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穩增長壓力加大 宏觀政策亟待發力提效

2022-04-13 13:08:39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形勢課題組
全球化 2022年2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形勢課題組

摘要:2021年,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等情況下,我國經濟延續恢復態勢,呈現出經濟增長快、就業人數多、通脹水平低、外貿外資好等特征,“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但我國經濟增速逐季回落,特別是2021年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長壓力明顯加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問題逐漸凸顯。面對新形勢,“穩增長”已成為2022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為避免經濟增速過度放緩,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發力提效,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多措并舉培育消費增長點、深挖消費潛力,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穩住民生基本盤,在推動綠色發展過程中要把握好實現“雙碳”目標的節奏和力度,確保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

關鍵詞:經濟形勢 三重壓力 調控政策

一、2021年我國經濟恢復喜中有憂,穩增長壓力持續加大

2021年,我國經濟恢復取得顯著成效,呈現出經濟增長快、就業人數多、通脹水平低、外貿外資好等特征。一是經濟延續恢復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除特殊說明外,本文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局。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8.1%,完成全年6%以上的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增速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二是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阻以及疫情反復等情況下,我國出口逆勢強勁增長。2021年,我國按美元計價的出口額增長高達29.9%,占全球份額創歷史新高。從國民經濟核算角度看,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0.9%,拉動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進出口已成為配置資源和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三是對外商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2021年,我國利用外資規模破萬億元,外資使用規模創歷史新高。四是就業形勢總體穩定。2021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同比增加83萬人,完成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的預期目標;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低于5.5%左右的預期目標。五是物價水平總體處于可控范圍。2021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9%,處于溫和上漲態勢。

同時也應看到,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一是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經濟增速呈逐季回落態勢,季度GDP分別增長18.3%、7.9%、4.9%和4.0%,穩增長壓力明顯加大。二是內需恢復尚不充分。一方面,受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居民部門負債水平較高以及預防性、被動性儲蓄上升等因素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支出意愿不強,消費增長動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尚需時日。另一方面,受房地產開發投資回落以及基建投資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動能趨弱。當前制造業投資雖然保持較快增長,但內部分化較為明顯,上游投資明顯好于中下游投資。三是服務業恢復相對滯后。2021年下半年以來,受疫情多點散發的影響,我國服務業特別是旅游、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再度受到沖擊,服務業恢復再度延緩。四是原材料成本高企。我國生產價格指數(PPI)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導致位于產業鏈中下游的企業生產成本明顯上升,加大企業經營壓力,弱化企業發展信心。

二、需求收縮三大問題表現與原因分析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在我國目前的三重壓力中,需求收縮的壓力居于首位,積極應對需求收縮的壓力是確保我國2022年“六穩”工作的首要任務。當前我國的需求收縮主要表現為:全球疫情好轉趨勢背景下,我國超預期高速增長的出口已經開始出現逐漸回落的趨向,2022年作為外需的凈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將下降。同時,在內需中,消費方面,居民收入增長挑戰諸多,居民邊際消費傾向下降明顯;投資方面,制造業投資增速較高,但無法對沖基建投資與房地產投資低迷的影響。

(一)出口增速放緩,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開始逐漸回落

出口增速放緩的主要表現為外貿出口與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趨勢明顯,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12月,我國出口金額達3404.99億美元,同比增長20.9%,雖保持高速增長,但延續了自8月以來的增速下滑態勢。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12月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1%,自2021年4月以來持續處于收縮區間。PMI指數的收縮與出口超預期的背離,表明當前我國出口增長主要源于訂單轉移和出口商品價格同比上漲,出口商品數量的增幅要明顯低于出口額的增長。如果訂單轉移的態勢弱化,意味著出口對國內工業生產乃至整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減弱。

外貿出口與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趨勢明顯的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因素的疊加:發達經濟體貨幣財政政策緊縮預期加速(短期因素),疫情結束后各國產業鏈恢復(中期因素),世界經濟區域化趨勢下全球產業鏈重塑的區域化(長期因素)。在這三方面因素疊加之下,需謹防我國出口增速大幅下降所帶來的產能過剩風險,尤其是外貿型中小企業的產能過剩。

