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歡歡
隨著新高考英語改革的全面發展,一種全新的寫作模式——“讀后續寫”應運而生。英語寫作由傳統的命題作文發展為“讀后續寫”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閱讀與寫作的完美結合,將閱讀輸入和續寫輸出融為一體,將以寫促讀、以讀融寫、讀寫結合、寫作一體貫徹統一,同步提高高中生英語的讀寫能力,是新高考英語寫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讀后續寫”包含閱讀和寫作兩個部分,要求學生先閱讀短文,學生在仔細閱讀短文的過程中充分理解短文內容,然后基于短文的結構、情節、關鍵詞等信息,根據題目要求將自己的構思用所積累的詞匯和語法將文章補充完整。在續寫的過程中要注重續寫內容與原文的銜接性,要結合原文的線索,有條理地將全文融會貫通。此外,續寫過程中還應注意用詞的準確性以及語法的正確性。學生通過閱讀獲取輸入信息并理解信息,然后運用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對獲取到的信息進行加工,進而以續寫的方式輸出到卷面。這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信息過濾能力、整體構思能力、知識運用能力,還考查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努力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可以有效地應對新高考背景下“讀后續寫”的新題型。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應對高考寫作新題型“讀后續寫”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讀后續寫”的特點以及對學生思維的拓展
(一)“讀后續寫”模式有助于學生開放性思維的發展
所給文章未完待續部分的思路和內容不是唯一的,結尾是開放性的,只要符合短文續寫的具體要求就可以。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對所給短文的理解和揣摩進行后續部分的構思,確定寫作思路,進而進行創作。
(二)“讀后續寫”模式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讀寫后續”命題中多采用具有發散性含義的材料,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展開思考,可以根據原文情節和關鍵詞,發散性地思考文章的后續可能的情節,只要是合理的、豐富的、積極向上的寫作傾向就可以??傮w來說,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非常有利,進而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三)“讀后續寫”模式有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讀后續寫”是新高考背景下寫作模式的一種創新,與傳統寫作方式不同,未規定文章具體內容,只要學生明確續寫要求,把握原文主旨,保證續寫部分符合文章主體邏輯即可。學生在延伸過度前文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自己的獨特思維創造性地合理想象續寫部分,將自己的主觀思想融入文章。
二、高考寫作新題型“讀后續寫”有效教學策略
(一)引導學生積累英語詞匯,促進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
在“讀后續寫”寫作中,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是影響寫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就很難寫出一篇好的作品?!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過硬的基礎知識充實自己,即使掌握了“讀后續寫”題型的應對技巧,仔細閱讀了范例短文并根據線索確定好續寫思路和要領方向,依然很難將這些內容通過書面的方式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如果將學生的寫作內容看作一棟房子,那么詞匯就像搭建房子的一磚一瓦,是必不可少的基礎要素。英語學科傳統的授課方式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在灌輸式教育下,語法知識顯得枯燥無味,大量的詞匯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很多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積累寫作詞匯并建立自己的寫作詞匯語料庫。積累詞匯不僅僅是記住了,還要學以致用,通過舉例讓學生了解詞匯的特點和使用場景,讓學生學會正確、靈活地使用所學英語詞匯進行準確的表達。用詞準確也是續寫獲得高分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詞匯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詞匯的發散思維專項訓練。比如,講到心情類詞匯,可以讓學生說出或寫出和心情相關的詞匯,并運用到句子中。同時,教師可以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詞匯積累本,將課堂上教師精講過的詞匯進行抄寫并識記,如描寫心情類的詞匯:cheerful、pleasure、ecstatic等。另外,對易混淆的詞匯、教師劃過重點的詞匯,以及學生閱讀過程中碰到的新詞匯都要記錄在筆記本上,便于學生對所學詞匯進行集中復習。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闭Z言的學習是一個重復和積累的過程,只有長期堅持才可以積累到豐富的詞匯,為提高學生英語寫作做好充足的準備。也只有長期的堅持才可以從量變達到質變,從堅持到熱愛,從初步適應到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大多數的學生在進行英語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受制于不能很好地對單詞進行積累,在寫作的過程中,通常只能使用簡單句對英語作文進行描述,這會導致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的過程中,認為學生的作文較為簡單,從而無法讓學生獲得高分。學生在開展日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應能針對這一問題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對相關的詞匯進行積累和背誦,推動基礎知識的提升和掌握,在寫作的過程中,能有更多的話可以寫。英語作文寫作中的單詞應用就相當于漢語寫作中漢字的應用,學生在進行漢語寫作的時候,如果不能對相關的生字進行應用,也無法組成一篇優美的作文,英語作文的寫作同樣如此,需要學生積累相當大量的詞匯。在寫作的過程中,才能有相應的文字可以進行應用和描寫,需要學生在開展日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及時對相關的單詞進行背誦和記憶,并且理解每個單詞的意思和實用的語法,提升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讓學生能不斷鞏固自身的基礎知識,在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語作文的寫作水平,也能得到相應的提升和成長,推動學生英語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豐富學生的閱讀材料,積累優質的寫作素材
