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琴,興化市新生中心小學少工委主任、大隊輔導員,小學一級教師、音樂老師,現為江蘇省名輔導員工作室成員、泰州市名師工作室成員、團泰州興化市委常委,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興化市第十六屆優秀人大代表”。
2003年,張寶琴入校工作,擔任音樂老師,2012年開始協助少先隊工作,2020年成為學校少工委主任。
張寶琴說,如果不接觸少先隊的工作,或許認識不到這是一項政治性較強的事業。“少先隊是政治啟蒙,黨、團、隊是相互銜接的,我們是第一步,應該把紅色教育滲透進去。”
少先隊平時基本是常規管理,如紀律、做操、入隊、大隊委換屆選舉等等。在“規定動作”之外,張寶琴還組織學生圍繞家鄉變化、紅色革命景點、蓬勃興旺的產業等開展尋訪活動,讓學生對家鄉的歷史、經濟等有切身的認識。
尋訪活動開始之前,她會組織學生開一個小型的交流會,讓學生了解尋訪內容、尋訪的側重點等。在尋訪過程中,她讓學生們去發現,去感悟。尋訪結束,學生們會寫一些尋訪心得,然后她和學生們再交流一下尋訪所獲。
今年,學校比較關注勞動教育。少先隊的暑假作業就是一、二年級的學生學習怎么擺盤,三、四年級學習燒簡單一點的菜,五、六年級做復雜一點的菜,還有一些家務活。學生們有勞動過程的反饋,如照片、視頻或成品等。返校后在學校集中展示。
張寶琴是興化市人大代表,在人代會上,她的提案聚焦對留守兒童的精神關懷。
新生中心小學位于城市正中間,施教區很小。每年,一年級招收的學生中有三分之一是其他片區統籌過來的,即除了施教區的學生之外,還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經商人員子女等,這些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有的是來自單親家庭、特殊家庭等。
如何關懷這些孩子?張寶琴的建議是在不打擾孩子的前提下進行關愛,要知道孩子的真實需求。孩子是有自尊心的,所以她提出:一是尊重,二是不打擾,三是及時關心,時常安排人去溝通交流,在物質基礎上提供精神關愛。在團組織舉辦的活動中,她提出對留守兒童的關愛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此外,她還會向留守兒童宣傳自我保護知識,如防欺凌、防性侵、犯罪預警等知識。
1.如果用關鍵詞來記錄這一年,您會選擇哪幾個詞?
張寶琴:忙碌和享受。每天都很忙碌,很充實;看到學生的見識越來越廣,每天都在成長、進步,是一種享受。
2.這一年,哪些“全新事物”進入了您的生活?
張寶琴:我工作很多年了,感覺總結能力比之前提高了。以前只組織活動,不會反思,現在我經常總結活動的成果和指導意義,同時向其他學校學習,把學到的知識用在新生身上。
3. 這一年,您最積極的變化在哪些方面?
張寶琴:我是興化市人大代表,結合人大和少先隊的工作,我感覺少先隊的工作越來越重要。讓全校的學生都能參加到我設計、組織的活動中來,會很累,但我覺得很有必要。
4.您認為,做少先隊工作的意義是什么?
張寶琴:做少先隊工作,讓我更加正直了。凡事要從自身做起,才能引導學生嚴格要求自己。
5.對于即將到來的2023年,您已經設立了哪些小目標?
張寶琴:明年我會關注兩個方向,一個是未成年人保護和少先隊工作,另一個是把精力向勞動教育方向傾斜,從勞動教育入手,把愛黨、愛國的精神融進去。
個人方面的打算很多,但受到疫情影響,很多計劃無法實現。如果能出去,我準備和父母一起去西安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