短期內,美國通脹加劇令貨幣緊縮預期提前,發達國家外需趨于降溫。2021年12月15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傳遞了兩個信號:一是明確宣布加倍縮減購債規模,將每月資產購買規模減少300億美元,此前為每月減少150億美元;二是預計美聯儲將在2022年開始加息,具體為2022年和2023年分別加息3次,每次加息25個基點。美聯儲加快縮表進程,除了導致我國資本外流壓力增大之外,還可能導致我國外需減少。

數據來源:美聯儲網站,2021年12月15日,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files/monetary20211215a1.pdf。

中期內,疫情結束后各國產業鏈開始恢復。對東盟、韓國出口表現一般,反映了新興經濟體工業生產有所恢復,我國出口替代效應有所弱化。雖然奧密克戎新冠病毒在歐洲的爆發,于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我國對歐出口下滑的態勢,但奧密克戎新冠病毒僅僅是“現象”的擾動因素,中長期各國的產業鏈恢復才是我國出口逐步回落的“趨勢性”因素。

長期內,疫情后全球產業鏈重塑的區域化特征對我國的外貿環境帶來諸多挑戰。新技術的運用決定了全球供應鏈區域化的發展趨勢,而疫情后的地緣政治博弈會進一步加速這種發展趨勢的演化,導致部分國家去中國化,雖然我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一定程度上能對沖這種風險,但需要在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的話語權上有所作為,進一步化解這種風險,繼續推動全球供應鏈區域化基礎之上的產業鏈國際化。

(二)居民消費能力與消費意愿均不樂觀

居民消費偏弱一直是疫情以來影響我國經濟增長和宏觀經濟運行的首要因素。其直接原因是受疫情的影響,但根本原因還在于居民消費能力不足以及消費意愿不強。

消費恢復滯后對經濟增長有所拖累。消費數據偏弱的趨勢在加劇,雖然有“雙十一”的加持,但2021年11月的消費數據仍舊偏弱。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9%,比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4%,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明顯低于疫情前8%左右的水平。11月的餐飲收入同比下降2.7%,較10月回落4.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為-1.2%,較10月回落2.3個百分點。10月的國慶黃金周旅游收入,2021年在2020年下降28%的基礎上繼續下降了4.7%。

數據來源: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阿里巴巴2021年“雙十一”期間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8.45%,較2020年同期同口徑26%的增速相比明顯下滑。

數據來源:《阿里巴巴集團2021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錄得穩健增長》,阿里巴巴集團網站,2021年11月12日,https://www.alibabagroup.com/cn/news/article?news=p211112。同比增速數據8.45%為作者核算得出。另外,居民消費需求收縮,在物價結構中也有反映,表現在服務業價格與整體物價的反差,服務業價格增速處于近十年來最低水平。尤其是面對面服務的消費恢復,始終受到疫情的困擾。

居民收入整體水平相對不高,居民消費能力不足。一是收入增速放緩。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同比增長9.1%,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累計同比增長8.8%,均低于GDP名義同比增速12.8%,收入分配對居民不利。二是就業壓力大。2021年1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較上月進一步上升0.1個百分點;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14.3%,與上月基本持平。由于房地產收縮對產業鏈的影響加大,教育雙減政策落地,以及互聯網企業擴張進入平臺期,就業壓力正逐漸顯現。三是收入結構性數據表現不好,中低收入人群受疫情影響更大。疫情對低收入群體收入影響相對較大,中低收入群體收入的下降對消費的敏感度更高。另外,有關社會調查數據表明,疫情后我國的貧富分化問題有所加重。

居民消費意愿不強,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出現了明顯下降。2013年以來,居民消費增速一般略低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兩者之間的平均差額約為0.5個百分點,但疫情后兩者增速差距拉大。在2020年消費支出降幅明顯高于收入降幅的情況下,2021年消費支出增速高于收入但未能彌補上年的缺口,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出現了明顯下降。這種情況表明在疫情反復的不確定環境下,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出現了持久性增加,從而持續拖累消費。

