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聞文
(浙江)
1.最早的詩歌是誰發(fā)明的?
最早的時候啊,人們剛剛有了語言不久的時候,詩歌就用來記敘人們做的想的。那時候因為文字量還很少,所以一句話很短很短,就像現(xiàn)在的詩。
我猜在很早很早的時候,人們只有語言還沒有文字的時候,他們勞作時疲累了,會唱唱歌,說說逗趣的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fā)覺有些句子說起來有意思,聽起來也很悅耳,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項活動,這就是最早的詩歌。
2.古代的詩歌為什么每個句子的字?jǐn)?shù)一樣多,為什么詩歌最后一個字很押韻?
因為古人寫出的詩歌是可以吟唱的,押韻的話唱出來會比較好聽。
因為這樣讀起來很順暢又很好聽,有時還很有氣勢。
古人在寫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詩歌需要格律和音韻,這樣才能讓它區(qū)別于別的文體,于是就逐漸完善了這套詩歌創(chuàng)作規(guī)范。
3.雜志是不是先把插圖畫在白紙上,然后再和文章打印在一起?
雜志需要印刷,不能打印哦。打印的話,一天只能做出幾本,印刷是在大工廠里做的,幾天就能印出幾萬本呢。
插圖是插畫師創(chuàng)作好了以后交給美術(shù)編輯, 然后和文章一起排版印刷的。插圖有在紙上畫的,還有在電腦上創(chuàng)作的。
這個想法太有趣了!如果你給自己制作一本雜志,應(yīng)該可以這樣試試吧。如果是成千上萬的小讀者都要讀的同一本雜志,估計是來不及一本本去畫的。
4.編輯部里是不是堆滿了草稿?
編輯部的郵箱里堆滿了草稿(來稿)。
從前的編輯部是這樣的,但現(xiàn)在來稿都堆在郵箱里了,我們也不用每天拆信封了。
編輯部里其實堆滿了雜志出版之前校對的稿子,每一期都有好幾份,也可以算是一種草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