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帆

2021年LPL夏季賽總決賽上,EDG獲得了隊史的第六座LPL冠軍。隊內老將Flandre李炫君步入職業2687天,終于獲得了自己的首座LPL冠軍獎杯,而這條路他一走就是7年。
15歲出道、2687天、22歲奪冠,從初出茅廬,技驚四座的圣槍游俠,到傷痕累累、英雄暮年的夢想成真,作為一名老將李炫君是幸運的。
如今,27歲的Clearlove依舊在逐夢的路上,23歲的Smlz經歷了在春天休賽的康復,繼續向著冠軍努力,而征戰了6年的icon終于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首個世界賽……

“相較于一鳴驚人,我更愛老將圓夢。”
大家熱衷于看到老將圓夢的故事,實際上是人們都希望看到付出總有回報,堅持終會成功的圓滿結局,而故事的背后是人們對老將身上挑戰自我、永不言棄精神的認可。老將身上的這種精神或故事,是最貼近現實的,也更容易被感知的,而且是普適的。
這樣一種具有普適性的價值認同一旦形成,對于一個聯賽的賽事文化構筑和項目的發展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
于內,這種普適的價值認同更多的體現在對職業榜樣的認可上。
現TES戰隊下路選手JackeyLove就曾在采訪中表示,當初是因為喜歡Uzi才選擇成為了一名職業選手。FPX戰隊打野選手Tian也曾在直播中表示,自己是因為看了2015年MSI的Clearlove奪冠才有了打職業的念頭。
無論是阿水還是小天,他們現在都已經是LPL聯賽名副其實的牌面,而他們在最初都是因為認可了電競精神,才會被電競吸引,最終投入到電競中去。
于外,它則外化成了一種普適的賽事價值。
在成熟的NBA聯賽中,著名的曼巴精神就是這樣一種普適性的賽事價值。已故球星科比將其定義為“永不言棄”,即從不退卻,從不放棄,從不逃遁,忍辱負重,在困難中創造奇跡。
其實在一開始曼巴精神只是由科比·布萊恩特在推特上發起的一個話題標簽,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推崇曼巴精神,漸漸地,它成為了科比、NBA乃至籃球這項運動的精神象征。
接著,隨著曼巴精神的流行,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拿起籃球,走進球場,前赴后繼地去實現自己的籃球夢想。知名球星保羅·喬治、德羅贊、德文·布克、哈登、利拉德等都曾表示自己是科比忠實的擁躉,特雷楊也在采訪中說:“科比,從我打球的時候起他就是我的精神偶像。”

當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被吸引,籃球這項運動也因曼巴精神而獲得了新生。
正是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曼巴精神,才逐漸構筑起了以其為代表的NBA賽事文化,從而進一步擴大了籃球賽事的影響力,并最終推動了整個籃球運動的發展。
其實當電競產生了這種能代表電競精神的普適性價值認同,當情緒層層疊加,當更多的人認可“無畏、永不言棄”的電競精神時,電競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拿起鼠標、操起鍵盤,電競的聯賽將會越辦越好,電競也將被更多的人認可和熱愛。
同時由于這種精神的普適性特點,也會影響到其他行業,而這也間接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破圈”。受曼巴精神影響,全美音樂節榮獲最佳新人獎的女歌手卡米拉·卡貝洛就曾公開表示,自己一切的成就都源于科比個人紀錄片的激勵。
而當有一天,“無畏競巔峰”激勵起了更多的人鼓起勇氣,挑戰自己,向著心中最高的目標而努力,而這也實現了電競真正的意義。
如今,傳奇正盛,圣槍哥、冷少、廠長、老賊……都還在逐夢的路上,而我們也是時候該收拾行裝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