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龍
張阿姨今年65歲,幾年前從領導崗位上退休后賦閑在家。3年前,張阿姨在跳廣場舞時不慎扭傷,需要做一個微創的小手術。術后的第二天張阿姨就可以自行行走了,可是行走時卻感到腰部沉重。當天晚上張阿姨一夜未眠,前半夜用手機查找各種微創手術的資料和后遺癥,后半夜憂愁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日后生活。
接下來的日子里,張阿姨經常感到腰部不適,甚至連同同側的腿走路也出現了無力感。她多次找到主治醫師,詢問自己的腰部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經過醫生的檢查,結果顯示手術很成功,并沒有任何并發癥,醫生解釋腰腿部不適的體驗可能與張阿姨術后不適相關,可以適當做些康復治療來緩解癥狀。
但是張阿姨卻對這個結果很不信服,此后的3年里,張阿姨遍訪了全國各大權威醫院,輾轉于腰腿疼痛相關的各個科室,做了無數次無創、有創的檢查,但是結果均為未見明顯異常,令張阿姨大失所望。
正規醫院行不通,張阿姨就開始四處尋找偏方,比如看中醫的書給“病腿”治療,買回各種中藥泡腳;用艾灸熏穴位;每日定時給“病腿”做按摩和理療,但凡可以想到的辦法張阿姨都試了一遍,但是腰腿部的不適感卻越發嚴重。到了后期,張阿姨甚至開始拄拐、坐輪椅,致使“病腿”長時間不使用,出現了失用性肌肉萎縮的現象。而這樣的結果更加印證了張阿姨認為腰腿部有疾病的猜想。
張阿姨的腿部真的有器質性疾病嗎?答案是否定的。張阿姨收到的一沓沓的檢查單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但是為何她仍舊“執迷不悟”,她到底病在了哪里呢?經過深入的問診,我們最終發現,導致張阿姨上述行為的罪魁禍首原來是老年期的抑郁情緒。
張阿姨的病明明是在腰部和腿上,怎么會和“老年抑郁”產生聯系呢?其實,張阿姨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并不少見,我們經常用煩、癡、慢、痛、疑、妄、殺七個字來概括老年期抑郁的七個突出特點。
“疑病”就是對于疾病的過分擔心,這一點正好契合了張阿姨的病例特點。據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老年抑郁障礙患者中,大約1/3的老年人以疑病障礙為抑郁的首發癥狀。像張阿姨這樣,因為經歷一次手術后出現反復就醫的病例在臨床上也常見,多數為老年人經歷較大手術后的前半年時間內,擔心自己的疾病復發甚至威脅生命而反復就醫。
在深入詢問張阿姨的情感體驗后,我們可以了解到,她在退休后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處于心境低落的情緒當中,從每日忙碌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并沒有讓張阿姨感到輕松愉悅,反而覺得空虛、無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無助的體驗上升為認為自己無用,看低自己的能力,喪失自信心。張阿姨這次腿部扭傷事件也與其那段時間身體乏力、力不從心有很大的關系。而這次“手術事件”在無形當中讓張阿姨對于身體更加擔心,這種情緒又反過來作用于身體,從而加重了身體不適體驗,進入了惡性循環。
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能力逐步退化,老年人對于外界的感受已不如年輕時敏感。當您詢問一個每日唉聲嘆氣、動輒流淚的老年人是否心情不佳時,很多老年人會否認。但問及他們是否有什么煩心的事情的時候,老年群體則找到了傾訴點,稱自己心煩、坐立不安,特別容易因為小事而激動,或者會沒有來由地害怕,擔心自己和家庭會遭遇不幸,為此惴惴不安、擔驚受怕。還有一些老人表現為激烈的行為,嚴重者會滿地打滾、大哭大鬧,完全不顧及場合和身份。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警惕老年抑郁發作了。
很多老年人不明原因突然變得反應遲鈍,和其對話時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給予答復,致使子女會認為老年人是不是得了癡呆。當您在綜合醫院檢查無異常時,請您回憶一下老年人近期的狀態,是不是有一些生活事件對老年人有一些沖擊,或者是老人經歷了一場急性發病。這時請您帶老人前往精神心理門診進行就診,因為有一種老年抑郁的表現形式與癡呆非常相似,它會出現諸如計算力、記憶力、理解判斷能力的下降。但其實這些表現都是“老年抑郁的偽裝”,在發病前期進行有效治療后老年人可完全恢復正常狀態。但如果病情遷延不愈,一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可逆的癡呆。
這一部分有軀體癥狀的老年人多數為其他科室的轉診病例,多表現為以下四類癥狀:①疼痛綜合征。找不到原因的頭痛、胸痛、背痛、腹痛及全身疼痛。這些疼痛的部位并不隨神經走行,可表現為任何身體部位的疼痛。疼痛的程度會隨著情緒的高低起伏而變化。②消化系統出現腹脹、便秘、脹滿、噯氣。多數老人在門診會和醫生敘述為吃一點飯就胃脹,有的時候還會因為胃脹而氣短、憋悶。或是稱自己已經好幾年沒有吃米飯等“略硬”的食物,因為消化不了。③胸部癥狀。這個癥狀不僅僅涉及胸部器官,也表現為喉部的堵塞感,患者表示喉嚨中有東西堵著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同時也表現為胸悶、心悸等。④自主神經系統癥狀,如面紅、手抖、出汗和全身乏力等。這些癥狀往往掩蓋了老年患者的抑郁情緒,導致我們常常以癥狀入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忽略了癥狀背后抑郁發作的本質問題。
老年抑郁的自殺危險要高于其他年齡組的人群,這與老年人的心理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精力下降,老年人越發覺得力不從心,從而引發了其自責自罪的想法,擔心自己患病或年老給家庭添負擔,給兒女帶來麻煩。隨著同齡人的離去,內心的孤寂感和對生活的無力感都會催生老年人輕生的想法。故而注重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是非常必要的。
結合張阿姨的病情,筆者向大家介紹了老年抑郁的部分特征性表現形式,希望對您和周圍的老年朋友們有所幫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愿老年朋友們都能度過一個身心健康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