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棗強縣政協
面對政協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棗強政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全省政協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謀劃和實施工作創新,著力推進五個方面重點工作,凝心聚力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
一是在全體委員政治素質、個人素養、履職能力三提升方面求突破。抓黨性提升,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政協委員履職活動全過程,以政治引領夯實信仰根基,自覺強化政治意識,加強政治歷練,提升政治素養;抓作風轉變,保持“一線”狀態,促使全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敢履職、敢作為、敢擔當;抓學習培訓,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基層宣講、培訓學習等形式實現三提升,努力打造一支“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委員隊伍。
二是在加強委員聯系、協商平臺建設、協商方式創新、協商質量提升方面求突破。強化委員聯系,完善委員聯絡制度,發揮政協專委會、界別、機關等聯絡服務委員的作用,功夫用在平時,聯絡貴在經常,服務貫穿始終,把人民政協打造成團結之家、民主之家、和諧之家;拓展協商平臺、創新協商方式,提升政協全會、議政性常委會、季度專題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平臺效能,大力推進“委員之家”“基層委員工作室”“三化一覆蓋”(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全覆蓋)活動,打造“有事好商量”的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平臺體系,探索“雙月協商”“網絡協商”“遠程協商”等協商形式,實現面對面溝通協商、線上線下互動協商、場內場外聯動協商工作格局,不斷提高政協協商工作質量。
三是在推進鄉村記憶編撰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方面求突破。科學梯次推進《棗強鄉村記憶》編撰工程,整合歷史記憶、傳承優秀文化、展示家國情懷、延續棗強文脈;推動村史館、村史文化廣場、農村書屋等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打通政協文史工作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奏出鄉村振興的“和美”樂章。
四是在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拓展棗強朋友圈、開拓視野、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方面求突破。實施“友情招商”,積極與全國產業轉型示范縣山東桓臺、全國現代農業示范縣山東莘縣和壽光等具有示范引領的市縣級政協開展學習聯誼交流活動,吸引投資;實施“以商招商”,組織全體委員特別是經濟界委員充分發揮對外聯系廣泛的優勢,積極聯系外地客商,積極洽談跑辦項目;實施“親情招商”,以移民文化研究、交流、互訪為依托,通過舉辦河北棗強第三屆移民文化研討會等活動,吸引有實力的客商來棗投資興業。
五是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委員示范作用凝聚共識、推進高質量發展方面求突破。推進民主協商,聚焦招商項目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等縣委中心工作協商建言;深入調查研究,深入基層圍繞現代農業發展、社區養老工作、中小企業發展等重點問題定題調研,廣納民智,為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加強民主監督,緊盯城市建設工作、水系連通工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疫情防控常態化、鄉鎮公共衛生等民生熱點工作開展專題視察,促進縣委、縣政府工作落實。強化示范帶動,持續開展“向我看齊、跟我前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政協添光彩”系列創建活動,深化完善“政協委員示范崗”“政協委員示范企業”創建工作,改進考評方法,激發履職活力,引導委員在本職崗位建功立業、爭先創優,為推進棗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正能量、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