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亮/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青口鎮農經中心
李淑婧/連云港市贛榆區農業農村局
姜淑紅/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
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推進強村富民是維護農村穩定、保持農村發展的主要抓手,也是強化基層治理,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著重抓管理、強治理,在推進強村富民等方面精準施策、有的放矢、狠抓落實,有效助推鄉村振興。
抓好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扎實推進“四清”專項行動。以鎮為單元,逐村過堂、逐個銷號,年內全區行政村(涉農社區)集體流失資產全部收回、無效債務全部清理、不良債權全部清收。一是清收資產。區鎮聯動,營造強大聲勢,借助紀委、公檢法等部門力量,加大對侵占集體資產資源打擊力度。通過采取黨員干部帶頭、村規民約處罰等舉措清收拖欠承包費及不良債權。對長期無理占有、占用集體資產資源的,及時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處理,維護村集體合法權益,確保工作目標任務實現。二是清理無效債務。堅持實事求是,依法辦事,準確甄別、核實不良債務,嚴密審批流程,規范業務處理,不留尾巴。落實村級集體債務控減制度,嚴格控減新債,積極化解舊債,確保當年村級債務只減不增。擅自舉債的,誰舉債、誰負責償還,村集體不予承認。三是強化農村產權交易工作。通過開展督促檢查,加強問題整改,消滅零交易村、挖掘交易潛力。充分發揮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功能作用,一方面明確平臺交易“免費通道”和“綠色通道”情形,完善交易流程,提升交易效率,增加交易效益。另一方面加強村集體收支監管,把控資金來源和資金流向,確保應進必進,保值增值。

強化農村宅基地管理。一是積極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依法依規”的原則,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在摸清底數基礎上,區分問題根源、事項類別、發生時限,全面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整治工作,杜絕增量、減少存量。二是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加強宅基地審批監管。研究制定出臺贛榆區農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辦法、農村宅基地和建房審批流程,做到辦事有依據。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建立健全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轉、違法用地查處等管理制度,完善宅基地用地標準,指導宅基地合理布局、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利用;全面落實“一戶一宅”“三到場”要求,規范審批管理,規范審批程序,完善審核批準機制,嚴格用地建房全過程管理,提升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水平,從源頭防止出現新的違法亂占耕地等問題發生。三是加快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積極做好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精心組織、加強領導,規范操作、有序推進,確保年內各鎮農村房地一體登記數量達到50%。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統籌“補短板、抓關鍵、重動員、建機制、促實干”,多點突破、系統發力,持續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重點實施鎮區提升、村莊達標、庭院美化行動,確保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從典型示范轉向面上推開,不斷提升農民生活環境水平。堅持以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聚焦農民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村莊環境“臟亂差”難題,牢牢抓好農村生活垃圾、廁所糞污、生活污水、農業廢棄物、農村公共空間“五項治理”,組織開展“全域整治、百村示范、萬戶美化”整治行動,使全區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全區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99.6%;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率達到100%;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行政村覆蓋率達62%;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1.01%;村莊環境干凈整潔有序的行政村比例達到100%。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實施富民興村行動。壓實鎮黨委書記抓“黨建引領 富民興村”責任,將抓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效作為實績考評的重要依據。用足用好《關于推動“黨建引領 富民興村”二十條配套扶持政策》,確保所轄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穩定達到預定目標,大力培育一批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百萬元村(社區)。圍繞“一村一業”目標,努力培育海淡水產品養殖、紫菜養殖、特色水果種植、畜禽養殖、優質糧油種植加工等支柱產業,打造謝湖大櫻桃、贛榆梭子蟹、對蝦、大黃魚、白蝦、蝦皮及鯧魚等品牌。圍繞“一村一項目”目標,因地制宜、多元發展,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力爭實現455個行政村(社區)集體發展項目全覆蓋。用好贛榆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多方整合、專款專用,全力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扎實推進企村聯建工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實施方案,舉辦各類企村對接活動10次,緊扣目標任務、產業項目、簽約落戶、政策保障、典型培育等抓推進。嚴督實查,保證項目落地落實,全區行政村全部開展企村對接活動,實施企村聯建行動項目353個,其中實現南北掛鉤企村聯建23家,低收入村62個全部落實了項目。
加快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對已投產項目的達效情況、已實施完成的投產情況、尚在實施的進展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對2021年的扶持項目,抓緊撥付啟動資金,督促相關鎮村按照實施方案,有序推進,加快實施進度。找準扶持項目實施中的具體問題、查明原因,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力爭早日投產達效。不斷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激發產業帶動效應,帶動農民增收,發揮扶持項目在強村富民行動中的作用。
建立健全約束激勵機制。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鎮村干部目標考核指標體系,指標分解、層層傳遞壓力,增強責任心;把鎮村干部的收入、獎金同村集體收入掛鉤,建立激勵機制,同心協力推動集體經濟發展。設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貢獻獎,經鎮黨委同意、“一委三會”通過,從當年度村集體經營凈收益中拿出不超過10%的資金獎勵相關村干部。對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成績突出的先進個人、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優先提拔重用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實績突出的鎮村黨組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