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泰州姜堰區三水街道小楊社區黨總支書記,曾獲“姜堰區優秀團支部書記”“泰州市優秀團支部書記”“江蘇省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江蘇省優秀團支部書記”等榮譽。
在王政辦公室的書柜上,“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等榮譽無不昭示著小楊社區的精彩過往。
小楊社區之前叫小楊村,是原橋頭鎮的一個村莊。2019年10月,橋頭鎮劃并給三水街道,小楊村成了小楊社區。
因交通不便,之前,村里不少人外出做船運生意,田地逐漸拋荒。2003年溱湖大道建成,小楊村迎來發展機會。看著溱湖大道上車來車往,時任村干部瞅準時機帶領村委班子成員種植拋荒田,并嘗試組建小農場。此后,隨著農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小楊村先后建成一批家庭農場,打造富有特色的田園風光。
王政入職時,小楊村成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首批試點鄉村之一。當時規劃了6大類、24個項目,有基礎設施類的,有農業提升類的,還有鄉村旅游類的,圍繞三大板塊進行建設:大田風光區,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智慧農業應用,推出彩色水稻等;特色產業區,發展鄉村民宿、鄉村旅游;田園生活居住區,提升村莊內部的基礎設施,包括污水管網改造、天然氣入戶、河道清淤護坡、老年活動中心建設等。
那時,王政負責“特田”、外宣和村里的共青團工作。
為進一步挖掘鄉村特色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小楊村在靠近溱湖風景區的張家舍、羅家舍推出“小楊人家”鄉村生態旅游區,借助溱湖風景區的輻射作用為村莊引流。在張家舍,村里出資發展基礎設施,把村民閑置的老宅子流轉過來進行改造,之后和旅游公司合作統一對外經營。不過,張家舍只有14戶人家,規模有點小。
小楊村逐漸有了名氣,外出謀生的村民開始返鄉,重新修繕住宅。張家舍北側的羅家舍有42戶人家,這兩年,有27戶人家先后改造老宅。去年,第一批改造完成的3戶人家自發跟景區合作,景區付給他們租金。后續,社區可能牽頭成立合作社或公司,探索民宿經營管理的新方法。王政還想通過“小楊人家”的帶動作用,將客源引向村莊內部。
現在,王政主抓的工作有農業、家庭農場和鄉村旅游。上級領導提的要求是集體經濟有新作為、社區治理有新突破、美麗鄉村有新變化,王政想讓鄉村建設好上加好。
1.如果用關鍵詞來記錄這一年,您會選擇哪幾個詞?
王政:有意義——今年最滿意的是兩件事,對后期工作的開展大有裨益。一件是拆除了一個違章建筑,另一件是按規定處理羅家舍民宿建房押金問題。如果這兩件事處理不好,后期管理會很麻煩。
累并快樂著——今年8月,我被組織上調整為社區黨總支書記。說實話,這讓我接觸到不同層級的領導,能做事且能做成事;讓我見識更廣,想法更加超前。我們有平臺、有資源,要勇于創新,特別是黨建、宣傳、文化、團工作,我跟上級部門說,有活動盡可以安排到小楊社區。
2.今年您還有什么工作安排?
王政:今年到春節之前我準備召開幾個座談會:關于民宿開發的座談會;諸葛會,摸排社區大三以上的學習設計、水利、景觀等專業的學生,針對村莊停車場設計和河道改造出主意;鄉賢會,為鄉村發展獻計獻策;流動黨員座談會,力爭把本村老中新三個層面的黨員資源都發揮出來。
3.調整到社區黨總支書記崗位,對您來說有何挑戰?
王政:被調整到新的崗位上,要統籌全局,最大的難處是協調各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