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媽,女,77歲,小學文化,獨居。兩年前開始在日常中出現奇怪行為,如:經常忘記時間和日期;去市場買東西常會重復購買,一天會買兩件同樣的物品;經常用紙巾蓋剩飯剩菜,或把剩飯剩菜放進消毒柜,放了多天變質卻不知道還吃掉;偶爾分不清洗衣粉和洗潔精。語言表達方面:說不出某些物品的詞語,叫不出熟人的名字,有時不理解家人說的話,抗拒吃藥。外出時經常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需要借助他人的幫助才可找到家。女兒覺其異常遂帶至醫院診治,醫生經過耐心的詢問及輔助檢查,患者被確診為:輕度認知障礙。
那什么是輕度認知障礙?應該怎么去判別,如何預防呢?
認知是人腦接受外界信息,經過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從而獲取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它包括記憶、語言、視空間、執行、計算和理解判斷等方面。輕度認知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指上述幾項認知功能中的一項或多項受損。其認知減退必須滿足以下兩點:
認知功能下降:①主訴或者知情者報告的認知損害,而且客觀檢查有認知損害的證據;②客觀檢查證實認知功能較以往減退。
日常基本能力正常,但一些復雜的工具性能力存在輕微損害。
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癡呆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是一種認知障礙癥候群。MCI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臨床前階段,與早期記憶力減退、低效或無效的神經處理有關,且會增加AD的風險,由于MCI癥狀并不突出,常被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不被重視,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提示MCI的早期診斷和干預可以延緩其向老年癡呆的轉化。研究顯示,我國55歲以上人群MCI患病率在2015年就達到14.5%,也就是說55歲以上每5~6個人里就有一個MCI患者,而且這個疾病的患病率還在逐年攀升。MCI如果沒能及時發現和早期干預,可能會在今后的歲月中逐漸進展惡化為癡呆。
MCI可以分為不同類型,即遺忘型和非遺忘型:
記憶力變差:早期表現為記不起近期發生的事,經常丟三落四、說完就忘,工作內容過度依靠備忘錄。
搞不清時間地點:如就在家附近卻找不到自己家門,出門買菜經常迷路。戴著眼鏡找眼鏡;最近發生的事情、見過的人記不住。
常用物品放錯地方:如熨完衣服,卻把熨斗收進冰箱里。
語言障礙:不能迅速準確表述一種物體,一件事情,一個人物;突然想不起面前人的名字;無法流利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人交流的困難增加,常常不能迅速回答,甚至所答非所問,有時連一些簡單的詞匯都不能表達自如。話說一半卻忘了要說啥;說話經常卡殼;同樣的話反復說,同樣的問題反復問。
性格及情緒改變:突然變得多疑、糊涂、害怕及過度依賴。不愛清潔,不修邊幅,暴躁,易怒,自私等。
對日常生活不感興趣:如連續幾小時呆坐在電視機前。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力不從心,自認為能完成的動作或能做好的事情往往無法順利完成;懶言、不愿走動、靈活度降低、行動緩慢。
這些表現也會出現在正常老化過程中,所以不是很好區分。但是如果你發現家里老人經常記不清事情,性情變化大,且因此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你可能需要陪他們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認知測試。
MCI最初的篩查多借用癡呆或其他認知篩查工具,具有代表性的是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量表包括7個方面:時間定向力,地點定向力,即刻記憶,注意力及計算力,延遲記憶,語言,視空間。之后為了提高診斷精度、簡化診斷方案,加拿大?Nasreddine?博士及其科研團隊在蒙特利爾當地醫院,根據其團隊豐富的臨床認知功能篩查經驗并參考了MMSE量表中所測試的認知評估項目和評分制定了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量表內容包括了注意與集中、執行功能、記憶、語言、視結構技能、抽象思維、計算和定向力等8個認知領域的11個檢查項目。由于MMSE與MoCA在敏感性及特異性上各有優勢,因此建議兩量表聯合使用。此外還有一些量表可以用于MCI的篩查,如總體衰退量表即老年抑郁量表、畫鐘檢測量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Boston命名測驗量表、連線測驗A-B量表等幾種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MCI篩查量表。這些量表單獨使用時敏感性相對較低,并不具有特異性,但是聯合使用時其敏感性及特異性會明顯上升。除使用量表外必要時也可以進行臨床體格檢查及神經系統檢查,最終確診MCI。
可能接近一半的MCI患者在未來會進展為老年癡呆。防治MCI,關鍵在于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針對MCI各種危險因素進行干預: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認知訓練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緩和改善MCI患者認知功能的下降,認知訓練的內容包括邏輯記憶、視空間、執行能力以及言語記憶等。傳統的訓練范式有:策略和元認知能力的程序訓練,記憶支持系統的訓練,家庭成員參與干預的認知訓練,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工作記憶訓練等。