(三)基建投資低迷,房地產投資下半年出現明顯下降

在內需中,投資是連接總需求和總供給的關鍵變量,是應對當下我國需求不足壓力的關鍵性因素。目前來看,基建投資與房地產投資低迷是影響投資整體增速的主要原因。

制造業投資增速較高,但無法對沖基建投資與房地產投資低迷。2021年12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增速呈持續放緩態勢,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較11月回落0.7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但基建投資增速進一步下滑,房地產開發投資回落。2021年12月,制造業投資增長13.5%,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0.4%,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4%,較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全年看,房地產投資增速下行趨勢較為明顯,基建投資增速維持低位,2022年初有望在政策推動下實現回升,相關設備制造業有望拉動制造業投資。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振,有政策周期滯后和缺少優質項目的原因。一是政策周期滯后。在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逆周期調控的政策方向不夠明晰,加之從資金撥付到轉化為實際投資需要一個過程,造成及至年底基建投資總體仍呈現穩中偏弱狀態。二是專項債沒能拉動基建投資,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優質基建項目。在基建的資金支持上,數據顯示近幾個月專項債加快發行,11月新增專項債5761億元,為2021年內最高水平。

數據來源:中國財政部。但目前的主要問題在于缺少優質基建項目,難以帶動基建投資增長。

房地產投資不振是政策、市場與企業等因素疊加的結果。2021年12月,我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100.36,較上月略有下降,該指數從2021年2月開始持續下滑。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融資政策導致流動性不足。2021年金融機構對房企融資需求愈加謹慎,造成了房地產企業普遍性的流動性不足問題。二是市場銷售不佳。房地產市場有典型的“買漲不買跌”特征,造成銷售回款減少,進一步降低了房企的投資能力和投資意愿。三是少數企業的債務“暴雷”。恒大、華夏幸福的債務暴雷事件直接和間接地導致了全國投資的走弱;同時,因為房企信用風險暴露,金融機構對整個房地產市場的融資需求愈加謹慎。

三、供給沖擊緩解但并未根本消除

在疫情脈沖式沖擊與西方保護主義交織作用下,我國經濟遭受的外部供給沖擊將愈發嚴峻。半導體芯片等關鍵零部件供給仍短缺,煤炭、天然氣、有色金屬、糧食等商品高價位運行,這給我國工業生產和服務業供給造成較大影響。

一是關鍵技術被“卡脖子”問題短期無法解決。應當看到,自主技術攻關短期難以取得明顯成效。芯片設計上,我國企業雖已進步不小,但制造技術仍落后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等公司數年乃至數十年,“缺芯少核”問題仍未有效解決;京東方、TCL華星等在顯示面板制造上取得實質性突破,但其上游關鍵材料與核心設備供應仍存在“卡脖子”風險。在動力蓄電池制造方面,我國已取得領先發展,但在中上游的高端隔膜設備、混料機、窯爐、表面改性設備等正極材料核心設備等方面仍嚴重依賴國外。

二是能源資源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2021年下半年,PPI持續走高且與CPI的剪刀差越來越大,10月差距達到12%,此后有所收窄,12月差距收窄至8.8%,仍維持較高位置。受煤炭價格高企和電力供應緊張影響,2021年三季度國家及時出臺保供穩價政策,煤炭和電力供給有所改善。但近些年在去產能和安全生產等政策作用下,煤炭產能漸失彈性,疊加中長期的能耗“雙控”和減碳“雙控”壓力,煤炭等能源價格難以持續走低。趨勢上看,通過壓實電煤供應,煤炭短缺已有所緩解,截至2021年11月,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量較9月增長103.4%,煤炭庫存可用天數達到22天,較9月增長11天。

數據來源:Wind。電煤供需緊張局面有所改觀但價格持續下降空間有限,煤炭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的狀況至少將延續到2022年上半年。近期,煤炭、鐵礦石、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價格重拾上漲勢頭。截至2022年1月中旬,秦皇島動力煤市場價格每噸為945元,較2021年12月底上漲18%;鐵礦石價格每噸為926.49元,較2021年12月底上漲5.7%,較11月中旬更是上漲25.4%;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和期鋁價格自2021年12月中旬以來有所回升,螺紋鋼價格仍保持每噸4780元左右。

數據來源:Wind。受高基數影響,原材料價格雖不會持續上漲,但2022年有可能保持在高位運行。受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擴散的影響,全球流通環節“缺柜”和“缺工”問題不會根本解決,集裝箱運輸能力不足以滿足全球復蘇的消費需求,港口物流等關鍵環節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仍會給國內國際供應鏈穩定構成壓力,處理不好就會帶來明顯的價格上漲。