課堂是關鍵,但課堂學到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在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推動學生在課下嘗試一些精妙優質的課外閱讀,以拓展學生思維和開闊學生的眼界。課外閱讀可以很好地擴充學生的素材儲備,還可以充實學生的思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讀書還可以增長學生的才識,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層次和角度。學生閱讀量越大,接觸的知識面就越廣,寫作也就變得越簡單。學生應在不擅長寫前,多進行優質題材的課外閱讀,學習和了解別人是怎么寫的,以此累積經驗。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是影響寫作能力的一個關鍵因素,二者之間相互作用且互為依存。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同樣適用于英語寫作中?!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足夠的課外閱讀量為學生的寫作積累足夠且新穎的素材,為“讀后續寫”寫作內容提供鋪墊。因此,教師應大力推崇課外閱讀,以此拓寬學生知識面,使學生對閱讀材料有更加準確、全面、客觀的認知,在閱讀和思考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使學生在“讀后續寫”的寫作過程中融入更多自己的思想,提升“讀后續寫”在創作層面的水平。
英語寫作除了要注意單詞拼寫、搭配、句式結構此類基本要素,還需要注意英語寫作材料。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死記硬背來完善單詞和句式的缺陷,但是素材問題并不能很好地彌補,素材的積累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掌握的,學生面對高考的考驗,必須具備更加全面的寫作素材來面對考試。因此,學生需要擴充英語閱讀材料。例如,在高中常見的英語寫作主題假如邀請你在周一作英語演講,會怎么寫。學生在寫英語演講稿之前需要多看幾篇優秀的英語演講稿,然后再讓學生寫。優質的寫作素材是英語寫作的關鍵。
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寫作中,大部分的學生會苦于沒有內容可以寫,不知道應該寫什么,在寫的過程中,對相關的單詞與句型語法,不能很好地進行應用,這是由于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對相關的基礎知識進行學習、理解和積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對素材進行積累的意識,認為英語的學習只是單純地背誦范文例文即可。學生這樣的思想觀點會導致在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對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積累,學生自身也會在寫作的時候受制于沒有內容可以寫。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在聽、說、讀、寫中對發展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目標。學生不僅需聽懂故事的整個過程,還需在講述時條理清晰,厘清段落之間的關系,并與同學進行良好的溝通。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對相關的素材進行積累。學生可以在課下多看相應的英語文章或英語新聞,通過這樣的方式對相應的素材內容進行積累,以便學生在進行英語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有更多的話題內容進行描寫。這樣的方式也能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梳理自身的邏輯思路和知識體系,對相關的知識內容及時進行鞏固,幫助學生對此進行復習。學生對優秀的范文例文應能及時進行背誦,但這并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模仿范文,而是要學習范文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式,對相應的素材進行累積,才能轉化成為自身的知識儲備,以便推動學生在后續寫作的過程中能更好地對這一方面的素材知識內容進行應用。
(三)掌握“讀后續寫”的寫作要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讀后續寫”題型特點,幫助學生歸納解題方法和應試技巧,在充分符合要求的范圍內盡情發揮。
第一步,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和脈絡發展方向,對文章的后續發展有一個正確的推斷,才能確定文章續寫方向。第二步,認真審題,對續寫要求做到心中有數,根據要求提供的字數限制、關鍵字等信息,發散思維,思考文章后續結尾部分的創作思路和創作內容。第三步,回到原文繼續細讀,確定續寫的基本大綱,雖然答案不統一,但是必須銜接上下文。因為“讀后續寫”不是隨心所欲,是需要在引文和關鍵詞的幫助下進行創作的。第四步,根據確立的思維走勢和脈絡結構,結合關鍵詞和要求開始續寫,續寫的過程中要注意的部分首先是用詞要準確,其次要保證語法正確,不能出現病句,再次語意要明確,表達要清楚,最后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連接要緊密,上下文之間的情節要連貫。
(四)課堂教學中,培養“讀后續寫”的好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對學生而言受益終身。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養成“讀后續寫”練習的好習慣。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二英語每單元的閱讀材料后,給學生留專項的訓練,要求學生根據對材料的理解進行續寫練習。練習完成后教師要認真批改,對學生的寫作進行糾錯和更正,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薄弱點,以便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的策略和方向,加深易錯點的印象,進而避免錯誤的發生,提高“讀后續寫”的能力。
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課堂學習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英語寫作能力。教師在這一環節中,也應能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糾正和調整,幫助學生得到更好的提升和成長。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并不僅僅局限于學生自身的知識能力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師應能對學生的知識面及時進行補充和提升,幫助學生能獲得更大的拓展,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更好地進行寫作。教師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應能及時予以學生幫助和點撥,避免學生因產生思考困難而放棄英語的學習。英語是一門應用語言課程,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更好地對此進行運用。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進行口語交流,或談論相關的話題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推動學生更好地對英語進行應用,讓學生在掌握相關語法句型或知識單詞的基礎上,能對此進行應用,讓學生也能更好地梳理自身的邏輯思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培養,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提升和成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讓學生能應對新高考“讀后續寫”新題型,教師要革新傳統的教學觀念,客觀分析當前學生“讀后續寫”內容,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讀后續寫”題型不僅能很好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能檢驗學生的綜合實力。教師應順應新題型的改革,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和專項訓練,幫助學生提升信心,拓展思維,找準方向,用對方法,進而能有效地突破新高考所帶來的挑戰。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