎上提高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通過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可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在提升農產品種植與市場推廣能力基礎上保護農民群體的合法權益。
二、推動農村信息化與現代化建設
基于時代發展特色與農村經濟呈現出的發展態勢,農業部門需要對農業生產、多種類型農產品加工與市場銷售等活動進行管理,通過一系列管理活動開展保障農業生產的有序進行,在提高農民參與農業種植基礎上推動農村經濟的創新發展。 知識經濟是21世紀的發展特色,各行業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實現快速發展,在結構更新基礎上推動農業生產的創新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也呈現出現代化的發展特色,通過各項技術的運用推動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能力。在分析農業經濟發展時應該關注到經濟管理的作用,在先進理論知識與科學技術支持下構建更高水準的經濟發展平臺,在知識經濟指導下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發展。這樣能通過信息技術建設推動農村現代建設的有序開展,通過開展教育培訓等活動提升農民群體對先進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學習與實踐探索能力,以此推動農村經濟的創新且多元發展。
立足信息化建設可以提高農業部門對農業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的綜合能力,通過大數據分析農業發展情況,圍繞數據分析掌握市場發展對農產品提出需求,在市場價格波動分析基礎上對農業生產情況進行監督,立足科學監測給農業生產提供更高層面的數據分析支持。農業部門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對農產品市場變化情況進行把控,將農業市場與各項管理工作進行緊密結合,圍繞具體數據分析制定科學管理規劃。通過對農業市場進行數據分析能獲得更加精準的產品需求,圍繞數據波動制定科學的農業生產與管理方案,在科學監測基礎上制定更加科學的工作方案與發展計劃。如結合市場波動對下一年的農產品種植計劃進行多個層面探索,圍繞農作物市場價格波動預測后續的價格變化情況,在數據分析基礎上給農業生產提供更精準的數據分析和技術指導工作。通過多種舉措提升農業經濟發展的綜合水平,在獲得更多經濟發展效益基礎上推動農村信息化與現代化建設。
三、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農業部門應該分析通過哪些方式提高經濟管理的綜合能力,在把握農業經濟發展特色基礎上制定科學發展方案,圍繞行業發展特色進行多樣化的教育管理。本文認為要想推動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則應該關注到經濟管理的重要價值,在明確促進作用基礎上把握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在把握重點內容基礎上提高經濟管理的綜合水平。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提升人才管理的綜合能力,在組建高素質工作人員基礎上讓先進技術和農業經濟發展進行緊密結合,在提高人才質量的前提下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樣能在人才優勢發揮基礎上制定更加科學的農業經濟管理方案,在把握時代發展特色基礎上構建更高層面的農業經濟管理與創新發展平臺。
在進行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應該關注到優秀人才培養的價值,通過多種方式吸收更多高素質的農村經濟管理人才,在高素質人才支持下革新之前的工作方案與執行思維,立足人才培養推動經濟管理的有序開展。在優秀人才吸納與管理過程中需要關注到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價值,圍繞國內外農業經濟管理現狀與優秀管理方式的運用價值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重點分析先進技術和農業生產之間的關系,圍繞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工作計劃,圍繞多種因素分析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在堅持常態化發展基礎上推動人才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這樣能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農業經濟發展與管理的綜合能力,在穩定農村經濟發展基礎上推動農村經濟的創新發展,讓經濟管理更加具備活力。
同時,應該在時代特色分析基礎上制定獎懲方案,在明確部門崗位工作責任與執行方案基礎上開展多樣化的探索,圍繞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制定科學的方案與創新計劃。重點將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作為經濟管理工作的關鍵內容,將日常經濟管理工作和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績效考核與崗位晉升進行掛鉤,圍繞常見的工作問題和農村經濟管理價值明確部門和工作人員應該承擔的責任,通過明確責任的方式制定更加科學的經濟管理方案。這樣可以在先進理念指導下推動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發展,讓農業工作人員將更多先進生產模式與機械操作等內容進行傳播,有利于引導農民運用先進的生產理念與技術開展更高質量的農業生產與市場競爭。
四、結論
研究指出農業部門應該對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創新,重視在部門協調基礎上推動農村經濟的優化發展,需要在把握重點內容基礎上提高經濟管理的綜合水平。本文認為通過各項經濟管理工作的落實可以革新陳舊的工作思維,立足農民教育活動的開展,提高參與農業種植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助于農民更好掌握現代化生產技術。通過各項技術的運用推動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能力。此外,也能在組建高素質工作人員基礎上,讓先進技術和農業經濟發展進行緊密結合,提高農業經濟發展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趙英杰.試論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22(04):56+58.
[2]試論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農村實用技術,2020,12(05):33.
[3]程建娟.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29(13):206.
[4]房麗麗.探究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山西農經,2020(01):66+68.
[5]林振球.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9):5.
[6]王少明.試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8,38(10):142-143.
(作者單位:商河縣農業農村局)12D80067-69BC-43CE-AB00-D1301D2067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