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潔,李會峰,黃亞奇,金 武,季建科
(1.張家港市水產技術指導站,江蘇 張家港 215600;2.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江蘇 無錫 214081;3.張家港市塘橋建科家庭農場,江蘇 張家港 215600)
張家港市自2018年以來,通過政府投資、部門推動、項目實施的形式對相對集中連片規模達50畝以上的養殖池塘開展高標準改造,并配套建立8%~20%的尾水凈化區。鑒于減量使用冰鮮魚餌料投喂技術的推廣和禁止非法捕撈野生螺螄政策的實施,研究如何高效利用尾水凈化區水體空間、滿足生態和生產的雙重要求具有一定的意義。螺螄作為蝦蟹養殖池的活餌料之一,既能為養殖水產動物提供豐富營養,又能凈化水質,在食物鏈和生態鏈中起著重要作用。
試驗區面積71畝,其中尾水凈化區4.7畝,已于2019年完成池塘高標準改造,實現了進排水管道分設和養殖尾水原位凈化處理?;刂黟B品種為河蟹,套養一部分青蝦“太湖2號”,采用“一塘一密度”階梯式的放養模式。
1.設備裝配 螺螄繁育網箱采用60目網片雙層定制,邊框固定采用13厘米規格的浮力塑料管,網箱大小為400厘米×200厘米×190厘米,水面以下網箱高度約150厘米,總計20個。攀爬器采用自主裝配,采購蝦巢片材進行組合安裝,制成六角蜂窩槽室,規格為100厘米×50厘米×32.5厘米,孔徑6.5厘米,便于螺螄攀爬,共計制作攀爬器120套。
2.種螺投放 螺螄親本采購自周邊市場,采用自然運輸一次投放的模式,2021年4月17日投放親本,重量共計2 000千克,每個網箱投放種螺重100千克。

3.飼料投喂每隔2~3天投喂1次,主要利用麩皮、菜餅、飼料混合投喂,泡發后化水潑灑,每次投喂量10~15千克。
4.水質調控 網箱放置深度分別為1.5、1.2、0.7米。水體清瘦時,潑灑生物制劑適當肥水,配備涌浪式增氧機1臺,陰雨、悶熱天氣加開增氧機,保證水體溶氧充足。
1.擴繁率測算 經一段時間的人工養殖,分別于5月18日、8月20日進行打樣測重,種螺成活率90%。親本每只增重0.84克,合計新增幼螺8.47千克,擴繁效率136.27%。具體詳見表1。

表1 螺螄繁殖數據打樣測算情況
2.水質檢測結果 2-9月,每月對養殖尾水區和養殖池塘的水體進行采樣測定,具體參照《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標準》(DB 32/4043-2021)中淡水受納水域養殖尾水排放限值二級指標。經統計分析發現,尾水凈化區的水經養殖螺螄處理后可以重新進入養殖池塘用于養殖生產,生產期間注意增氧和調節水體pH,即可使水體循環利用。
3.成本效益 幼螺產量8.97千克/米2,20只網箱共產幼螺1 435.2千克。網箱等一次性投入可使用6年,具體情況詳見表2。

表2 螺螄人工繁育成本、效益構成
該試驗基地原本養殖生產中每年需投放螺螄約150千克/畝,按照市場價2.6~3.0元/千克計算,螺螄投入成本約3萬元。實現首批螺螄人工網箱繁育后,就地解決了一部分蝦蟹養殖生產中的餌料需求。
1.種螺篩選 由于種螺數量需求多,一次性采購存在一定難度。初次投放時為了盡可能貼近生產實際,未進行大小規格和成活度的篩選,因此,首批種螺成活率測算約在60%。第一年繁育時成本投入相對較高,往后每年可適當進行種螺的補充,成活率可明顯提高。
2.水體管理 由于螺螄的生物凈水作用明顯,日常管理中水體“過瘦”時,需使用氨基酸、碳源等適當肥水。網箱養殖螺螄密度高,保持水體溶氧尤為重要。從養殖情況來看,螺螄網箱養殖放置不宜過深,以1米左右為宜,過深容易導致底層缺氧,影響螺螄成活率;過淺容易影響放養量,遇到夏季水溫高時,生長容易受到環境脅迫。
3.生產管理 在蝦蟹養殖生產中,3-4月正值水體施肥和螺螄繁育期,一般建議清明節前后分兩次投放螺螄,既有利于節約養殖成本,又有利于調節水體。但清明節前的螺螄由于味道鮮而價高,規格大、品質好的往往優先在農貿市場售賣,養殖生產用的螺螄多為“挑剩品”,很少可以買到成批質優價廉的螺螄。實現螺螄網箱養殖后,與外采螺螄的模式相比,存在投放時間靈活、空殼率低、質量可控、操作便利等諸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