三是工業生產低位企穩但制約因素猶在。因限電限產政策等階段性趨緩,制造業和采礦業工業產出得到回升,2021年11月和12月的制造業PMI已連續兩個月保持在擴張區間。2021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兩年平均增速為5.8%,均較上月有所加快,但總體繼續弱于正常水平。缺芯、缺煤、缺電、限產、物流受阻等因素導致制造業增長放緩。疫情的反復導致汽車和電器等行業繼續缺芯,工業原材料成本高企,貨物、人員流通受阻等問題仍舊突出,用電高峰期工業用電仍然偏緊。“雙控”“雙碳”目標趨勢下,可再生能源比重越是提升,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就越差,提升過快而沒有儲能技術支持時,可能導致能源供給體系脆弱性上升。目前看,奧密克戎疫情的后續影響不確定性較大,勞動力短缺、原材料及運費飆升、運輸延遲及交通物流倉儲堵點等問題依然存在,工業品原材料和能源供給受疫情約束情況短期內難以改變,供給端的價格彈性被大幅削弱,價格的上漲并不能撬動供給快速增加。在下游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上游原材料成本向下游傳導并不順暢,造成中下游企業利潤受到擠壓,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仍舉步維艱。2021年,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5.8%,而同期私營企業同比增長27.9%,以私營企業為主的中下游環節企業利潤增長遠不及以國有控股企業為主的上游原材料企業。

四是服務業供給仍受疫情拖累恢復緩慢。全國服務業供給繼續恢復,但修復速度略有放緩。2021年,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3.1%,兩年復合增長6.0%,服務業生產仍未回到疫情前,實質性的快速改善尚未實現。疫情多點散發,導致服務業增幅放緩,部分接觸型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疫情反彈拖累交通運輸、住宿和餐飲、文化旅游、租賃商務等線下活動。其中,2021年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雖增長14.5%,但兩年平均增速下降2.4%。

五是中小企業面臨較大生存壓力。疫情反復、自然災害多發、PPI持續上漲、電力短缺等對中小企業正常經營沖擊較大。受疫情沖擊和總需求收縮影響,上游成本壓力向終端流通與批零環節的傳導依舊不暢,中下游的中小微企業成本上升壓力較大,利潤并未出現改善,難以應對貨款、社保、稅費、員工薪金、債務本息、預收款退款等成本支出。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家企業倒閉,平均每分鐘有2家企業倒閉。我國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大概在3~5年左右,近50%的小微企業存活時間小于3年。

澤平宏觀:《中國中小微企業經營現狀研究2021》,2021年12月20日,https://www.163.com/dy/article/GRKD3QPL0519NI NF.html。

四、預期轉弱對經濟的影響仍將持續

隨著近幾年經濟增速持續走低,加上各種災害頻發,居民和企業的預期發生變化,對經濟運行的影響較為明顯。

一是居民對收入增長的預期下降。隨著經濟增速的逐步下降,居民收入增速相應出現下降。收入增速預期的下降又導致居民消費支出增速減緩,從而影響消費需求的增加。

二是居民的消費意愿下降、預防性儲蓄意愿增強。由于收入增長預期弱化,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就業穩定性有所下降,加上疫情和極端氣候對居民生活造成的影響加大,居民的預防性儲蓄意愿增強,進一步影響到居民的消費支出和消費需求的增長。

三是企業投資預期弱化。隨著我國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居民住房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加上鋼鐵、化工、電力等重資產行業產能逐步飽和甚至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企業尋找合適投資項目的難度加大,企業對投資增長的預期弱化。

四是出口增長預期弱化。2020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出口恢復增長并對經濟產生較強拉動作用。主要原因是美歐需求恢復快于供給,以及疫情造成訂單向我國轉移。但目前多數企業和分析機構預期2022年出口增長率將大幅度下降,可能降低到5%左右。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發布的《2022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展望》預測2022年出口增速同比增長5.2%;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題為“2022年宏觀經濟形勢展望與政策分析”的博智宏觀論壇上表示,預計2022年我國出口額按美元計算將增長5%左右。這種情況已經反映在PMI的新出口訂單指數中。

