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霖
(昆明廣播電視臺,云南 昆明 650100)
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與管理系統密切相關。一套優秀的管理系統能提高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水平,而一套不適合的管理系統有可能對安全播出造成災難。管理的目的在于通過合理的組織和人、財、物等因素的配置,提高生產力的水平。但管理的核心是對人的管理,作為廣播電視播出的技術部門,技術人員的水平直接決定了安播工作的成敗?;诖四康?,通過開發一套機房管理系統和對管理流程和規定的梳理,能夠讓工作人員了解管理細節;通過細化數據、解決問題、串聯各類數據與功能,可以讓工作人員掌握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對開發測試環境的搭建與開發,能夠讓技術人員了解網絡、數據庫、故障處理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技術水平[1]。
為了保障播出安全,提高數據分析統計效率,簡化工作流程,實現痕跡管理,該系統的開發也有助于輔助機房的管理工作。系統需具有各類播出數據統計分析、人員工作安排調配、人員工作量統計、故障輔助排除以及技術交流等功能。
由于本次開發不屬于商業應用類開發,因此在開發模式上選擇了傳統的瀑布式開發模式,包括需求分析、編碼集成、測試維護等幾個階段。軟件架構采用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B/S)架構,開發平臺為微軟的.Net 平臺,BS 服務選擇IIS 服務,軟件可使用電腦端和移動端兩類終端填寫和查閱,這樣選擇的目的在于參加人員的知識共性與兼容性會比較理想,方便后續的開發調試[2]。
通過分析可知,系統的開發需要實現對技術人員的培養,同時優化現有的工作流程,實現痕跡管理。因此本次開發與正常的軟件開發不同。筆者在系統開發工作中的定位為引導者和項目管理者。對系統開發的具體分析和流程節點設定如圖1 所示。

圖1 軟件開發目標分析
通過對原有工作進行梳理與細化,確定開發的系統除具有日常的日志數據填寫功能外,需增加工作安排和提醒功能、滾動通知功能、播出記錄和故障快速查詢功能以及播出數據統計功能。系統應盡可能在完全實現原有紙質數據填寫記錄的基礎上,彌補原有工作流程的不足,更好地總結和吸收工作經驗,同時讓工作量化考核一目了然,不易發生人為的統計錯誤,縮小統計誤差,故障記錄應圖文并茂,能夠為將來出現類似問題提供解決思路與方法[3]。根據這些需求,最終確定系統需設計如下模塊。
(1)登錄模塊。用于人員登錄,可以實現管理員和普通工作人員直接登錄。該模塊的特點在于,當班的2 名員工必須同時登錄,否則只能進行工作查看,無法使用其他功能。
(2)日志查看、工作安排與通知模塊。該模塊實現近15 日的工作展示,以當前日期為基準??刹榭催^去7 日的工作情況與值班記錄,也可查看當天及未來7 日的具體人員工作安排。模塊具有警示滾動條,用于重大警示信息的提醒。
(3)日志模塊。為實現傳統紙質表格的全部功能,將每天的工作日志分解為5 張數據表單,分別為巡檢記錄、直播記錄、播出時長記錄、加班記錄以及故障記錄。其中,故障記錄表單可上傳故障截圖和故障處理現場照片等附件到服務器,能夠達到Word 軟件的圖文混排效果[4]。
(4)查詢模塊。查詢模塊支持通過時間段或者關鍵字對系統相關記錄進行精確查詢和模糊查詢,可以將查詢結果按日排列。
(5)統計模塊。該模塊具有相關播出數據統計和人員工作量統計查詢功能。
(6)管理模塊。管理模塊用于安排工作、修改密碼,并附加了短信群發功能,可以直接通過短信通知和安排工作。
系統的業務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業務流程圖
1.3.1 界面設計思想
系統界面設計采用冰的六角結構為底,通過多個小的六角平鋪形成軟件背景,代表工作所需的沉著與冷靜。在主界面配以工紅,代表安全播出重于泰山。
該系統需要在計算機的主流瀏覽器順利顯示,并且要在以Webkit 為內核的手機瀏覽器中顯示。設計時,所有窗口元素均采用百分比為單位的設計方式,沒有采用像素作為設計單位。界面設計考慮了兩種瀏覽器的基本兼容性。界面設計與功能相結合,主要為功能實現服務。遵照簡單實用的設計原則,界面保留了日期彈出式菜單等最基本的功能,去除了大量無用的裝飾功能。
1.3.2 界面設計用色和圖例
界面用色選擇了偏于年輕朝氣的藍灰色調,主要是為了擺脫傳統對技術工作較為沉悶的認識。展示框參照國外設計采用了半透明玻璃風格和下沉式的文字條[5]。填寫模塊則采用了非傳統的指針式選擇菜單。背景采用暗棱格花紋,如圖3 和圖4 所示。

