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特約記者 江鉆 圖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上沒有路燈,我們就要做高速公路上的‘路燈’。”在深入創建“路燈”志愿服務品牌的過程中,湖南高速集團正在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得到的溫度,助力高速公路出行者便捷、高效、安全出行。

“路燈”志愿者們以雪為令,義務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路燈”志愿者為司乘送“福”
1月17日,2022年春運大幕正式拉開。面對這場春運大潮,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高速集團”)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推進公眾安全、溫馨出行的同時,大力開展“‘路燈’溫暖回家路”志愿服務活動。令人好奇的是,湖南高速集團為何會將“路燈”作為志愿服務品牌的名稱?這其中又有何深意……帶著一系列的疑問,記者走近湖南高速集團,探尋“路燈”背后的故事。
時間回到2021年春運。
2021年2月12日(農歷大年初一)清晨,湖南省境內24條高速公路近300個收費站受大霧天氣影響,采取了車輛只出不進的臨時交通管制措施。
“新年好,您先喝杯熱茶!等大霧散去,您再出發。祝您平安、吉祥!”在張家界收費站入口滯留的車流中,一位位佩戴“路燈”志愿者袖章的收費站工作人員熱情地向司乘朋友遞上當地的網紅特產——莓茶。
伴隨著這份“溫暖”,司乘因滯留在收費站口而產生的焦躁情緒稍有緩解,慢慢沉浸在收費站特殊的年味中。與此同時,“路燈”的故事也迅速被司乘廣泛傳播到網絡媒體,好評如潮。
眾所周知,高速公路作為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其文明服務質量和水平也面臨著各方面的監督和挑戰,稍有不慎就會引發輿情危機,尤其是重大節假日的車流高峰期,更容易產生輿情事件。
湖南高速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羅衛華介紹,湖南高速集團一直在尋找構建和諧“人”“車”“路”關系的新型“黏合劑”,“志愿服務永遠在路上”是湖南高速公路多年來最成功的實踐之一。
不過,看得見的志愿服務在基層其實存在普遍的困惑。
志愿服務年年開展,各行各業都在開展。公共服務產品不斷輸出,但被大眾熟知的“網紅”產品一直是行業內的稀缺品。2020年9月,剛剛就任湖南高速集團張家界分公司張家界收費站站長的章芹說:“以高速公路收費站為例,開展志愿服務不僅要充分利用好收費員的業余時間,還要讓大家認同、主動參與,出新、出彩,但還是感覺缺乏一個凝聚人心的東西。”
章芹的困惑在一次電話溝通中找到了答案——
那是一個傍晚,她與供職于湖南高速集團黨群工作部的網絡傳播達人 @路人傳說溝通長假宣傳事宜時,特別提到了志愿服務工作。
電話那頭,@路人傳說認為,在這個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的時代,高速公路輸出的公共服務產品最缺乏的是——品牌賦能。
“志愿服務還能輸出什么品牌?”章芹追問。
倉促之下,剛剛加完班走在回家路上的 @路人傳說并未直接給出答案。當兩旁的路燈無意間映入眼簾,他靈光一現說:“志愿服務是給迷途的人光亮、給需要幫助的人溫暖,就像一盞盞‘路燈’。雖然高速公路上沒有路燈,但每一個參與志愿服務的工作人員就是一盞‘路燈’,每一次的付出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2020年國慶長假期間,“路燈”志愿服務品牌首次在湖南高速公路亮相,張家界收費站成了“路燈”志愿服務品牌的首倡地。