此外,近些年興起的基于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reality,?VR)的認知訓練在康復領域中的應用受到了廣泛關注。VR典型的特征被概括為“3I”,即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想象力(imagination)。與傳統認知訓練項目相比,VR?訓練有著更高的生態效度,在注意力、執行功能、記憶力等的訓練康復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未來研究可探討其在MCI患者康復與治療中的效果。
有氧運動讓人遠離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這些疾病本身也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另外,運動還對大腦有額外的保健作用,不僅能緩和情緒和心境,還能緩沖記憶力和智力的下降。同時,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增加腦細胞中樹突狀突起的數量和體積,增強記憶力。有氧運動能顯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延緩認知損害,降低癡呆風險。
游泳:可能是最好的方式,既能鍛煉耐力,又能鍛煉對大腦具有保護作用的高度全身協調性。
慢跑:也是一個既方便又有效的選擇,但是一定要堅持跑起來,每天半小時左右的慢跑讓你的心跳加速起來。
太極拳:太極拳作為有氧運動,可提高認知功能,特別是注意力、記憶力、執行力和反應能力。
眾所周知,高鹽高脂飲食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癥,而這類疾病會造成微小的腦血管病變,常常是造成癡呆的原因之一。每日比較理想的飲食搭配,是按蔬菜、水果、瘦肉雞蛋、主食均衡搭配。
足量的新鮮蔬菜水果能補充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烹飪的時候最好選擇富含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有條件也可以額外補充一點深海魚油,研究認為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合成老年人缺乏的DHA,其具有一定的認知保護功能。多吃豆類制品、奶制品、水果蔬菜、粗纖維等食物,保證高纖維、優質蛋白、維生素及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的攝入量。
經常挑戰一下自己的記憶力和智力,如打撲克和麻將、看看報紙,或者下象棋、圍棋等棋類,也可以嘗試年輕人喜愛的桌游。鼓勵他們做一些需要費“腦子”的事情,作用也很好。
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是預防的關鍵。一些研究已發現睡眠時神經細胞收縮,腦脊液可以順暢進行“清洗”工作,代謝廢物如Aβ被清除,而睡眠減少導致Aβ的沉積,逐漸發展為癡呆。
健康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如吸煙務必戒掉,煙草幾乎對全身健康都有極大的危害。一些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抑郁癥等,這些伴隨的疾病狀態之間容易相互影響,導致惡化。
針對文章開頭提到的王大媽,護理團隊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康復訓練:科學制定和參與記憶力相關的認知訓練,一定程度上延緩和改善其認知功能的下降;給老人講她過往發生的事情,看一些舊照片、舊家具等與之相關的物品,引導她回憶過去難忘的經歷,并且鼓勵老人講述;平時可以給老人選讀一些簡短有趣的小故事,聽完后讓她簡單回憶故事內容,并鼓勵其用言語表達;可以嘗試讓老人做一些拼圖游戲,由易到難,不僅可以鍛煉其對色彩的辨認,還可鍛煉即時和延遲回憶的能力;讓老人做一些簡單的計算,如外出購物后,詢問她帶了多少錢,消費多少錢,還剩多少錢等;陪老人做一些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極、做操等;日常生活中,時不時詢問老人時間、日期,促進她讀取時間和日期的能力;平時養成良好的睡眠和飲食習慣等。
綜上所述,MCI是阿爾茨海默癥的早期預警信號,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然而,由于MCI的早期癥狀通常難以察覺,患者及其家屬常會誤認為是正常衰老,從而錯過最佳干預期。如果患者在發現存在MCI時開始治療,可以有效預防或延緩阿爾茨海默癥的發生。
賈艷濱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暨南大學精神心理疾病臨床與轉化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委員,雙相障礙專委會副主委,強迫癥專委會副主委;中國心理衛生協會CBT專委會副主委;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評估專委會主任委員;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精神健康分會主任委員;《中華精神科雜志》第六屆編委委員;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督導師。臨床工作與研究方向:焦慮,抑郁及雙相障礙的診療與心理治療;記憶與認知障礙,老年癡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基金、廣東省重點專項、廣州市及高校相關抑郁癥、雙相障礙發病機制、認知功能與腦科學研究等A9B67CBD-1AD1-4BA1-8A8F-26C30B333C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