圖3 登錄界面

圖4 任務查看界面
由于播出工作的特殊性,播出值班安排兩位技術值班人員共同搭班值機。當班的兩位工作人員必須對記錄及操作負責,因此設計了雙人登錄系統。此系統要求值班的組長和組員同時登錄,如果出現人員離崗的情況則無法登錄,從技術上保證了人員的出勤,而且充分考慮工作人員出現生病和換班的情況,只要保證上班的配置是組長加組員的組合均可登錄。另外,系統可以根據實際的登錄情況自動記錄工作人員安排,保證了工作量考核的真實合理。
播出工作按照工作內容劃分,分為日常工作和特殊工作。日常工作包括巡檢、直播和故障處理,這一部分相對固定的工作由計算機按照時間規律自動安排。特殊工作如新建系統功能、搶修和外出直轉播等需另外安排的工作,則由值班領導直接在系統中以管理員身份下達。
滾動條功能也是根據播出部門特有的工作規律設置的功能。很多時候,上級主管部門會對播出工作做出特殊的安排和指示,電視臺或相關部門有重要通知需要告知當班人員,因此需要一個能夠特別提示的滾動條來提醒值班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也可以點擊滾動條在窗口中閱讀所有通知條目。這里的滾動內容主要來自于兩張數據表,一張是由管理人員填寫的通知表格,一張來自于值班人員在工作中需要未來值班人員注意的提醒內容。
依照多年來紙質表格填寫的工作習慣,在設計值班表格時遵循了對應原則,即現有記錄內容電子表都應具備。同時簡化填寫方法,如將文字刻錄變為選項刻錄,這樣在沒有故障的情況下大幅降低了工作人員的日志填寫強度。若有故障,則要求工作人員詳細填寫故障的各項內容,其格式相對固定,還包括截圖。這樣,一方面通過標準化記錄降低文本工作壓力,便于管理,一方面強調對維護工作第一手信息的記錄梳理,使技術人員在工作中的責任意識更加突出。
工作人員完成登錄進入工作查詢及安排頁面后,工作日志頁面以日歷的方式進行展示。最中間的內容是當天的工作安排,以紅色背景突出顯示當天的工作任務,前后7 天各展示了過去及未來的工作任務情況。雙擊某一天的日歷,可以彈出一個類似Word 軟件的界面,文本內詳細記錄了值班情況、直轉播情況以及故障處理情況等內容。如果某天有故障處理工作,文本內也會根據特定的格式展示故障的發生時間、影響的范圍、持續時間、異常時的照片、故障描述以及具體的處理過程等內容。如果該故障只是通過重啟等手段解決,并沒有發現故障的具體原因,也可以根據需要生成工作提醒,提醒未來一段時間內值班的同事在日常巡檢時特別注意該類設備的運行狀況,系統工程師在組織每月的停機檢修時,也可以將該設備的檢查測試放到本月末的檢修計劃當中,如圖5 所示。

