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1814年7月21日出生于烏克蘭丘古耶夫,1930年9月29日卒于現今屬于芬蘭的庫奧卡拉。如果只看畫家的生卒年,看不到一絲俄羅斯的痕跡,但他是公認的十九世紀后期偉大的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繪畫大師。
列賓在充分觀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礎上,以其豐富、鮮明的藝術語言創作了大量的歷史畫、肖像畫,他的畫作如此之多、展示當時俄羅斯社會生活如此廣闊和全面,是任何一個畫家都無法與之比擬的。列賓一生創作都非常勤奮,對每幅畫都精益求精,他不僅是俄羅斯民族的驕傲,在世界美術史上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列賓的父親是一個屯墾軍軍官,全家人在烏克蘭丘古耶夫的屯墾地辛勤勞作,童年的列賓親身體會到了生活的貧困和艱難。但是,忠實履行軍人天職的父親使年幼的孩子們受到了深刻的影響。列賓也不止一次親眼目睹了囚犯如何被驅趕著由此經過,這些印象成為他日后的素材。列賓的繪畫才能是受到了在畫坊當學徒的表哥的影響。表哥時常給他帶回一些紙張、顏料、畫筆,耳濡目染,列賓逐漸對繪畫著了迷。
列賓早年隨圣像畫師學畫圣像,15歲的時候就能畫復活節彩蛋去市場上換錢。在1863年的時候,列賓一家移居圣彼得堡,他得以進入彼得堡繪畫學校學習,并于1864年轉入彼得堡美術學院。在此求學期間,列賓就完成了一系列的肖像畫作品,包括《瓦西里·列賓像》、《赫洛博申像》、《舍芙卓娃像》以及《斯拉夫的作曲家》群像等。1871年參加畢業生命題創作競賽,作品《雅魯女兒的復活》獲金質大獎。
從19世紀70年代,列賓形成自己民主主義題材和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他寫到:“現在莊稼漢是鑒定人,因此必須表現他們的利害關系……”由此,他創作了極具表現力和震撼力的風俗畫《伏爾加河纖夫》,是其現實主義繪畫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1873年-1876年,列賓獲得了美術學院津貼,到意大利和法國旅居,熟悉了古代和當代西歐各流派的藝術。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巴黎咖啡館》、《薩特闊在水晶宮》、《維爾的運石馬》、《巴黎郊區》、《巴黎的蒙馬特大道》和《捕魚女》等多幅風俗和風景畫。回國后,列賓回到故鄉,創作了《羞怯的農民》、《眼神銳利的農民》、《祭司長》等作品。
1878年,列賓參加“巡回展覽美術家協會”,此后埋頭于農民主題的創作,如《在鄉政府》與《晚會》;尤其表現當時農民被征兵參加俄土戰爭,如《歸來》、《回國,過去了的戰爭英雄》及《送新兵入伍》等,其大型作品《橡樹林中的禮拜行列》和《庫爾斯克州的宗教行列》充分利用外光的表現手法,表達燦爛的陽光和各種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
1882年后,他遷居圣彼得堡,但經常到國內外旅行,是其創作的高峰期,但其表現現實,描寫革命者的許多作品,不能被沙皇政府的檢察機關通過,經常被從展覽會上拿掉。這些作品有《押解》、《宣傳者被捕》、《拒絕懺悔》、《意外歸來》、《集會》、《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巴黎公社社員墓的年祭》等。
列賓在這一時期還創作了大量的肖像畫,批評家《斯塔索夫肖像》,作家《皮謝姆斯基肖像》、革命家《莫索爾斯基肖像》、外科醫生《比羅戈夫肖像》、女演員《斯特列別托娃肖像》、《伊斯庫克里男爵夫人肖像》等。同時他為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了一系列的肖像畫,有《托爾斯泰肖像》、《托爾斯泰耕地》、《托爾斯泰林間休息》、《托爾斯泰工作》等。
列賓受象征主義的影響,繪畫風格也明顯吸收印象主義畫派的外光效果,油畫《多么自由》和《果戈里焚稿》明顯有象征主義的傾向。當時俄羅斯正處于革命時期,他也創作了許多描寫當時情景的作品,如《紅色葬禮》、《在沙皇的絞架附近》、《驅散示威游行》、《1905年10月17日的示威游行》等。
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賓居住的圣彼得堡郊區被劃歸芬蘭,雖然列寧和伏羅希洛夫盛情邀請他回國,但他已到晚年,體弱多病,最終在芬蘭去世。
列賓在晚年,曾以自傳體的形式寫了回憶錄《撫今追昔》,用生動的文筆寫下了自己童年和青年時代的經歷,回憶了他和藝術家們的交往,以及他主要作品的創作經過,還附有他對當時歐洲繪畫的評論及書信10余篇。這本讀物對了解19世紀后期俄國的藝術概況,很有參考價值。
列賓在改革后的皇家美術學院任教14年,為俄國繪畫學派培養了一代后起之秀。列賓美術學院位于美麗的世界文化名城俄羅斯圣彼得堡,碧藍的涅瓦河水沖刷著瓦西里島的花崗石堤岸。兩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河濱碼頭的司芬克斯雕像靜靜地守護著一棟三層高的米黃色樓房。大樓正門上方四根巨大的希臘式廊柱間,屹立著羅馬神話中的大力神赫爾庫列斯和百花與青春女神芙羅拉的大理石塑像。門楣上刻著一行簡短的題詞“獻給自由的藝術—1765年”。這就是享譽全球的俄羅斯高等藝術學府一一國立圣彼得堡列賓繪畫、雕塑、建筑藝術學院,簡稱“列賓美院”。
學院于1757年建校,與法國巴黎中央美術學院,英國倫敦皇家美術學院,德國柏林藝術大學等3大美術學院并稱“世界4大美術學院”,學院以油畫專業在世界美術屆內占據不敗之地,主要培養大師級的美術人才。從該校學院畢業的學生均有較高的油畫、風景畫、繪畫、雕刻、藝術鑒賞的藝術專長。我國中央美術學院中有不少專家和講師教授是從該校畢業的,該校在我國乃至世界有較廣泛的知名度。
列賓美院的素描高級課程體現了該學院對學生基本功的教學,以人體結構的素描為基礎。有大師評價道:俄羅斯人對人體結構的理解,對人體結構在運動中與透視中的表現形式,對素描繪畫技巧與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直到現在為止都是世界一流的。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陸續派學者到蘇聯學習繪畫,蘇聯藝術家馬克西莫夫在中國的訓練班一直影響到今天,蘇派繪畫影響遠遠沒有結束。現在影響中國繪畫的流派很多,但是,如果要學習寫實素描,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去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