在收費站提前設置疫情防控提示牌
“快點,快不行了!麻煩你先放我們出去吧!”一名車主狂按喇叭,焦急地朝收費員喊道。
危機時刻,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收費員在迅速觀察車內情況后,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起身沖出崗亭,直接推桿放行。
看著遠去的車輛,收費員如實向站長報告了事情原委:“副駕駛抱著孩子一直在哭,我怕耽誤時間出事,推桿放走了他們。如果他們沒回來交費,這筆通行費我出。”
說這話的人正是G56杭瑞高速湘西段鳳凰收費站的當班收費員吳孟師。
2021年8月4日上午,吳孟師與往常一樣在崗亭收費。他回憶道,當時車流量比較小,那輛車還沒開到崗亭我就聽到了哭聲,副駕駛上一位女士抱著孩子,面容焦急。情況緊急根本來不及報告,只能先放行。
當天下午,這輛車再次回到收費站,家屬在補繳通行費后再三向吳孟師道謝。據家屬稱,當時因小孩誤食異物,需緊急送往醫院,情急之下才請求收費員快速放行,好在就診后并無大礙。
短短10秒鐘,吳孟師用速度詮釋了“生命至上”。這段監控視頻被上傳至湖南高速集團官方抖音“福道瀟湘”后,播放量超1.2億次,點贊量超268萬次。每一個被點亮的紅心背后,都是社會公眾對湖南高速人踐行“為民辦實事”和國企擔當的肯定,也是對湖南高速集團“路燈”志愿服務品牌的認同。
“高速公路上沒有路燈,我們就要做高速公路上的‘路燈’”——憑借精準的定位,“路燈”志愿服務品牌收獲了高速公路出行者的認可和信賴。每逢節假日車流高峰,特別是因惡劣天氣高速公路實行交通管制時,湖南高速公路的“路燈”志愿者們除了做好日常收費工作之外,主動為司乘遞送熱茶、推車修車,提供咨詢、引導等服務早已成為常態。
“路燈”志愿服務品牌的精神在不斷延伸,一個個“路燈”志愿者為司乘排憂解難的故事在湖南高速公路被發掘:益陽收費站收費員魏文嬌,面對突發疾病緊急求助的老人,主動駕車送其就醫,為老人轉危為安贏得“黃金救援時間”;常寧收費站收費員何晶,在收費現場沉著應對、機智解救被家暴的女子……這些故事頻頻被人民日報、央視等主流媒體廣泛傳播。
“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湖南高速集團大力推動沿著高速學黨史活動,深度挖掘湖南高速路網沿線的紅色基因,從全省400多個收費站中,精選出韶山、文明等7個收費站,打造了首批“7+1”紅色文化品牌站點,其中“1”代表的就是“路燈”志愿服務品牌。2021年,湖南高速集團將張家界收費站作為“路燈”志愿服務品牌的試點單位,2022年將以點帶面、在全系統推廣,在運營管理中不斷提煉、總結、升華“路燈”志愿服務品牌的內涵并持續提升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2022年1月10日是傳統文化節日“臘八節”。在G76廈蓉高速郴州西收費站,從廣東連州回湖南郴州的李先生接過“路燈”志愿者贈送的臘八粥,一飲而盡。他開心地說:“我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多節日都不能回家過。今天一大早從連州出發,一路上還沒顧得上吃早餐。看到收費站送的臘八粥,既意外又開心,這就是家的味道。”
溫暖同“粥”,高速同行。一碗碗高速版“臘八粥”在湖南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傳遞溫情。這正是“路燈”志愿服務與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節假日、高速公路日常工作等深度融合的具體實踐。
2022年春運,圍繞“‘路燈’溫暖回家路”活動,湖南高速公路“路燈”志愿者還將深度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人都是文明‘駛’者”“尋找身邊‘安全衛士’”“雷鋒家鄉學雷鋒”“種下一棵樹、平安回家路”等志愿活動。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圖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據了解,2021年11月,湖南高速集團“守·創”文化體系首發,明確了“共享高速 共建美好”的企業使命,以及“和美暢安 行穩致遠”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為進一步深化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認知度和美譽度,并通過其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統一員工思想,為形成工作合力提供了有力支撐。至此,“路燈”志愿服務品牌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湖南高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捷表示,作為功能性交通類的國有企業,湖南高速集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高速公路文明優質服務緊密結合,在高速公路運營、產業、建設板塊積極倡導“上了高速到哪都是家”。讓看不見的“路燈”以看得見的方式,滋潤高速公路出行者,在一往無前的路上譜寫國企擔當的新篇章。

“路燈”志愿者服務崗免費為過往司乘提供咨詢、茶水、藥品、修車工具等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