圖5 工作日志界面
以值班情況為例。值班對應了2 張表,一張是后臺通過腳本自動生成的值班情況,另一張是根據每天值班人員的實際登錄情況生成的統計表,該表根據交接班時間等進行自動判斷,自動記錄交接班時間等內容。通過相關數據表的后臺比對,可以讓管理人員清晰了解值班工作是否存在異常,如在未報備的情況下換班等情況。系統也可統計出是否有人員連續換班情況,這時部門主任能夠了解相關人員的工作情況,并根據情況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避免一些工作人員因各種問題沒有及時發現處理而影響安全播出,能夠讓部門運行和管理更加人性化。
本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對故障處理全過程的記錄。在以前的紙質記錄方式中,值班人員只是在工作記錄表中記錄故障發生處理的情況,這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記錄人員沒有統一的記錄標準,隨意性較大,為后續的梳理統計造成不便;二是紙質記錄難以分類管理統計。因此根據上述情況,在軟件設計之初,將故障處理記錄內容劃分為多個數據表。填寫故障時,將各個需填寫內容劃分為各個填寫單元,通過標準的填寫,將數據分別寫入對應的數據表中,如故障范圍、時間、關鍵字等內容,都能實現標準化填寫,具體的處理情況也可分解為多個小標題,讓技術人員逐一填寫,通過正則表達式對填寫內容進行過濾,保證填寫內容無疏漏。在需要集中展示的頁面,通過多表聯合查詢將結果根據特定格式進行統一的展示,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可根據自身的需要只對某個表進行查詢匯總和統計,這樣不同工種人員可以各取所需。值班人員也可以通過故障現象、類別和關鍵字快速查詢到相關的故障處理情況,為同類故障處理提供思路和解決辦法,避免值班人員在第一次遇到問題時手足無措。管理人員可以將有特點的故障分析解決情況作為案例讓工作人員分析和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工作人員技術水平的目的。
由于系統采用了B/S 架構,因此具備良好的擴展能力,一個模塊可以作為頁面中的一個層來擴展,也可以作為一個新頁面,擴展手段靈活。新功能的擴展對原有功能的影響較小,每個頁面的數據操作是獨立的,不會存在互斥,因此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能。
目前已在菜單中擴展了短信群發功能,實現對部門工作人員精確到個人的短信通知。同時在首頁以超鏈接的方式擴展了電視臺及部門下發的文件和技術資料的學習交流模塊,為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學習和資料分享功能。
為了提高人員技術水平,在軟件開發前期設置了幾個關鍵問題,希望通過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技術維護水平。
通過廢舊服務器及電腦的利用,將多臺存在故障的服務器組裝為兩臺主備數據庫及Web 服務器。通過該問題的解決,技術人員熟練掌握了服務器的故障判斷與組裝,能夠快速安裝服務器及軟件。
本次系統架設在臺內辦公網上。如何規劃網絡、配置交換機才能不引起網絡沖突,只讓特定的機器能訪問本系統,是技術團隊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參與人員掌握了虛擬局域網(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的劃分、訪問控制列表配置等內容,并且針對不同品牌的交換機,歸納總結了命令對照表。
數據庫是播出系統的核心,是日常維護工作的重點。如何管好、用好數據庫,是本次開發過程最需要引導學習的地方。因此,筆者帶領技術團隊反復對各類解決方案進行測試,力求找到最優解。
開發過程遇到了以下問題:多用戶登錄后如何解決數據的同步與異步問題,主備數據庫發布訂閱的配置與常見故障排除,維護計劃的設定與后臺腳本的運行,常規數據的自動生成與每月報表生成。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測試與解決,技術團隊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由于瀏覽器只會在加載時更新數據,如何保存臨時數據、及時同步新數據也成為軟件面臨的一個問題。通過雙用戶登錄問題的解決,技術人員熟悉了cookie 和session 的區別,了解了臨時數據的存取等方面的解決方案,最后解決了特定頁面的部分數據更新問題。
下面的程序用于交接班判斷。程序本身比較簡單,能夠正常運行,但在實際測試和使用中總會出現與實際不符的情況。這是由于之前在規劃中簡單地把時間和人員的變化作為班次變化的條件,不能涵蓋所有情況的變化和誤操作等情況。最終,交接班判斷加入了換班申請和登錄確認后解決了這個問題。



該軟件的開發與實踐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軟件分別在實體機和虛擬機上部署,上線以來,運行穩定。系統實現了播出部對播出值班工作的要求與痕跡管理,人員的培養基本達到預期。但系統也存在一些遺憾,比如沒能實現在播出出現故障后,通過拍照查找之前的故障記錄和解決方案,這將在技術儲備進一步提高后再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