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松森

我心中的老年大學精神是:筑精神家園、立朗朗正氣、育樂學有為、增睿見新知、樹長者風范、聚奮進合力。
筑精神家園。老年大學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成為廣大老年人學習的樂園。在這里,老年人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社會、人生和他人,為自己搭建了一個收獲與奉獻的舞臺,老年大學成為老年人學習、娛樂、健身、交友的樂園。同時,作為老年人思想政治建設的主陣地,老年大學成立臨時黨組織,強化黨建引領,堅持政治立校,注重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賡續黨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構筑起政治思想高地,筑牢了老年人的精神家園。
立朗朗正氣。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朗朗正氣。即老年大學要以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為老年人固根凝魂,以紅色革命文化為老年人補鈣壯骨,不斷加強思想引領,切實堅定老年人的文化自信,增強他們的骨氣和底氣,使其自覺把文化自信轉化為為黨和國家事業增添正能量的動力。
育樂學有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階段,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老年大學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滿足老年人的文化教育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使廣大老年人在老年大學這座精神家園里,積極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重拾青春活力,實現人生夢想,體現人生價值,真正成長為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三有”老人,成為生命和生活質量提升、適應新時代、樂學有為的新老人。
增睿見新知。在老年大學,老年人可以自主選擇,愉悅學習;可以涉獵百科,遨游知識殿堂;可以交流學習心得,探求真知灼見……在數字化時代,面臨“數字鴻溝”,老年人依然可以通過在老年大學的學習,提高數字素養和技能,快速融入數字經濟新時代。老年大學成為老年人增睿見新知的樂園。
樹長者風范。老年大學要引導老年人不忘初心使命,永葆高尚情操,積極發揮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以風范長者的姿態為年輕人做榜樣,為社會做貢獻。過去曾經身先士卒,慷慨陳詞,今日依然要率先垂范,激情昂揚;過去曾經奮力拼搏,創造佳績,今日依然要發揮余熱,再攀新高。
聚奮進合力。2022年即將召開黨的二十大,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的“趕考”之路上,老年大學將肩負更光榮的使命和更艱巨的任務。為此,更需要全體老年大學人齊心協力,開拓進取,在老年大學精神的指引下,凝聚發展合力,增強發展后勁,匯聚起不斷奮進的磅礴力量,續寫老年教育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