五是通脹預期增強不利于居民消費增長。2021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且已經導致美國、土耳其等國家生產價格、消費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上述情況也向我國能源資源類產品傳導,帶動我國工業品生產價格和生產資料購進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從近期情況看,我國居民和企業關于價格上漲的預期強化,這將對居民消費和部分企業投資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六是金融風險預期強化。伴隨著房地產市場銷售的下降,2021年以來先后有華夏幸福、恒大等一批大型房地產企業債務違約,尤其是負債規模高達2萬億元的恒大集團債務違約后,市場反應強烈,社會各界對金融風險的預期明顯強化。反過來,金融機構對高風險企業限貸甚至收貸,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流動性風險。近期,人民銀行采取了降低準備金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措施,目前市場預期有所好轉,但后續效果仍然有待觀察。

五、2022年經濟增長仍將承壓

展望2022年,我國經濟增速將延續下行態勢,預計2022年GDP增長5.5%左右,增速較2021年回落2.6個百分點。此目標是在考慮政策加力的情況下比較樂觀的預期。而受基數影響,我國2022年經濟增速將呈前低后高特征。

從供給端看,在2021年基數效應較高的情況下,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增速將有所回落,預計2022年分別增長2.6%和5.1%左右,增速較2021年分別回落4.5和3.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在國內疫情反復的情況下,第三產業恢復仍將面臨壓力,預計2022年增長6.0%左右,增速較2021年回落2.2個百分點。

從需求端看,在擴大內需政策作用下國內需求增長偏弱態勢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觀。一方面,投資增速有所提升,預計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將增長5.5%,增速較2021年小幅提升0.6個百分點。其中,隨著制造業上游利潤增長趨緩,制造業上游投資增長動力不足,對制造業投資形成制約,預計制造業投資增速將回落至9.6%,增速較2021年下降3.9個百分點。在房地產融資條件有所放松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有望企穩,預計房地產開發投資將增長3.1%左右,增速較2021年下降1.3個百分點。受發債節奏加快、財政預算盈余逐步發揮作用以及基建項目加快落地等因素影響,基建投資增速將明顯回升,預計2022年增長6.1%,增速較2021年上升5.7個百分點,成為支撐我國投資增長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收入改善不明顯、房地產貸款對消費擠出以及預防性儲蓄動機依然較強的情況下,我國消費支出增速將處于下行狀態,預計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左右,增速較2021年下降6個百分點。此外,隨著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越發嚴峻,出口高增長態勢將明顯減弱,預計2022年增長4.8%,增速較2021年下降25.1個百分點,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逐步向常態回歸。

從價格方面看,受美聯儲貨幣政策逐漸收緊以及國際大宗商品供給逐步恢復等因素影響,PPI漲幅將逐漸回落。預計2022年上漲3.3%,特別是由于2021年第四季度基數較高,2022年第四季度PPI有可能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盡管豬肉和蔬菜價格會對我國CPI形成一定擾動,同時翹尾因素以及低級數效應對2022年CPI上漲形成一定支撐,但2022年CPI并不具備全面大幅上漲基礎,CPI漲幅仍將保持在合理區間。預計2022年上漲2.4%,漲幅較2021年回升1.5個百分點。PPI與CPI漲幅都處于可接受范圍內并且剪刀差明顯縮小,從而為貨幣政策操作提供更大空間。

六、政策建議

面對階段性、結構性、周期性等問題,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規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增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效果,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深挖消費潛力,緩解重點群體就業壓力,把握好實現“雙碳目標”的節奏和力度,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一)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要發力提效

財政貨幣政策要做好跨周期設計,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性,把握好政策的節奏和力度,確保政策的連續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一是貨幣政策要更加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水平,在確保貨幣供應量與社會融資規模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的基礎上,用好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以及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合理引導實際貸款利率下行,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二是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持續完善減稅降費政策,營造有利于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的環境,助力企業解憂紓困。加大對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做好專項債項目準備及發行工作,積極發揮專項債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充分發揮財政托底保障效應。三是妥善處理防風險與穩增長的關系。堅守不發生系統性財政金融風險的底線,謹防局部熱點事件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隱性風險,避免防風險引發的次生風險。四是做好應對外部沖擊的政策儲備與預案。密切跟蹤美聯儲貨幣政策動向,加強我國薄弱環節的監管,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提高應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帶來的外部風險的能力。五是做好預期管理,加強對政策的正確解讀工作,引導市場主體正確理解政策,避免預期發生混亂。

