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玲 劉淑嫻
內容提要:統編教材的重新制定,習作的內容也發生全新的變化,習作的地位的也得到了顯而易見的提升,但是如何利用好教材,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仍舊是教師們面對的重要難題。一方面是學生通過課內課外的閱讀已經獲得了大量的語言積累,卻不知如何將這些信息進行創造性地輸出,另一方面是教師有著豐富的寫作技巧,卻不知該如何通過教材向學生傳達。本文就試著通過“例文引路,遷移表達”這一策略研究嘗試搭建學生與教師間的習作橋梁。
關鍵詞:統編語文教材? ? 小學中段? ? 例文? ? 遷移表達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制抄襲行為。”因此小學寫作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讓學生有話寫,并且知道怎么寫。
一、中段學生習作現狀。
習作是學生表達與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學生所見、所聞、所學內化后創造性再輸出過程,因此,習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之一。同時,這也是一個難點,尤其是對小學中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剛接觸習作,不再是一二年級的寫話,難度上有質的提升。
二、新教材關于習作單元的編排
2019年秋季,全國全面使用統編教材,統編教材的內容對比以前的教材有了較大的變化,在語文要素上更加明確、具體,更具體系化,當然,習作作為教材的重要要素之一,它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從三年級上冊開始,每一冊都單獨設置了一個習作單元。結合學生的學情以及每一冊的教學安排,八個單元的主題分別為觀察、想象、寫事、寫景、寫物、寫人、圍繞中心意思寫和表達真情實感。而這八個單元基本由兩篇課文、兩篇習作例文和一個習作要求構成。
如何利用例文落實好這一單元的習作主題,這里有幾條教學策略供參考。
(一)角色的遷移
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想象故事,而想象故事離不開人物、情節和環境,這首當其沖的要素便是人物,一個優秀的故事,它的人物必然是讓人印象深刻的。
如《一支鉛筆的夢想》中鉛筆,這是一支愛做夢的鉛筆,它想去山坡上開朵花、想為小魚蝦撐傘、想躲到菜園里偽裝絲瓜、想給鳥兒當船篙、想給螞蟻當木筏、想給松鼠當撐桿……學生們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發現天天見面的普普通通的鉛筆竟然這么有意思,有著這么多可愛的夢想。而當我們深入討論到鉛筆的每個夢想時,學生們發現鉛筆的夢想其實都不是白日做夢,毫無邏輯的。它的幾個夢想雖然天上地下的跑,卻始終符合它細長的身材這一特點,也正是因為它的身材限制,所以它的夢想中遇到的伙伴都是一些小個子的事物,如蝴蝶、魚蝦、絲瓜、螞蟻等,因此這篇例文才能做到生動活潑卻不失自然合理。在這個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我問學生:“鉛筆的夢想中還會有哪些有趣的事物呢?”引導學生以鉛筆為主角,開始故事的創作。
(二)語言的遷移
統編教材的課文通過精心選擇、改編,呈現給我們的是一篇篇有趣生動的
文本,非常適合學生閱讀。而這種有趣便是通過其生動活潑的語言體現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通過情境朗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發現文本中語言形象直觀的特點,有意識地運用這種方法使語言更加生動、更有畫面感。
如《小真的長頭發》中的語言非常天真爛漫,讀來甚是有趣。
“要是從牧場的柵欄外面,把辮子嗖的一下甩過去,連牛都能套住呢。一下子就能套到牛角上,只要用勁拉阿拉的,一整頭牛就是我的了。”
“要是把右邊的辮子和左邊的辮子繃緊了拉在樹上,家里洗的所有衣服就能一次全晾完啦。”
“就是在露天里,也能睡大覺。只要把頭發像紫菜卷那樣卷在身上,就成了松松軟軟的被子了。”……
這些語言讀來甚是有趣,我便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讀中體會語言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用夸張的想象、好玩的語言創編膽小的老虎故事。
黃致遠同學的故事便很是有趣:
森林里住著一只老虎。別看它長得威風凜凜,看上去特別兇猛,可是膽子特別小。
有一天,老虎出來尋找食物。東瞅瞅,西看看,忽然,它看見前面的草叢里有東西在動,老虎嚇了一跳,馬上躲到大樹后面,抱住腦袋,嘴里還念念有詞:“不要發現我......”,“膽小鬼”狐貍從草叢中鉆出來輕蔑地說:“沒用的老虎。”
老虎聽到狐貍的話,不由地慘叫一聲,那聲音震天動地,狐貍嚇得馬上就要逃走時。老虎可憐巴巴地說:“狐貍大人,您能饒了我嗎?”狐貍心想,老虎膽子這么小,有什么好怕的。狐貍就說:“小河邊有幾只鹿,你去給我抓一只來,不然我就吃了你。”老虎來到小河邊果然看到一群鹿,其中有一只鹿發現老虎,瞪了它一眼,跑過來踹了老虎一腳,老虎嚇得落荒而逃。
狐貍看著老虎的背影得意地笑了起來:“你這個膽小鬼!我要去森林里告訴大家,你是個膽小鬼!哈哈哈哈。”
黃致遠的這篇習作語言如此生動可愛,“馬上躲到大樹后面,抱住腦袋,嘴里還念念有詞:‘不要發現我......’”“老虎可憐巴巴地說:“狐貍大人,您能饒了我嗎?”狐貍心想,老虎膽子這么小,有什么好怕的。狐貍就說:“小河邊有幾只鹿,你去給我抓一只來,不然我就吃了你。”老虎來到小河邊果然看到一群鹿,其中有一只鹿發現老虎,瞪了它一眼,跑過來踹了老虎一腳,老虎嚇得落荒而逃。”……這些語言讓我看到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男孩,完全是把自己代入到情境中了,所以才能寫出這般生動活潑的語言來。
通過這個單元的習作例文的遷移學習,學生們普遍認識到原來習作并沒有他們想象得那么難以捉摸,相反,這是一種萬物可寫、萬事能寫的享受,是表達自我的最好方式。尤其是這個單元到了習作環節時,看到孩子們躍躍欲試,急于表達的眼神時,我知道,我最重要的目標達到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借助思維導圖進行情節遷移時,學生大多選擇事件發展式的思維導圖進行習作,因為這種更簡單更符合他們的語言習慣,我也沒有著重要求他們試著去嘗試其它的思維導圖,這也是這次嘗試的一個遺憾吧。當然,這樣的例文遷移方法也并不是只是在這個單元淺嘗輒止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索,獲得更完整、更全面、更適合學生的習作策略。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以上是筆者對于小學語文中段利用例文寫好習作的策略這一主題教學的個人思考。
參考文獻:
[1] 李興模 小學語文中段隨文習作教學探討[J]. 2017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2017(1), P: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