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華
摘 要: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個體差別不在于智能的高低,而在于每個人的智能組合不同,他們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學習方式,教育的目的就是因材施教,幫助他們找到合適地學習方式。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天生好奇,喜歡探索樂于模仿。因此“以演促學”,利用模音,提升他們的舞臺表現(xiàn)力,進而提升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 舞臺表現(xiàn)力? 班級小舞臺? ?社團表演? ?典范英語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跨文化交際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為他們之后在高中和大學階段英語的持續(xù)漸進夯實基礎。七年級的孩子好奇心重,喜歡探索,正處于愛模仿,愛表現(xiàn)的階段。利用其語音、肢體動作、表現(xiàn)力方面的優(yōu)勢,把靜態(tài)的文本演出來,更適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既極大程度地滿足了他們的表演欲和表達欲,也有利于增強他們的學習英語的自信。
那么教師如何做才能找到適應的教學模式呢?如何才能讓學生提升舞臺表現(xiàn)力?筆者經過多年的嘗試,摸索出不同的形式,現(xiàn)將這幾年的實踐歷程做個簡單的回顧。
一、班級小舞臺
新課標指出,英語的課堂應該是活躍的,學生應積極表現(xiàn),課堂的主角是學生。教師適當放手,給與學生展現(xiàn)的機會,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2015屆新生,我延續(xù)之前的“Daily report”, 學生輪流到前面演講,然后提問2個問題, 打分評定等級。第二學期,我把每堂課的前5分鐘設置成“Show Time”,把全班學生分成小組,抽簽決定表演順序,學生自選擇主題,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道具甚至可以請助演。“班級小舞臺”由此應運而生。
剛開始,第一二組相對來說比較拘謹,隨著鼓勵與表揚,漸漸地他們的表演進入佳境。在家長開放日上,“愛麗絲”惱羞成怒的表情,“瘋帽匠”夸張的動作,“三月兔”惟妙惟肖的語氣博得家長們的陣陣喝彩,把這堂課推上了高潮。總的來說,“班級小舞臺”極大提升孩子們的表演力。
二、“灰姑娘”表演社團
繼“班級小舞臺”之后,伙同另外兩位老師,在新生中挑選了一部分人組建了“灰姑娘”表演社團。先學習臺詞,揣摩角色,理解故事大概。然后分小組,分角色,分章節(jié),背臺詞。每個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色,不斷模音,彼此磨合。一開始有同學因為沒有選到自己心儀的角色而郁悶,但隨著各個章節(jié)的試演,學生的興趣越來越高,創(chuàng)意也越來越多。
最后,通過小組PK選出最佳的人員在學校的報告廳進行匯報演出。舞臺上美輪美奐的衣裙,優(yōu)美的音樂,帥氣的王子,先苦后甜的灰姑娘,壞心的后母,忠誠的管家,無不惟妙惟肖,獲得陣陣掌聲。
“灰姑娘”社團的孩子,從一開始的不自信到后來的創(chuàng)意不斷,學生的舞臺表現(xiàn)力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提升階段--- 典范英語
《典范英語》是一套從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原版引進的英語母語學習材料,語言純正地道,內容生動有趣,很有趣味性,同時配有戲劇化錄音,便于學生模仿一口地道純正的英語。它深諳學生天生好奇、喜歡探索的心理,故事充滿探險且富有想象力,能啟發(fā)心智,錘煉思維。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愛模仿,愛表現(xiàn)的階段。利用《典范英語》中繪聲繪色的故事,地道的口語表達,不斷模音,以演促學,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讓每個學生愛上表演,愛上表達。
基于此,我們學校決定七年級集體上《典范英語》,利用《典范英語》為全體七年級學生搭建一個舞臺,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進行情境化扮演,在情境中學習英語,在表演和自我展示中學會合作,從而達到以演促學的目的。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不斷完善研究方案,調整策略。每周一課示范跟讀,每周末一傳跟讀訓練,每月按角色分小組演出,每期末舉辦“奧斯卡之夜”現(xiàn)場表演賽,每班派一小組在報告廳匯報演出。根據演員的表現(xiàn),評選出奧斯卡影帝,最佳口語獎,最佳表演獎以及團體優(yōu)勝獎等,進行表彰。
四、成果展示
2018年12月,舉辦首屆“奧斯卡之夜”課本劇大賽。在比賽中,各班選手表現(xiàn)出色,團結合作,創(chuàng)意疊出,精彩紛呈。選手們以流利、純正地道的口語和自信的風貌征服了評委和觀眾。2019年4月,第二屆七年級典范口語模仿秀“魅力英語-音為有你”活動中,16名選手以流利、純正的口語征服了評委和觀眾。2020年3月,第三屆奧斯卡之夜“海象”生輝燃爆全場。各個演員使出渾身解數(shù),各顯神通,憨態(tài)的服裝與打扮演活了每個動物。
等孩子們到了八年級,無論是首屆英語詞匯大賽, 還是第二屆“誰是萬詞王”英語競賽,面對頗有難度的試題,各班選手依然斗志昂揚,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他們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和自信的微笑,答題時沉著冷靜,思考細致,思維活躍,個個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這些難道與我們不懈努力,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舞臺表現(xiàn)力沒有莫大的關系嗎?
舞臺雖小,卻煥發(fā)學生極大的興趣。疫情反復,但我們探索的腳步不停。我們期待以提升學生的舞臺表現(xiàn)力來促進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思維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有固守常規(guī)的教師,就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老師。以演促學,因你而動,心之所向,披荊斬棘,愿我們永不停止探索的腳步!
參考文獻:
[1]肖燕群,肖旭;以“演”促學--角色表演在英美兒童文學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校園英語;2018年38期.
[2]徐寧,宋丹,胡紫薇,高潔;基于“以演促學”模式的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1674-9324 (2020) 21-0181-02.
[3]高瑞闊,鄧景春,劉歡歡;基于zpd理論的“以演促學”英語教學研究[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6, 29(07):89-92.
[4]張曉玲;由教師“獨唱”到師生“合奏”的莎劇教學改革---以《麥克白》為例[J];高教學刊 2018,(06): 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