(二)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推進關鍵核心領域技術攻關,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斷點難點,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能源、利率等重點領域的要素市場化改革,破除要素自由流動障礙和壁壘,持續完善市場經濟體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激活內循環發展潛能,加快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高質量對外開放,持續優化完善營商環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高我國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提升制度性開放水平,打破阻礙國際國內雙循環的制度性壁壘。合理引導和優化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切實維護國內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推動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

(三)多措并舉培育消費增長點,深挖消費潛力

一是進一步釋放居民服務性消費潛力。加快推動消費場景升級,增加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技術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數字化賦能餐飲、文旅等多場景服務,擴大非接觸服務業的有效供給,為服務性消費創造有利條件。二是持續擴大居民增收渠道。鼓勵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采取獎金補貼、股權激勵、節假日福利等措施增加居民收入及薪酬福利,并拓展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的渠道,持續改善一、二次收入分配,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完善三次分配制度體系,支持企業事業單位集資合作建房,提高職工住房無息貸款、房租補貼、企業稅費減免和延期還款政策。三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范圍,降低居民對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的負擔,緩解居民對預防性儲蓄的憂慮,從而提升居民消費意愿。

(四)繼續把就業優先政策落實到位,穩住民生基本盤

一是制定新一輪創業就業的扶持政策。引導更多高校畢業大學生開展創業,以此帶動就業崗位增加。進一步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促進滯留在農村的農民工就地創業就業,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增加農村農業就業蓄水池的作用。二是對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出臺更多支持性政策。全面落實對中小微企業特別是服務性企業的穩崗就業政策,優化營商環境,穩定市場預期,加大減稅降費等政策落地力度,拓寬中低收入群體就業渠道,引導其逐步恢復正常營業,持續增加就業崗位。三是加大對靈活性就業的扶持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靈活就業者的失業救濟補貼、社保補貼、技能培訓補貼等保障制度,健全“非合同制”從業人員的社保政策,穩定企事業單位、基層服務項目招錄規模,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和商業保險的兜底保障作用,推出高性價比的補充保險制度,在收入預期不穩定情況下,保障農民工生活補貼獲得性和社會保障連續性。四是圍繞“一老一小”需求增加就業崗位。出臺實質性和接地氣的教育培訓補貼政策,在實施鼓勵生育政策和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下,積極培育服務于“一老一小”的市場主體,引導更多勞動者轉型從事托幼保育、護理養老等行業,持續提高從業者工資福利水平,為其提供減稅、補貼、假期等支持性政策。五是加快推進慈善機構等非政府組織發展。發揮慈善機構在調節收入分配、創造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鼓勵社會和慈善機構參與創業就業,采用以工代訓、以工代賑等方式,主動參與鄉村支教、弱勢群體援助、下崗職工培訓以及關心和愛護下一代成長等公益活動。

(五)統籌能源與經濟的關系,把握好實現“雙碳”目標的節奏和力度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堅持發展優先、精準施策、分類指導,加強各部門的溝通協調,兼顧碳減排目標與穩增長目標,把握好能耗“雙控”的節奏和力度,避免政策急剎車帶來過大的短期沖擊。在推進能源供給結構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平衡好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協調發展節奏,正確處理能源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做到先立后破,始終把能源保障、能源安全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底線,謹防運動式減碳。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在保證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高耗能產業節能降碳,強化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等在節能降碳中的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寧吉喆:《國民經濟量增質升 “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求是》,2022年第3期。

2.王一鳴:《穩定宏觀經濟 打好政策組合拳》,《經濟參考報》,2021年12月23日。

3.陳彥斌、劉哲希:《宏觀政策“三策合一”應對“三重壓力”》,《財經問題研究》,網絡首發2021年12月31日。

責任編輯:李 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蜜臀|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成人午夜网址|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h视频在线|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69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色视频国产|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色成人综合|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成人在线综合|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青青草久久伊人|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日本精品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91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男女在线| 九色综合视频网|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人人射|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在线欧美一区|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国产欧美日韩va| 色悠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视频|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