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 本刊記者 張林 圖 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連年上漲,報廢汽車廢舊零件的處理問題隨之而來。其中,廢舊金屬零件的回收利用技術已相當成熟,但廢舊輪胎屬于較難降解的熱固性聚合物材料,其利用率低于50%,是社會密切關注的重大“黑色污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這樣的“黑色污染”一年要產生約1450萬噸,并正以每年6%至8%的速度增長。
廢舊輪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膠,包括合成橡膠和天然橡膠,皆具有優良的彈性和延展性,是理想的路面建設養護材料。在瀝青混合料中摻入合適比例和種類的橡膠后,瀝青混合料就獲得了橡膠的材料特性,不僅形成了性能獨特的“橡膠粉改性瀝青(以下簡稱‘橡膠瀝青’)”,一定程度上也實現了“黑色污染”的“綠色處理”。
從廢舊輪胎到長壽路面、綠色路面,由路面之上轉入路面之下,橡膠完成了一次重生。在公路建設工程中,采用橡膠瀝青作為鋪筑材料的路面,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路面病害的產生;在公路養護工程中,采用橡膠瀝青作為養護材料的路面,其養護效果也更持久。目前,“長壽命路面”“全壽命周期”成為行業熱詞,橡膠瀝青也被視為延長路面壽命、降低路面全壽命周期建設養護成本的理想材料,如何選取最適宜的原材料和處理技術,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材料特性,是有關科研人員需要關注的問題。